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來吧,一切都好好的。
飯做了,衣服洗了,地板擦了,整個房子比小陳在的時候,乾淨明亮不少。家務雖然多,但因為我精神亢奮,越做越勇,誓要把舊屋換新顏。半夜大幹家務時,甚至突發奇想:其實一直這樣,一個人帶兩小孩,倒也不錯?
沒想到昨晚,我的小孩立刻讓我嚐到了失敗的滋味。
家務,做飯,騎車帶小孩上學,這些都難不倒我。唯獨有一樣,我忘了,活是死的,人是活的。小孩更是情緒變化說來就來,完全不會按照你的計劃來。
我女兒平常一直都是小區同齡孩子中,情緒穩定的代表。昨晚吃完晚飯,照例又送去食閣樓下游樂場玩。跟往日一樣,她在裡面和小夥伴們跑來跑去,玩得很開心。這時我萌生出了一種想法:反正也是在遊樂場旁坐著,不如去隔壁公園逛逛。至於孩子,拜託鄰居爺爺看下即可。
就這樣,我和鄰居媽媽去湖邊散步,平常小陳在的時候,我也經常這個時間去散步,走八圈,差不多一萬步。這回才走了一圈半,鄰居媽媽接到電話,說,孩子哭了。
我正想著:她的孩子可真脆弱,一刻離不開人,不像我女兒,那麼獨立自主,從小就情緒穩定。
這時鄰居媽媽轉頭說:你女兒哭啦,說要喝水找不到你。
啊?怎麼會?我這情緒穩定的女兒,今天怎麼變了個人?來不及細想,我一口氣衝刺跑回去,果然,妹正在啊嗚啊嗚大哭。另外幾個鄰居說:第一次看到你女兒哭這麼大聲。
我以為這是一個結束,沒事,哭兩下哄好就行,沒想到,這只是一個開始。這天晚上,妹變得情緒多變,被小朋友撞到哭得驚天動地,等大家都往回走了,她又大哭說不要回家。回家後是大哭說不要洗澡,洗澡時是大哭說不要洗鼻子……
她讓我成功回憶起了她半歲的時候,是個多麼愛哭的孩子。脾氣很倔,一遍遍讓我和小陳半夜開車出去兜風。她用大哭來調教我,每個哭聲都回蕩著“我不想,我就要,我非要”……
正當我絞盡腦汁勸妹洗澡的時候,艾文,這個安靜了一晚上的少年,決心他也要加入混戰。他想吃週末他吃剩下的半包草莓幹。我心想,這麼晚了吃這麼甜的東西,你想啥呢?你本來體重就有點超重,吃了更超重,超重影響發育,發育不好又長不高,哎呀好煩啊,大晚上吃什麼草莓幹。
可是妹還在大哭,我沒時間跟艾文講道理,就說,不行,明天給你。
他當然不可能就這樣放棄,一遍遍說著草莓乾草莓乾草莓幹。草莓幹是小陳在泰國買的,他平常特別喜歡教訓我,你老在超市買零食,都被你兒子偷吃完了,他現在才這麼壯。但是這個人自己買各種草莓幹芒果乾,都是成打成打地買,從來不會控制數量。想到這裡,我更生氣了。
艾文在家翻箱倒櫃找草莓幹,妹還在大哭,秩序感徹底上來了。她要求我讓時間倒流,回到不噴鼻子的時候。
可想而知,這天晚上我有多麼挫敗,太失敗了,按照影視劇效果,應該是一頭紮在枕頭上,淚水很快浸溼了枕套。影視劇中那些熟悉的臺詞,在這都可以用上,家門不幸,生出這兩個孽種。我到底做錯了什麼,要受這種罪?
和孩兒們大戰一晚,半夜深層清潔計劃就此擱置,沒心思幹活了。
第二天早上,本來計劃是不做飯了,反正他們也不聽我的話,就讓他們餓著吧。
當然,這是氣話。早上7點40,我又起來做早飯了,併成功跟艾文重歸於好。早上9點40,成功送妹到幼兒園。路上騎錯了一個路口,差點又打破她的秩序感。幸好我乖乖選擇原路返回,而不是自己想的抄個近路。
回來後,在網友的建議下,開始看一本育兒書,《看見孩子》。
孩子大吵大鬧,不聽話,還出言不遜,該怎麼辦?
我潛心學習,埋頭看了前幾章,確實幫助很大。這本書的內容是講,怎麼把孩子的行為和孩子本身區別開。
是,孩子行為很壞,但這樣就代表他是個壞孩子嗎?不是的,孩子還是好孩子,本心是好的。
家長大聲吼孩子,跟孩子發生衝突,就代表家長不行嗎?不是的,家長還是好媽媽,本心是好的。
糟糕的行為,失控的語言,只是孩子內心世界開的一扇視窗,裡面有深刻的感受,巨大的擔憂和強烈的衝動。
對我女兒來說,她其實不太能理解爸爸出差是什麼意思。雖然爸爸曾經出差過,但這還是第一次,她跟我單獨在一塊那麼久。她可能潛藏著巨大的不安,在遊樂場玩的時候,我又想當然的消失,她的不安徹底爆發……
我真該死,完全沒想到這一層,只顧著自己抓緊時間放飛一下。
妹很聰明,她用大哭來釋放不安,她也知道只要自己哭得夠大聲,媽媽什麼都答應。所以她趕緊變身大哭女王,想要體驗一下什麼都可以的感覺。晚上睡覺前,我問她:如果爸爸在,你會哭嗎?
她沉穩地告訴我:爸爸會很兇,我就不哭了。
對我兒子來說,他當然也是好孩子。只是現在他的荷爾蒙在體內到處亂竄,還沒找到合適的位置。
我一邊看書一邊恍然大悟,可不是嘛,就是這樣。孩子是好孩子,只是沒有好好理解他們,看見他們。
每次看到他們不聽話,我總是在想,天吶,我對你們多好啊,你們怎麼這麼沒良心?
書裡說,這是最簡單粗暴的指責,認為孩子是故意使壞,總是強調自己的付出,看不到孩子真正需要什麼。
其實理解孩子的情緒,接納孩子的痛苦,告訴他們怎麼做就行了,最差勁的就是這種自怨自哀,自憐自欺。
很有道理,當家長是個力氣活,萬萬不可瓊瑤劇上身,陷入死迴圈。
我這麼愛你,你為什麼還這麼淘氣,這麼不聽話?
因為他是孩子嘛,他又不是韓劇男主角。他自己還在摸索,到底該怎麼做,如何做。書裡有句話說得很對,我們只能控制自己,不能控制別人。
不喜歡小孩的行為,要手把手去矯正他們,不是居高臨下指責:xxx,你連這點事都做不好嘛?
育兒書看到這裡,我跟昨天的自己和解了。昨天把事情搞砸了,沒關係,今天努力修復一下吧。書裡說了,什麼時候開始修復都不晚。
目前還是紙上談兵階段,1小時後小孩回來,我不知道會不會再次崩潰。
一拖二這事,看來沒有我想的那麼簡單。
今晚會不會氣死,且聽下回分解。
我以為不會了,我都已經花了一下午進行了高度學習,理解他們,而不是說服他們!
加油!

點選購買我的新書⬇️
關注👇
點上方進主頁-右上角“…”-關注

新浪微博 |@毛利
小紅書|和毛利午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