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雅寧
前幾天和一位北京的朋友聊天,他最近賣掉了一套朝陽區的房子,到手800多萬。
“你說這800多萬我幹啥?我才40多歲,這個錢總不能拿在手裡貶值吧?”
房子不想再買了。他剛賣掉的這套房從掛牌到成交,將近一年,算上房貸成本,和當初買的價格相比,虧了20%左右。
股市也不敢投了。前幾年投的基金股票還沒回本,去年九月底那波行情時,沒忍住又跟風殺進去,被套得更多了。
銀行存款利息一降再降,很多銀行的五年期定存利率只有一字頭了。最近央行放話2025年將落實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簡單來說,就是會繼續降準降息。
“還是買點香港保險吧,這年頭其他投資也投不好了,”他說。
錢在手裡沒有安全的收益,找不到合適的地方安置,讓內地很多中高淨值家庭把目光轉向了香港的分紅儲蓄險。
香港保監局最新公佈的資料顯示,2024年前三季度,內地居民在香港投保的新單保費高達466億港幣。
就在這兩天,一位1月中旬才剛剛買了30萬美元的客戶,告訴我們,他想下週再去香港投一份——又有一筆錢到賬了。
為什麼選擇香港分紅儲蓄險呢?
1. 長期預期利益6%左右(複利)
以目前市面上比較熱門的一款產品為例,每年交10萬美元,交5年,總保費50萬美元:
保單第10年時,保單裡預期有約70萬美元,此時的內部回報率約4.29%;
保單第20年時,保單裡預期有約143萬美元,此時的內部回報率約6%;
保單第30年時,保單裡預期有約261萬美元,此時的內部回報率約6.06%。
內部回報率是複利的概念,我給大家看一下折算成單利的回報:

香港分紅儲蓄險能有這麼高的預期利益,最主要的原因是,香港沒有外匯管制,保險公司的投資自由度很高,可以在全球範圍內投資,同時投資品類高度分散、多元。
以某百年外資險企為例,光是投資的政府債券就分佈在法國、美國、日本、德國、義大利、瑞士、比利時等十幾個國家。

分散配置的優勢在於,既可以拿到全球優秀經濟體的週期紅利,也可以防範單一貨幣和單一市場的風險。
2. 安全性高
首先,長期持有的前提下,我們投入到香港分紅儲蓄險裡的保費是一定不會有損失的。
其次,和基金、股票等其他金融產品不同,香港分紅儲蓄險不是一錘子買賣,保險公司是要持續對保單的利益負責的。
按照監管的要求,保險公司每年必須在官網公佈自家保單的分紅達成情況,接受市場的監督。達成率差的公司,後續收保費的難度就會增加,因此每家公司都必須要全力去提高保單的分紅達成率。
第三,退一萬步說,萬一保險公司倒閉了,我們的保單也會有別的保險公司接手,這是由香港《保險業條例》規定的。
3. 可以靈活用錢
我們建議香港分紅儲蓄險的保單至少持有10年,最好持有20年以上。但這是不是意味著保單裡的錢20年不能動呢?
其實不是的。
比如前面提到的那款產品,5年繳費,交完費的下一年(也就是保單第6年),保單裡的錢預期就超過總保費了。
當我們保單裡的錢超過總保費後,保單的靈活性可以類比銀行的活期存款賬戶:需要用錢的時候,可以隨時提取一部分出來;不需要用錢,就放在保單裡增值,利率遠遠高於銀行活期。
對於想要固定現金流用來養老的朋友,也可以從保單裡定期提錢出來。
還是前面提到的那款產品,以52歲的人每年交10萬美元,交5年為例:
從60歲開始,可以每年從保單裡提取3萬美元(約22萬人民幣),用來補充自己的養老金;
80歲時,累計已提取約461萬美元,此時保單裡預期還有約103萬美元;
90歲時,累計已經提取了約680萬美元用於養老,此時保單裡預期還有約161萬美元,可以退保全部拿出來,也可以傳承給下一代。
香港保險怎麼挑選公司和產品?內地人去香港投保的流程是怎樣的?有哪些注意事項?想要進一步瞭解香港保險的朋友,歡迎掃碼加好友溝通。

另外,我們有一場直播(回放),給大傢俱體講解《香港保險的優勢與不足》,有需要的朋友也可以掃碼找我們領取觀看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