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code:智慧電動汽車自動駕駛系統普及到經濟型車型,就會對傳統燃油車形成降維打擊,大部分合資燃油車會在未來幾年內大部分份額都被自動駕駛電動車吃掉。自動駕駛系統一旦研發成功,它適配給多一倍的車型,增加的邊際成本比較有限,因為它的核心其實是軟體,軟體的複製成本可以忽略不計,而攝像頭、雷射雷達等智駕硬體由使用者付費了,車企一定有很強的動機將自己的智駕系統鋪到旗下大部分或全部車型上,某個智駕系統覆蓋的車型銷量之和越大,單臺車分攤的研發成本就越低,它就能更快地收回研發成本,也能投入更多資源研發新功能、改進版本,從而降低事故率、接管率、死亡率、保費,智駕系統具有很強的規模效應,有點類似1980年代美國有線電視行業的那種競爭壁壘:擁有越多的有線電視使用者,單位使用者分攤的節目內容成本越低,它面對節目團隊、工作室的博弈能力越強,就越能為已有使用者提供更多更好的節目,也就能夠吸引更多的新有線電視使用者。這樣推理下去,華為智駕最終肯定會在中國市場一統江湖,成為智駕領域的安卓平臺,其他公司自研智駕系統,都是在浪費錢……可惜鴻蒙智行不上市……
//可以預見的是,在新能源汽車市場尚未達到穩定狀態之前,市場出清的過程還將繼續,而價格戰也將成為這一過程中的常態。
蓋世汽車研究院分析師預測,“價格戰”或將成為未來3-5年的持久戰,本質上是中國車企開始掌握新一輪汽車的定價權,開始啟動了市場淘汰賽。
不過,降價有時並非完全是車企們的被動選擇。隨著新能源汽車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成本的持續降低,車企們擁有了更多的降價空間來吸引消費者。
北方工業大學汽車產業創新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翔認為,現在中國汽車市場發展潛力大,引起各方資本關注,除了新能源車企以外,其他跟新能源車企相關的電池、電機、自動駕駛、智慧座艙、汽車晶片等相關企業紛紛上市融資,行業處於高速發展期,引發了激烈的競爭。
例如,曾經飽受動力電池價格和產能限制的車企們,如今已逐漸具備了議價能力。2024年,碳酸鋰原材料價格的大幅下降帶動了動力電池價格的持續下跌。寧德時代、弗迪電池、蜂巢能源等動力電池製造商紛紛根據市場情況啟動了降本降價措施。高盛集團甚至預測,到2026年,電動汽車電池成本將在2024年的基礎上下降近50%。
此外,智駕平權的概念也為車企降價提供了有力支援。透過技術進步和成本控制,車企們正努力將高階智慧駕駛技術普及至經濟型車型中,讓普通消費者也能享受到智慧駕駛的便利。
網友:手機系統也沒有一家獨大,自動駕駛最後會剩下華為、比亞迪、特斯拉
forcode:我猜只會有2家主要的汽車作業系統:華為的鴻蒙智駕,特斯拉的智駕……其他都會被邊緣化到很小的市場份額,或者乾脆採用華為智駕,小米、理想、比亞迪等,包括到時候還能存活的一些國外家用車品牌,幾年後全部都會歸順鴻蒙智行……
不過汽車市場跟手機市場還是有很大的不同,主要是使用場景和功能需求有很多,會使得一部分品牌龜縮到某一些細分市場裡面,還能苟延殘喘……所以,兩大汽車作業系統之外,可能還會有一些散兵遊勇的智駕系統,不會像手機市場只剩下安卓系統和ios系統兩大陣營……
網友:特斯拉的FSD 可能依賴國外市場存活。國內除了鴻蒙,應該還有2、3家的餘量。大部分人如我其實只需要封閉路段和停車場進出。做到這兩點,我就滿足了
forcode:如果出現這樣的局面,你確定你還不選鴻蒙智駕嗎:鴻蒙智駕的死亡率是百萬分之一,其他智駕系統死亡率超過十萬分之一甚至三萬分之一。保險公司將根據不同智駕系統的死亡率和故障率進行差異化收費,你確定堅持要選擇死亡率更高、保險費更貴的智駕系統?
網友:即使短期承受比較大的波動,這裡還是基本接近完成了現代化,不論走到哪裡,一線城市還是縣城,大多數都有暢通的高速路;大多數都住在冬暖夏涼有沖水馬桶的公寓裡,且水電煤氣上網廉價而方便高速;受益於國產新能源的崛起,絕大多數的城市居民都有能力購買或新或舊的私人小汽車;有全覆蓋的免費公立教育體系,相對廉價方便的公立醫療體系醫保體系;得益於完整而競爭激烈的產業鏈,人們都能夠獲得自己需要的包括電器電子產品到日常生活所需的一切大小物件;走出家門也可以看到相對乾淨漂亮的城市,整潔的公園。。。一個大的經濟體一旦完成現代化,很多下限就會相對持久地抬高很多,回頭看,還是比較幸運地在四十年時間裡完成了這一跳躍。。
網友:這是事實,變得很好了,想想零幾年讀初中的時候,那時候男生沒宿舍還要睡教室,晚自習結束後,桌子一拉一拼就是床,把地板掃下,席子就鋪在桌上,睡不到的就把席子鋪地上,然後再一一分被子,還沒等掃完地灰塵落下散去已經熄燈睡覺,晚上起來拉個尿要躡手躡腳生怕踩到,教室前後就兩個水龍頭,早上洗臉刷牙用水都是搶,盆裡的水還沒接滿就被另一個盆懟過去,吃菜一毛一勺,早中都是米飯,河南又叫乾飯,配菜永遠都是主打白菜蘿蔔,晚上面條,能努力學習考出來真的太不容易,這是90後男生在河南讀初中難以磨滅的回憶。
二十多年過去,教育設施已經大幅改善,生活條件也越來越好,這麼苦都經歷了,相信未來會越來越好。
網友:看來90後的條件已經改善很多了,我們那會兒初中住校早中晚都只有米飯,只是晚飯水加多點,成了稀飯,一週都吃這個,家裡帶點鹹菜和油。。。個別同學跟伙房師傅關係好,晚上開小灶去灶房煮個掛麵,那種羨慕的心情至今刻骨銘心[捂臉]。。
forcode:你們中學寄宿都這麼苦嗎……我只是飯菜難吃,晚上下晚自習需要排隊搶水龍頭洗澡,只有週日下午可以出校門,早上六點半統一起床,晚上九點半下晚自習,三餐飯有一個小時活動時間。當時也不覺得苦,大家都這樣。回頭看當時照片的衣服,和更早時候穿的衣服,土得掉渣。
網友:我八七年初三住校,學校裡的伙食貌似還行,有炒豆腐、小炒肉,但我只捨得吃5分錢一份的炒辣椒。學校可以自由進出,外面有沒有好吃的餐館也不知道,覺得和自己沒有關係,看都不看。住宿條件有點差,大通鋪,一張床連著另一張床,一點間隙都沒有。那時候大家都窮,我家條件還算是好的,其實家裡也沒有限制自己的消費,但想都沒有想過要過得更好一些,可能內心覺得不能如此奢侈。
forcode:我家裡給了我可以去外面館子吃飯的錢,但我看了很多苦其心志勞其筋骨的勵志書籍後,沒苦硬吃,剋制自己每週只能週末去外面吃一頓,自己嘴巴又刁,食堂的飯菜難以下嚥,經常一餐只吃幾口飯。所以長身體最關鍵的兩三年裡,我嚴重營養不足。所以,我現在反思起來,對很多勵志雞湯不以為然……我們小時候受這些成功學的毒害蠻深的,有些時候不過是自我感動、犧牲自己成為耗材……
網友:forcode真是一個自制力很強的好孩子
網友:段師傅除了氣量不足,其他還是挺厲害的,多年前在他帖子留言討論特斯拉,他就把我拉黑了[大笑][大笑][大笑]
這帖子感覺他脾氣變壞了

forcode:芒格其實也目中無人,很沒禮貌,不如巴菲特圓滑。一個成功投資者,能夠在絕大部分人都在扎堆賣出時逆勢買入,內心必定是有一種目中無人的清高和孤傲,有種我認知水平遠超芸芸眾生的眾人皆醉我獨醒,只不過,巴菲特不會說出來罷了,大眾說胡話、錯話、做錯時,巴菲特內心裡肯定也是不認同甚至不屑的,他當時的很多操作必然得不到群氓的認可,否則他就不會這麼成功了。這個世界上,內心裡與群眾想法保持一致、得到多數群眾的認可,那就只能泯然眾人矣。當然,段完全可以不把心裡話說出來。但他過早退休在家,缺乏歸屬感和權力掌控,也需要上雪球來排解孤獨,ugc網路文字交流這種形式,又過於平等,傻子都有發言權,網路上垃圾內容是佔了大部分的。
網友:本質上還是光環效應而已,對有光環的人用另一套道德標準。 沒了光環啥都不是,理由?不存在的。
forcode:段永平芒格這些富人,之所以富,是因為認知水平遠超常人,所以,聽他們的話,正確率高几萬倍而已。
網友:你說這種觀點已經是帶迷信的性質了。
一個有主見的人是會分辨什麼內容有價值什麼內容沒價值,不是單純看一個人的身份和光環。
forcode:普通人的話,自以為高明,常常是無知,所以才會成為普通人。當然,如果要做投資,一切權威都應該被質疑,思考能力差,也應該獨立思考。但如果你從巴菲特段永平李錄等人的持倉裡選擇自己感興趣或能看懂或一眼便宜的標的,自己再去做功課,成功率會高得多,你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這也是真事。聰明人懂得何時該重視大師的話,何時該質疑。
================
forcode:AIGC的威力,最初只是被用來生成文字、圖片、影片、VR/AR疊加圖層和3d元宇宙;後來,它被用來於各類機器人的動作訓練,機器人形態大爆發,機器人物種多樣性在短短幾十年裡暴增了幾萬倍;22世紀的今天,它被用來生成各種蛋白質結構、DNA片段、各種催化酶,甚至是新的物種,幾十年裡,數千萬種人工DNA設計的生物大爆發,被用於產奶、產肉、畜力、坐騎、能源生產、釀造、藥物生產、戰爭等各種用途……
於是,科學家們開始反思,2-3億年前的寒武紀物種大爆發,真的是一次自然事件嗎?或許,那是一場持續了數百萬年的遠古超級文明進化到了AIGC階段後,將AI技術用於基因編輯的結果,今天地球上倖存的物種,大部分都是那次遠古AI文明人工設計物種的變異後代……
如果寒武紀物種大爆發真的是一次科技革命產物,為何那一波遠古文明突然沉寂?
或許,當智慧生物掌握了造物的神力後,離自我毀滅也就不遠了,一旦單個社會個體,有能力輕易造出毀滅大部分人口的病毒,社會很難維持不解體或毀滅……
又或者,未來某一天,噹噹今這一波裸猿文明發展出深空遠航能力,在距離太陽系數百光年半徑內,也會遇到幾億年前就已經消失在地球上的恐龍前文明的太空殖民者後代,它們的歷史早已消散在塵埃中,忘記了自身的起源,只有流淌在它們體內的DNA密碼,昭示著它們與人類有著共同的祖先……
================
本文首發訂閱號:forcode奇想錄
未來新技術與新趨勢的種種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