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我們
花街辣媽團是一群在華爾街
工作的已婚已育婦女同志們所創立的公眾號
不端不裝,篇篇精華
有乾貨,有思考,不跟風,敬請關注
新年新氣象,美國股市2024年的第一週卻令人感覺這頭勇猛的牛似乎想歇歇喘口氣?幾大股指全部“開門紅”,其中標普下降1.8%,道瓊斯下降0.6%,納茲達克下降3.3%,羅素下降3.7%。10年期美債回升至4.1%。筆者在2024年的展望利率篇中認為:“利率正接近它們近期的下限。在4%的水平上,10年期利率現在已經比政策利率低約150個基點。這意味著10年期利率已經定價了整個降息週期。。。。10年期利率公允水平是4.2%左右,在沒有經濟衰退的情況下,低於4%就太貴了。”

大家不禁要問,金融市場現在處在一種什麼樣的狀態呢?是狂歡節目的中場休息呢,還是曲終人散後的宿醉呢?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必須將注意力集中在陸續公佈的經濟資料。話說新年第一週的經濟資料的架勢仍然接續去年的“冰火兩重天”:表面和細節根本是兩回事。
拿12月就業報告來說,表面上,由於非農就業人數、平均小時薪酬強過預期,失業率、勞動力參與率低於預期,這份資料報告對股票和債券市場來說過於強勁,因此利空。市場瞬間的反應將3月降息的機率降低到50%。
利空歸利空,但是會不會動搖市場對“軟著陸” 的信心呢?研究細節,同時把本週的幾個就業資料整合來看,我們可以得出和“表面就業市場強勁” 略微不同的結論–—勞動力需求的冷卻繼續:
1)就業家庭調查對11月人數激增負修正。例如,建築方面進行的負修正,使得11月的41萬人的增加在12月完全逆轉,結果反倒是減少了75.3萬;
2)12月總計全職就業減少了205萬。
3)工作小時數回落到34.3,是2011年3月和4月之外的最低水平。
4)就業流動資料(職業變動/重分配)呈明顯下降趨勢。
a.12月有389萬人就業,較11月的468萬人急劇減少,而1月至11月的中值為472萬人。
b.找到工作的比率(hire rate見下圖),降至歷史的第二低水平(1990年最低)。

c.各年齡組的找到工作率和參與率(見下圖)都有所下降,尤其是55歲及以上的年齡組,分別從37.8%下降到37.4%,從38.9%下降到38.4%(其實,上面的a點很好地解釋了為什麼失業率下降:是由於找工作的人數下降)。

筆者始終認為,美國勞工統計局一直高估就業增長,尤其是中小企業。去年第四季度薪酬逆通脹大機率將在2024年繼續。目前薪酬方面,只有一個部分例外:美國政府實行的供應側經濟(產業政策)影響的部門及企業將是唯一的例外。我們看到ISM製造業指標連續14個月萎縮,但製造業薪酬增長強勁;建築業薪酬增長也很可能跟基礎設施、可再生能源和半導體等政府資本分配法案有緊密聯絡。
從以上的分析可以預測,2024年上半年的失業率超過4%,同時薪酬增長將持續低於4%的機率並不小。但是,12月份的就業報告,尤其是薪酬增長超預期的事實並不支援美聯儲從今年3月開始降息,因此今年年底也就達不到4%,3月10年期(3 month 10 year)國債利率曲線繼續保持倒掛。這種情況下,金融信貸繼續緊縮。
本週的美聯儲12月會議紀要是另外一個宏觀上必須關注的,筆者給大家劃一下重點:
1)“他們觀察到,進展在各個組成部分之間存在不均勻性,能源和核心商品價格最近出現下降或變化較小,但核心服務價格仍然以較快的速度上漲。“ 因此,逆通脹是降息的必要條件,而就業市場的持續冷卻是降息的充分條件。儘管整體薪酬的增長是繼續放緩,但是政府的各種財政刺激很可能會使通脹回到2%的”最後一英里“比想象得要困難。

2)QT的減量?有官員開始關注了隔夜逆回購(RRP)的下降,提出:為了防止流動性的驟減,美聯儲在這方面的變化可能需要提前向市場溝通。值得注意的是,銀行系統在進入2024年的當口,有增加銀行儲備金的需要(本週有資料表明,銀行正在增加使用“BTFP“的額度)。如果RRP繼續下降,而銀行儲備金也同時下降的話,系統流動性收緊,美聯儲的QT就很難維持過今年6月;而如果今年大選的不確定性造成的市場避險情緒出現,財政部將很難透過玩” 縮短髮行期限 “這一招來抵消負面情緒。
總結:雖然本週的就業資料並沒有讓市場改變對“軟著陸”信心,但是,很明顯的,市場很有可能重新回到“半瓶子滿”和“半瓶子空”之間來回切換狀態。美聯儲計劃降息3次,市場在充分定價了 “軟著陸 “的同時已經定價6次美聯儲降息。。。如果 “軟著陸” 實現 ,市場很可能還可以期待一下企業盈利的繼續復甦 — “半瓶子滿” ;如果懷疑 “軟著陸” 的種子開始生根併發芽,不僅利率市場6次降息實現的機率不大(根據美聯儲12月會議紀要),而且還要重新定價“軟著陸 “的機率 — “半瓶子空” 。下週市場將聚焦通脹資料,筆者將在下一篇文章中給出對下週通脹的一些思考,敬請期待。
更多筆者原創,請點選http://esthery.substack.com/
國內讀者請關注筆者的知識星球賬號— 揚纓宏觀週報

宣告:本公眾號竭力確保所提供的資訊準確無誤,但不保證此類資訊的準確性、完整性和時效性。本公眾號所提供的所有資訊和相關產品,不論是何種性質,都不應視為在建議、誘導或鼓勵公眾買賣任何股份、股票期權、相似金融產品或其他任何金融工具。不論使用者如何使用本公眾號提供的資訊和相關產品,或是根據這些資訊做出了有關買賣股份、股票期權和其他相似金融產品的何種決定,使用者必須獨自承擔責任。本公眾號提供的任何資訊均不構成針對個人的投資建議,也不構成任何法律、會計、稅務或其他專業建議。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路。文字版權屬於作者,未經許可,請勿轉載!謝謝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