今年至今,標普500指數距離歷史最高點僅有約5%之遙。更有趣的是,目前的市場寬度正在擴大。而等權重標普500指數距離2月2日的最高點僅有不到1%的距離。如筆者曾說過,經濟衰退若無限期推後,那對於週期性股票肯定更加利好(相對於成長股而言)
我們先來關注一下過去幾天來的Q2財報。
目前,標普500指數17%成分股發完了財報,想下任何結論還為時過早。從這17%的公司來看,盈利超出預期的幅度為6.3%,接近第一季度2023年的水平(好訊息),遠好於2022年下半年盈利增長轉為負數的情況。在盈利超預期和增長方面表現最好的板塊是工業、消費者耐用品和通訊服務。這三個板塊都是從去年年底開始推動盈利復甦的前三名。
不過,市場目前的反應是,上述每個板塊的平均日收益為負數,整個標普指數的反應也是如此(下跌0.8%),突顯出市場財報前漲勢的幅度和隱含更強盈利的預期(已完美定價了超預期)。這種對超預期財報的賣出模式在2021年持續存在。不過,單個股票在強勁盈利後出現的拋售,整個市場未必在盈利季期間會出現持續下跌(筆者會在下一篇文章中繼續分析)。
銀行業盈利好於預期,與醫療保健業一起是唯二得到平均股票積極反應的兩個板塊。儘管如此,金融業的超預期程度仍低於整個標普均值。從這些銀行迄今為止的財報中,沒有理由下結論說,銀行板塊整體已經平穩了。銀行板塊風險來自貨幣政策和監管政策,而且目前無任何改變的跡象。下週是盈利釋出的最重要一週,更多的龍頭公司的財報;如果說我們面前經歷著盈利衰退,那麼過了下週,就有信心來判斷盈利衰退是否已經結束。
下週更重要的是美聯儲七月議息會議。筆者堅持認為美聯儲的利率政策已經進入過緊區域(讀過筆者以前的文章的讀者肯定已經早已經被“洗腦”了)。2024年商業房地產大幅到期和銀行存款成本上升等等的問題,致使深度倒掛的收益率曲線需要得到解決。換句話說,深度倒掛的收益率曲線不僅是一個神秘的造成未來經濟衰退的軟指標;而對於較短期負債的中小銀行以及小企業,短端高利率對它們的影響更大。美聯儲的加息週期造成較高的借款成本影響將從明年開始顯現。下圖是標普指數公司債務到期日曆。在接下來的三年裡,超過1.5萬億美元的公司債務將到期。美聯儲有足夠的理由停止加息。

但是,自六月議息會議後,所有美聯儲官員的講話毫不含糊地表明七月份的加息是板上釘釘的事情。因此,市場也將加息25基點的機率近100%。這個100%的定價,可以說是史無前例的。如果市場定100%機率,這屆美聯儲肯定也會讓市場滿意,那麼這次議息會議貌似沒啥看頭?其實,越是100%有把握的,越是沒把握,因為市場反而會忽略一些枝節沒有定價在內。

筆者認為,本次會議可以關注:
1) 美聯儲是否還有一次加息?以及如果今年下半年通脹率在3%以上築底的話,美聯儲會以何種方式來為自己自圓其說:是繼續加息,還是保持利率不變?而他們目前最重要的不加息的理由:可能是失業率必須上升?還是銀行板塊再搞出個么蛾子?如果加息,剩下的那個25基點將會在什麼情況下加?
2) 如果照目前的口徑的話,就應該是繼續加息;但是需要給自己多些迴旋餘地的話,就會改變口徑。筆者認為,本次會議鮑威爾應該不會很明顯地改變口徑,但是會強調美聯儲政策保持靈活性;
3) 更可能改變口徑的場合,會是一年一度的傑克遜霍爾會議上。筆者在上週文章中提到“重要的問題是美聯儲是否會對達到遙不可及的2%通脹目標保持耐心,並且擴大CPI容忍度範圍?”接下來的九個月裡(至明年Q1)美聯儲如果要等待住房通脹反映租金通脹下降的情況的話,美聯儲可能選擇擴大對通脹波動的容忍度(給2%通脹目標有更多回旋餘地)。今年傑克遜霍爾的主題是“全球經濟中的結構性轉變”,這意味著各國央行官員們有機會討論供應鏈重組、更高的趨勢通脹以及對於受到這些結構性轉變影響的經濟來說,央行選擇2%的通脹目標是否適合。藉此機會,對2%通脹目標多一點詮釋太自然不過了。
更多筆者原創,請點選 http://esthery.substack.com/
也歡迎圍觀筆者的義大利之行隨感

宣告:本公眾號竭力確保所提供的資訊準確無誤,但不保證此類資訊的準確性、完整性和時效性。本公眾號所提供的所有資訊和相關產品,不論是何種性質,都不應視為在建議、誘導或鼓勵公眾買賣任何股份、股票期權、相似金融產品或其他任何金融工具。不論使用者如何使用本公眾號提供的資訊和相關產品,或是根據這些資訊做出了有關買賣股份、股票期權和其他相似金融產品的何種決定,使用者必須獨自承擔責任。本公眾號提供的任何資訊均不構成針對個人的投資建議,也不構成任何法律、會計、稅務或其他專業建議。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路。文字版權屬於作者,未經許可,請勿轉載!謝謝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