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2月16日到4月19日,大約兩個多月,我的體重從105公斤以上降到90公斤,大獲成功!
給大家看看2月15日下午我的體重,106.9公斤:

這個體重,到第二天早上起床時基本上是105公斤。
再看看春節期間我去東天目山時的照片:

具體內容請看我2月7日的文章《玩得痛快!》。
瞧瞧那臉,那肚子,簡直沒法看

。
再看看灑家4月19日早上的體重,90.5公斤:

以及白天穿衣服時的照片:

其實,如果不是4月18日晚上多吃了一頓飯,我本可以在19日早上減到90公斤以下的。那麼為什麼多吃一頓飯呢?
因為晚飯我本無計劃,下午又累又餓,早就吃過了。但一個長輩親戚說要請我帶著孩子到她家吃飯,我就同意了。這頓飯必須得吃,因為不吃不尊重,不能說“因為我要減肥所以不吃了”,那太難看。但下午我已經按計劃補充了食物,所以只能多吃一頓,而且還不能少吃,因為大家都知道我的飯量

。雖然我還是適當控制了一些,但還是肯定多吃了。這導致第二天早上多了一斤。
所以在我的心裡,我已經完成了兩個月減肥30斤的計劃。
以老夫1米86的身高,目前90公斤的體重還湊合。但還是稍微有點偏胖,因為按照BMI指數,也就是按公斤算的體重,除以按米算的身高的平方,如果大於24就算偏胖,高於28就是肥胖了。而老夫1.86米,平方值是3.4596,用90公斤去除以它,得26.01,大於24,所以還是偏胖。如果小於24才算體重合理。
因此,老夫不胖的體重是:
3.4596*24 = 83.03公斤。
所以老夫還得繼續減肥。下一步,我將在5月10日之前減到85公斤。
減到85公斤之後我暫時不會再減了,因為如果在三個月之內就從105公斤減到85公斤,也夠意思了。畢竟我以前是個胖子,如果繼續減肥成了個瘦子,我不知道會不會對身體造成傷害。何況三個月就減40斤真的算可以了吧?充分證明了老夫的毅力!因為我沒有吃任何減肥藥,就是少吃多鍛鍊,純純的傳統減肥。從體重來看,我已經脫胎換骨了,行了

!
以後,我的體重將在85到90公斤之間波動。也就是到了90公斤,我就會強力減肥一段時間,把體重降到85。當然,我也會很注意吃飯,因為以我平時的飯量,如果稍不注意,每天長一公斤都有可能。所以要想保持,以後始終得注意控制飯量,另外就是始終注意適當多運動。
為了給大家一些關於體重的知識,這裡簡單解釋一下BMI指數,各位可以自己算算自己的這個值:
你的體重(按公斤算),除以身高(按米算)的平方,得到一個值,這就是你的BMI值,如果這個值小於18.5,就是偏瘦,正常值是18.5到24之間,如果超過24就是偏重,超過28就是肥胖了。
因此如果老夫的體重超過1.86*1.86*28 = 96.8688公斤,就是胖子。想想兩個月前我的體重居然高達105公斤,肯定是妥妥的胖子。現在我已經90了,但還是偏重。
如果懶得算,我這裡再給一些數字:對於身高1.6米的人來說(比如女生),正常體重在47.36到61.44公斤之間;對於身高1.7米的人來說(比如男生),正常體重在53.465到69.36公斤之間。
現在我已經完成了減肥第一階段,給大家談談我減肥的體會。
一、減肥太難了。
這裡咱們不談美食的誘惑(雖然這才是減肥難的第一大原因),給大家提個問題:假設我們每天根本不吃飯,就喝白開水,按正常的人體消耗來看,每天可以減肥多少?
我告訴大家,很少。
因為男人平均每天消耗2500大卡,女人大約1500大卡,咱們平均就按2000大卡來算吧。但人體的脂肪,100克的熱量就有800大卡左右。這意味著要消耗2000大卡的熱量,只需要消耗250克脂肪,也就是半斤。
要知道,這是在完全不吃任何東西的情況下,每天才減半斤的。但人怎麼可能不吃東西?連續幾天不吃就餓死了,所以就算減肥,每天也得吃一些吧?比如吃蘿蔔、黃瓜、水果什麼的,還得吃雞蛋補充蛋白質,可能還得喝點牛奶補充鈣質(以及能量),還得適當吃一些糖。這麼一吃,每天少說會補充500大卡的熱量,所以減肥很難。
所以,就算根本沒有美食的誘惑,減肥也很難。
減肥難的另一個原因是:人體消耗熱量時首先消耗的是糖,然後是蛋白質,最後才輪到脂肪。所以一旦吃東西,消耗脂肪的速度就很慢,而且之前可能會分解肌肉,因為肌肉就是蛋白質。
所以在減肥期間,雖然也可以鍛鍊肌肉,但原則上不要指望肌肉增長,比如胳膊變粗,等減肥到一定程度再去增長肌肉,應該是更好的方案。
減肥難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如果每天少吃飯、多運動,身體會認為你像個原始人一樣,每天都在找吃的但卻找不到,那麼當你處於安靜狀態時,身體會比平時消耗更少的能量。
我們所有人都是這樣。因為我們的祖先經常處於飢餓狀態,在這種情況下,凡是在安靜狀態下仍然按正常情況消耗熱量的古人,會比其他人先餓死。所以幾百萬年的進化讓我們都是可以更好節約能量的古人的後代

。
所以怎麼把脂肪消耗掉呢?
根據我的體會,那就是:
二、減肥一定要在一定期限內完成,也就是既要少吃飯,也要多運動。
否則,飢餓卻不能吃在美食,一直在長期抵抗美食的誘惑,實在有點難受。而且這個難受期很長,越想越難受。
所以為了縮短難受期,一定要在減肥期間多運動!這樣,身體在消耗掉糖分和一定的蛋白質之後,就會開始分解脂肪。
但剛才我也說了,脂肪的消耗很慢。比如對於我來說,慢跑一公里大約消耗80大卡脂肪,慢跑10公里才800大卡,也就是100克脂肪,所以真是痛苦啊!
痛苦怎麼辦?這時人體的另一個特點可以幫我們克服這種痛苦,那就是慢跑半個小時之後人體會分泌多巴胺,給我們帶來快樂。所以減肥最好的方法,我覺得就是逐漸訓練慢跑。
我現在每次慢跑加快走的時間至少是一個小時,有時甚至兩三個小時,就是在多巴胺的幫助下,儘量消耗更多脂肪。
鍛鍊完之後呢?當然要控制飲食,否則痛苦就白受了。不過我發現這時控制飲食好像也沒那麼困難,因為有多巴胺啊,多巴胺還在起作用。而且餓過勁了往往也就覺得沒那麼餓了。所以,少吃飯真的沒那麼難,尤其是形成習慣之後。
長期少吃飯,胃口會適當變小,這也是減肥帶來的一個好處。我現在早飯吃了以後,午飯時已經沒那麼有飢餓感了。
所以我不太贊同吃減肥藥減肥。減肥藥的原理是這種藥可以減少人吸收食物中的能量,可能吃同樣多的食物,吃減肥藥可以減少大約40%的能量吸收。但這並不能減少人的胃口。所以如果吃減肥藥減肥,比如吃兩個月也能減肥個十幾公斤,但一旦停藥,體重馬上就上去了。所以我估計吃減肥藥的人,可能每年都得吃幾個月減肥藥,長期這麼做有沒有害處?我也不知道,雖然現在各種減肥藥都說是安全的。
所以我覺得還是按最原始的方法減肥最好,那就是少吃飯、多運動,讓胃變小。減肥成功後的胃口沒以前那麼大了,再始終注意運動,或許可以始終保持?
我也不知道哈,我這次減肥到85公斤之後打算看看效果,看能不能長期保持不再長胖吧。
三、中老年人一定要少吃飯。
道理很簡單,大家知道早飯如果飽餐一頓,會提供多少熱量嗎?
比如早飯吃一斤包子或幾根油條,兩個雞蛋,一杯大約300毫升的牛奶 或者一碗稀飯 —- 這是一個成年男人應該有的飯量吧,那麼熱量大約是1500大卡,基本上就夠全天用了。就算不夠,按照這種飯量來吃,一天吃進四五千大卡沒有任何問題。
年輕人消耗掉這些熱量沒問題,農民工也沒問題,但不怎麼幹體力活的中老年人真的用不了,何況新陳代謝已經變慢了。
所以如果還是一日三餐的話,每頓都要少吃。不是少吃一點,而是少吃很多才行。
其實對於中年人來說,一天兩頓飯足夠了,古代也一樣。
古人經常一天只吃兩頓,就是早飯和晚飯。我們的祖先就是這樣。大家知道為什麼古代在殺罪犯的時候都放在中午嗎?也就是“午時問斬”,因為中午十二點多大家都不吃飯,天氣最熱的時候也不幹活,如果這時都出來看砍頭,朝廷可以對老百姓起到最大的教育效果。
當然,現在很少有人能一天只吃兩頓,我們從小都是一天三頓,所以到了一定的年紀,一定要少吃飯。
我個人的感受是:午飯一定要少吃,甚至可以不吃。
早飯是一定要吃的,而且不能太少。因為經過了一晚上,肚子都空了。
很多人覺得午飯也要吃飽吃好,但我覺得早飯和午飯的時間太近,如果午飯也吃飽吃好,那麼晚飯呢?如果不吃或少吃晚飯,那麼午飯和第二天的早飯就要相隔至少十八個小時,這個時間間隔顯然太長了,容易讓人萎靡,也容易讓人在第二天早上吃得更多。
所以我的體會是:重視早飯和晚飯。
當然,這些都是對於中老年人來說的。年輕人一日三餐不僅要吃,而且多吃也沒什麼,因為新陳代謝快,運動量可能也比較大。不過現在年輕人中的胖子也不少,估計都是從小營養太好導致,所以可以利用年輕,快速把體重降下來。年輕人減肥比中老年人容易得多。
僅僅是建議哈,本文就是談談我的個人減肥體會,順便嘚瑟一下老夫的減肥成果。畢竟,不是誰都能在兩個月減肥30斤的,這個速度真可以了。
比如,賈玲用了一年時間減肥100斤,其實還不如我快。有人覺得以賈玲的財富地位,請個專業的健身教練甚至團隊幫助減肥,普通人沒這個條件。但我就這麼減下來了,所以根本不用花錢。

四、“不吃飯哪兒有力氣減肥啊”,絕不是一個笑話。
以前我覺得這就是個笑話,吃飯了還減什麼肥?但對於快速減肥來說,這是有道理的。
道理也很簡單,就是如果不吃飽飯,比如每天一共靠食物只獲得五百大卡的熱量,真的是渾身沒勁。這對慢速減肥是可以的,但對於快速減肥來說,必須吃足夠量的食物,身體才有勁,才能夠在運動中消耗更多能量。
我自己這方面的體會就很深。比如我某天準備運動二十公里,消耗1600大卡熱量 —- 請注意這僅僅是靠運動就要消耗這麼多,而每天的日常消耗不算 —- 那麼我早上至少要吃六七百大卡熱量的食物,否則根本沒勁。我有過這方面的教訓,吃的很少,下午暈暈乎乎的跑不動,只能回家大吃一頓來補充能量,第二天精神就好了。
所以如果想快速減肥,必須要多運動,而多運動的前提就是不能吃的太少。
OK不多說了,今天就到這裡。到了5月10號或11號,再給大家展示我減到85公斤時的狀態!
老鄧文章,幾天一篇。天南海北,侃侃而談。設為星標,置頂方便。交流想法,參與留言。好文分享,一鍵三連。
關注本號,閱讀往期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