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的CPI資料非常“配合”,如筆者在上週末的文章“美聯儲留的“門縫“和國債發行的“肥尾“”中所言:“。。。明確的說,股債市如果繼續上漲,就需要週二的核心CPI月環比不高於0.2%,同時延續通脹年率同比的6個月下降趨勢。。。”
通脹資料的“抽獎結果”是:核心CPI為0.2%,創下2年低點,低於預期的0.3%。美聯儲密切關注的CPI的超核心組成部分在9月份從0.6%下降到0.2%。總體PPI資料結果-0.5%,創下自2020年4月以來的最大月度跌幅,預期為-0.1%。(資料結果與筆者的預測吻合,就不在此贅述了)
同時,11月份的房屋市場信心NAHB/Wells Fargo房屋市場指數從10月份的40下降到34(也是11月份的預期讀數)。這是該報告連續第四個月下滑。房貸利率雖然已經從最高點回落不少,但仍然接近二十多年來的最高水平,顯然正在影響房屋建築商的信心。
CPI資料低於預期的樂觀情緒推動全球市場本週的漲勢,應該並不令人吃驚。美股小盤股表現最為搶眼,羅素2000指數本週上漲超過5%,而標普500、道瓊斯和納斯達克三大指數,每個都上漲超過2%。在國際市場上,MSCI發達市場指數和MSCI新興市場指數分別上漲約3.5%。
漲勢喜人的另一部分原因是倉位調整:羅素2000小盤股、標普高貝塔和工業和材料等週期性板塊的表現,遠遠超過一直領漲股市的大盤、科技重倉指數,其實也不令人吃驚。因為這些本週出色表現的板塊,一度被拋售過度,備受冷落。不久以前,羅素一度跌破2020年的低點。接下來,我們必須重點關注的是,這種表現和超額漲幅會不會是短暫的,會不會漲至技術阻力水平後,很快就出現衝高回落?

通脹資料的超預期疲軟導致整個美國國債利率曲線急劇下降,本週利率比周一水平下降了10-20個基點。其中,2年期下降了約10個基點,而10年期下降了約20個基點,導致2年至10年期利率曲線略微更為倒掛。
細心的讀者們應該記得筆者上週的文章另外有一個論點:“。。。但是如果風險資產要持續穩健反彈,那麼反彈應該由2年期國債主導,即“牛陡”是風險資產穩定反轉的先決條件。從經濟資料來說,要讓利率曲線實現“牛陡”,美聯儲需要釋放降息的資訊,。。。“因此,雖然整個利率曲線下移確實是令市場喜聞樂見的,但是,並非沒有隱憂的。
市場目前的觀點是:較為疲軟的通脹資料對美聯儲加息週期的結束起到“鐵板釘釘“的作用,並且更為重要的是,為2024年初開始寬鬆政策敞開了大門。聯邦基金利率期貨價格顯示,再加一次息的機率已經為零。並且,期貨市場還加大了對美聯儲將在2024年降息的押注,已經將100個基點(1%,即四次25個基點的降息)降息機率在2024年計價在內,最早可能從三月開始。
這100個基點的降息預期與美聯儲在其九月會議點陣圖(Dot Plot)大約25個基點的降息形成嚴重分歧。市場2024年年底的利率預期已經較九月時預期下降了26基點(筆者提醒讀者們,距離12月議息會議還有幾周時間,屆時美聯儲將會更新其點陣圖,市場將看到2024年和2025年的點陣圖如何變化)。

諸位讀者肯定也意識到,這並非是本輪加息週期中債券市場第一次跟美聯儲的點陣圖唱反調。事實上,德意志銀行統計顯示,在本輪加息週期中,市場七次定價美聯儲的政策轉向而未果。債券市場一直提前預期政策寬鬆,同時又一直不得不推遲預期,這也就使得國債利率的底部在持續地緩慢地上升。在本週超預期疲軟的CPI資料和債券利率急劇下降之後,這一次降息預期的結果是否會不同?會不會又是一次 “狼來了” ?
本週美聯儲官員們密集發表講話。。。
(BN)BARKIN:持續強勁的增長可能需要加息
(BN)GOOLSBEE:通貨膨脹進展持續,但仍有一段路要走
(BN)COOK:需求持續增長可能減緩通縮
(BN)FED'S MESTER:是否需要進一步加息取決於經濟
(FT)DALY表示“停停走走”將破壞美聯儲的可信度
(BN)COLLINS:超核心價格的進展不如希望的那麼多
無論他們說了什麼,他們都傳達了類似於漸進主義,更高更長的資訊,似乎對於這些已公佈的資料無動於衷。也許是他們對經濟 “軟著陸”的目標過於自信,也許是他們不敢相信通脹的這一仗贏得如此容易。。。這次市場和美聯儲的分歧最後如何消除,對2024年的市場走向將事關重要,且看美聯儲是否有意在12月議息會議消除分歧。
從戰術角度來看,逆通脹、接下來對第三季度服務消費的負面修正以及下一個月(11月)的勞動力市場資料疲軟可能足以使反彈持續到年底(不過,筆者仍然懷疑本輪反彈會創新高)。
如果市場預測的2024年降息得以實現,同時並沒有伴隨著經濟衰退的悲觀預測;相反,美聯儲如此的降息被視為“保險”降息,只是略微調低政策利率,以此使得政策能夠促使經濟增長繼續進行,那時美聯儲確實應該好好地慶祝一番:
“軟著陸”萬歲!
更多筆者原創,請點選 http://esthery.substack.com/

宣告:本公眾號竭力確保所提供的資訊準確無誤,但不保證此類資訊的準確性、完整性和時效性。本公眾號所提供的所有資訊和相關產品,不論是何種性質,都不應視為在建議、誘導或鼓勵公眾買賣任何股份、股票期權、相似金融產品或其他任何金融工具。不論使用者如何使用本公眾號提供的資訊和相關產品,或是根據這些資訊做出了有關買賣股份、股票期權和其他相似金融產品的何種決定,使用者必須獨自承擔責任。本公眾號提供的任何資訊均不構成針對個人的投資建議,也不構成任何法律、會計、稅務或其他專業建議。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路。文字版權屬於作者,未經許可,請勿轉載!謝謝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