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後,我還有哭的自由嗎?

中年人還有哭泣自由嗎?
上週,我們發起了徵集「中年後,我的哭泣時刻」,收到了很多讀者的落淚故事。
引來淚水的契機有很多。工作中,有的人被領導誤解、被同事詆譭會哭;有人被裁員,想起身上揹負的貸款,會坐在公司門口痛哭。電影和書籍也承載了我們很多淚水,有人最近一次哭泣,就是看到《哪吒2》裡殷夫人被煉化成丹前去擁抱哪吒的那一幕。
一半以上的讀者說,家人讓我們頻頻落淚。有人會因為家人生病或離世而大哭一場,她們說「那是一輩子的潮溼」;有人會因為孩子被心儀的單位錄用,高興到落淚;也有人在父母的指摘下成長,如今仍然衝不破這些貶損,讓他們失落到大哭。
當然,還有一些時刻,哭是不需要任何理由的,想哭就會哭。
三分之一的讀者提到,自己曾經被教育——哭是一種脆弱、不穩定的行為,在痛苦、失落、委屈面前,最常聽到的是,「哭不解決問題」「哭有什麼用」。也有人坦誠地提到,自己快要失去哭的能力和自由,很多時候想哭,但一想要照顧父母、孩子,要工作,壓力驟增,反而流不出一滴眼淚,只是鬱結於心。
值得一提的是,回收的問卷裡,男性讀者的比例遠超以往。他們幾乎都提到了一種矛盾的心理——男性哭泣總被視為一種懦弱的表現,但他們總忍不住會哭。面對生活的搓磨,他們也有脆弱和無奈的權利。生活是瑣碎、複雜的,情緒往往也是複合的,中年人的淚水裡有生活的各種滋味。
每一位投稿的讀者都提到了哭泣的意義。在中年後那些密不透風的生活裡,是哭讓自己的情緒有了最快的出口和落腳點,也是哭給了自己「繼續生長的動力」,正如讀者@Circe 所說,「對於中年人來說,哭才是解壓價效比最高的方式」。
我們選擇了一些代表性的哭泣時刻與大家分享。淚水和笑容同等重要,就像讀者@漫漫所感受到的那樣,「允許自己哭泣,也是一種勇氣」。
祝我們都能擁有哭泣自由。
文|萊克西
編輯|楚明
「躲在格子裡,悄悄哭一場」
@西門海 46歲 男 北京
在廣告公司工作,最近一次哭是在公司的衛生間裡。那天早上本來心情很好地來到了工位,沒想到領導很快就發微信質問我一個case為什麼還沒有往下推進,而且話說得非常難聽,還威脅我要扣我績效。最後,他說:「磨磨蹭蹭的,這麼大歲數人到底能幹點什麼。」
我本來不是一個愛哭的人,男兒有淚不輕彈。但一聽到他這句話,我有一種又憤怒又屈辱的感覺。憤怒的是,明明這件事最初因為他自己拖拉了大半年才往下推進,最後卻只知道催我,非常蠻橫無理;屈辱的是,他拿我的年齡說事兒,當下讓我覺得自己的年齡長了一些好像是個錯誤。他離開我的工位後,我就趕緊去了衛生間,躲在格子裡,悄悄哭了一場。哭過之後,感覺自己也沒做錯什麼,繼續開工加油幹活兒唄。
後來一想,這也算一種PUA吧。給別人打工,還是要警惕無孔不入的精神控制和貶低,我們並不差。
@大菲 30歲 男 上海
上一次哭是在上週一,因為被裁員,太過焦慮之後找不到工作沒錢還房貸,自己一個人把臥室門關起來哭。
@流年 46歲 女 長沙
我是小學老師,去年下半年調到一個新學校,原本想輕鬆一點,沒想到課超多,事也超多。那天早上,升旗儀式後是上課,上完課開會,喝口水的空隙都沒有。事情是早上有學生嘔吐,我在群裡問衛生阿姨在哪兒,無人應答。校長指責我,說我應該自己解決。當場我就懟了,那我現在去操場拖地?本來天氣那麼炎熱就不應該在操場站那麼久,回辦公室後我突然就控制不住地流眼淚,怎麼也停不下來。
@怪物小木屋·玥 北京
剛剛下班後往地鐵方向走,邊打電話邊哭,直到現在才慢慢平復下來。說好的會議時間,領導自己跑去吃飯,我傻傻在會議室等了快1個小時,如果不是同事提醒,我估計現在還在會議室裡。在路上終於崩潰了。
圖源視覺中國
「上次痛哭是因為我媽的一句話」
@田總 35歲 男 廣州
記憶中除了親人去世,好些年沒有哭過。上一次哭正好是一年前,家裡人給我打電話問我為什麼不上班了。那會兒,我已經全職在家帶娃有一陣了,只是一直沒有正式和他們講過,偶爾通話問起工作的事情,含含糊糊就帶過去了。他們多少感覺到了,但始終不能理解一個男人放棄事業待在家裡的行為,於是帶著一些埋怨和質問的語氣,有了那次通話。
那天,我理直氣壯地承認了自己在家帶娃,也把自己心裡的話說了出來。我想得有個人顧著家裡,不能兩個大人都忙著。我想母女倆每天回家有個熱飯吃,孩子有人陪著玩耍,我也適合做這些。我不想孩子像我一樣,小時候缺乏爸爸的陪伴,一次兒童節逛公園成了整個童年的記憶。但這麼理智的一個決定,在長輩看來卻有些離經叛道。面對他們質疑的強勢的語氣,又想到自己小時候缺失的安全感,眼淚不自覺地流了下來。
當時正是晚上,老婆帶著孩子洗完澡,等著我給孩子講睡前故事。聽到我哽咽的語氣,老婆知道我正是傷心時,走過來抱了抱我,然後領著孩子去房間講故事去了。我想最理解我的人就是她了。哭過之後,我把自己所想匯結成文字,發給了家裡人。於自己而言,算是一種做「家庭主夫」的宣言,也是一種釋然。
原本覺得自己不會輕易哭,但是面對家庭至親的不理解,面臨原生家庭的情緒牽扯,還是難以自已。原本也會覺得哭有些羞愧,真哭過後,才看到真實的自己,即便這麼大了,也有軟弱的地方,有不甘的時候,會委屈。哭,讓內心深處的情緒得以釋放,也讓自己更好地接納那個真實的自己。 
@小確幸 35歲 女 台州
一週前哭了一次。我這輩子唯一一次主動打通父母的電話,委屈和傷心痛哭。我從小生活在重男輕女的環境中。我親哥網賭欠了100來萬,夫妻分家離婚,我在瞞著我父母的情況下傾盡我所能在經濟上幫他。但還債的路是漫漫無期的,他一而再再而三把我當作他唯一的救命稻草,除了經濟上消耗我,情感上也在一次又一次抨擊我。
我和父母一邊打電話一邊哭,但是我還是瞞著這件事。我從小到大就是一個愛哭的人,但是我從來都是一個人默默地哭。每一次哭,都是我情緒的釋放,哭完後我放鬆了。
@萌夢兒 36 女 北京
這幾年哭得很頻繁。上次哭是昨晚,正月十五夜。因為媽媽又提起相親的事,她希望我可以把擇偶要求放低再放低,說白了就是希望我隨便找個人趕緊結婚。哭泣是心疼自己,是怨媽媽的殘忍,也是痛恨自己的際遇。躲在被窩裡,默默流淚,只有把情緒發出來它才會過去,哭的意義也許就是使自己更清楚自己的內心。哭,在我看來是正視問題,而非一味隱忍或麻木地逃避。
@豆豆 39歲 女 南京
昨天,父母為我決定自己花錢在自己的臥室裡買一個小書桌罵我,說我不尊重他們,事先不和他們商量,買了也沒用,聽完之後眼淚不受控制地流出。
12歲的兒子看著我安慰我說,他們管得太寬了!每一次淚水,於我都是一次和解,和自己,和這個我不希望來生再遇到的父母和原生家庭,是釋放,是解脫,是哭完擦乾眼淚,依然繼續向上生長的勇氣。
@Belice
除了看電影的時候,淚點確實有點低,其他時候,基本上一年幾次吧。上一次讓我印象比較深刻的哭,應該是在去年過年的時候,其實是因為一件很小的事情——作為家裡的老二,上有姐姐,下有妹妹,姐姐很喜歡妹妹,卻總是會忽略我,那天姐姐買了幾套衣服,我看到了,問她去幹嗎去了,她說給我買了件衣服,我滿心歡喜地看著她的時候,她卻很開心地說:「開玩笑的啦,怎麼可能!」就那一瞬間,委屈湧上心頭。
後來,我跑到房間裡,才敢哭出來,但是我不敢太大聲,只能小小聲地把自己的頭埋在被子裡,不想讓別人發現。後來,男朋友剛好進我房間了,看到我不大對勁,就問我怎麼了,我抽泣著跟他講完了之後,他拍著我的肩膀,讓我慢點哭,沒關係的,一邊摸著我的背,一邊安撫我。
那一刻,我覺得自己不再是委屈的孩子,要是放在以前,可能姐姐知道了之後,就會說我矯情,這點玩笑都開不起,但現在有了男朋友這種安慰,讓我感受到我的委屈是可以存在的,是可以被安撫,被接納的。哭完那一場之後,我的心裡好像有一塊石頭放下了。
以前覺得哭是不被允許的,會覺得自己很脆弱,這個行為就不被家裡人接納,但長大後,尤其是學了心理學之後,知道哭是一種情緒的宣洩,是把那些不好的、消極的東西發洩出來,如果連哭都沒有權利,那也太慘了。哭,不是懦弱,而是另一種看見,看見自己內在小孩,給自己一次療傷的機會。 
@不喝拿鐵 湖北
上一次哭是這個除夕前一天晚上,原本想給家人做一頓學了好久的乾鍋雞爪,在切雞爪的時候不小心切著自己的手指了。切口很深,頓時間鮮血直流,我咬著流血的手指告訴了爸媽,我爸就開始罵我不小心,這麼大人了做個飯還會把手指切破,嘴裡一直沒停。拿酒精給我沖洗傷口的時候,我聽著我爸嘴裡「我怎麼這麼倒黴,好不容易不用自己做飯,等著你燒的雞爪喝酒呢,你倒好還給我搞個這個事。我好委屈啊!傷口疼是其次,我為我爸不理解我、責怪我而難過委屈。
從小到大,我都是個懂事、扛責任、為家庭方方面面付出的女兒跟姐姐——爸爸在外打工,我在家照顧媽媽弟弟。從小身邊就有種聲音告訴我,「哭是無能的表現,沒用的人才會哭,哭是件很丟人的事!」我把這句話牢牢記在心裡,所以一直表現得很堅強,不輕易在人前落淚。有次偶然跟朋友聊天,她稱讚我是她見過特別堅強、勇敢、懂事的女孩子,基本從沒見我哭過,我說我不想讓人看見我哭。
再後來的某天,她跟我提起我們在宿舍住的一天晚上,半夜我做夢說夢話哭得特別厲害,她不知道我是在說夢話還是在偷偷落淚,現在慢慢長大,也漸漸對在他人面前哭這件事慢慢釋懷,在努力!
@之 29歲 北京
最近一次見到中年人哭泣,是爸爸在53歲時和我的大伯,也就是他的哥哥關係決裂了。
矛盾根源在於養老問題。爺爺奶奶一共生了三個孩子,大伯、二姑,最小的是我爸。爺爺生活在鄉村,見過許多人老去後被子女推來搡去的殘酷命運,於是他很早就未雨綢繆,儘量為養老做好考慮。帶著那一代人侷限的認知,他排除了出嫁的二姑,約定大伯負責照護奶奶,爸爸則負責照護他的老年生活。責任清晰明瞭,爺爺認為這樣就可以避免子女之間發生埋怨和衝突。
但爺爺顯然是把問題簡單化了,因為養老其實不只是一個決定,而是持續的一系列決定,每個新決定又會疊加影響到下一個決定;養老也不只是生命末期最後幾年的安排,時間跨度可以長達十幾年,甚至是二十幾年。
爺爺奶奶的老去和我們家搬離農村幾乎同時發生,為了兩位老人彼此照應,爸爸自然沒讓奶奶留在村裡的大伯家,而是跟著我們一起住進縣城。大概在2010年左右,病痛更早一步降臨在爺爺頭上,爸爸為了照護爺爺的生活起居,帶他去醫院,開始轉為半工作狀態,一直持續到6年後爺爺去世。
在送走父親的痛苦中,一個新的決定擺在爸爸面前:是讓奶奶回鄉下跟大伯,還是讓她繼續留在我們家?那時,奶奶已經出現了明顯的認知症,有一次獨自出門,突然就找不到回家的路了。爸爸只剩下一個母親,擔心農村冬天太過溼冷,大伯家沒有空調,奶奶會吃不消,也擔心奶奶突然改變生活環境,認知會加劇惡化。於是奶奶留了下來,爸爸徹底丟掉工作,一天24小時陪護著她。
這段照護又持續了7年,特別是到中後期,奶奶會尿失禁,每餐需要人餵飯,有時吃著飯就睡著了,一頓飯因此要吃兩三個小時。南方冬天飯容易冷,爸爸就要不停熱那一碗飯,有時會因為失去耐心忍不住發脾氣,家裡就籠罩在一股壓抑的氣氛裡。爸爸感到太疲憊,想要大伯幫忙分擔照護,主動提出可以幫奶奶的房間安裝空調,卻被大伯以村裡房子線路老化,承受不起大功率電器為由拒絕了。
兄弟之間的矛盾出現第一次激化,但顧及奶奶還在,爸爸最終選擇了隱忍。而第二次激化,是奶奶90歲那年去大伯家過中秋,突然感冒了,拖延了一天水米不進,大伯才猶猶豫豫地告訴爸爸,擔心治療費用太高,不想送奶奶去醫院。爸爸徹底憤怒了,堅持帶奶奶住院,兩人輪流倒班照顧,大伯也只好同意,但心裡還是不情願,有一天早上爸爸到醫院,發現大伯早已離開了,而奶奶又尿了床,整個下半身就睡在溼答答的被窩裡。
治療幾天後,奶奶病情好轉,大伯堅持要奶奶回他家,否則不知道村裡人怎麼議論,他面子上過不去。那或許是爸爸最後悔的一次妥協——沒過兩天,他接到大伯的電話,說奶奶還是沒熬過,去世了。
接下來是緊急籌備喪禮,一直到下葬,兩人又因為喪葬費用起了爭執,大伯埋怨選的墓地貴了幾千,又牽扯出當年爺爺的墓地也選貴了。爭執慢慢變成爭吵,爸爸在照護上的一切付出被否認了,他紅著眼睛哭泣,為自己,為他失去的父母,也為他失去的兄弟。
圖源劇集《請回答1988》
「我突然覺得自己是個好失敗的母親」
@寸草心 山東
我清楚記得,上一次哭泣是在去年12月。讀研三的兒子參加校招,經過一面二面,最終被某事業單位錄取,體檢、政審也一路綠燈。得知訊息那一時刻,我喜極而泣。
@ss 36歲 女 北京
生完孩子後幾乎每天都在哭,生育會讓一個不怎麼喜歡哭的人天天掉眼淚。昨天深夜孩子夜醒,哄睡1小時失敗後,孩子開啟了暴哭模式,小小的身體整個都在抗拒。我突然覺得自己是個好失敗的母親,不會哄睡,看不懂孩子的需求。那麼小的人,孤單單來這個世界,自己卻也給不了他什麼安全感。這種失控的感覺讓我對每個夜晚都充滿恐懼。在深夜的臥室,我和孩子一起哭泣。孩子爸爸爬起來哄我們母子,安慰我孩子不睡就不睡,哭一哭也沒事。不哭也許更沒有勇氣面對生育的變化。
人沒有辦法每件事都擅長,做個厲害強大的母親也許是個美好的願望,也許是因為在社會規訓下的執念,也許只是單純因為愛。但如果就是做不到,哭一哭就又過了一天。  
@Julia 42歲 女 北京
很少哭了,但今早和朋友聊到孩子做家務活時,我說自己10歲的女兒:「孩子懶還不就是當媽的把啥都幹了,她可不懶嗎?」說到這兒,眼淚啪嗒啪嗒往下落。那是一種超脫母愛的感覺,同為女性,一想到她長大後要承受的那些辛苦,我會心疼。雖然很少哭,但哭的時候不會有羞恥感了,我允許自己哭。
@LuLu 30歲 女 新疆
上一次哭是被我兒子喝奶咬哭的。他在不想吃的時候就會咬,但也沒有這麼嚴重,這一次是直接咬的尖尖,真的好疼,說不上來為什麼會讓自己落淚。晚上奶睡,小朋友可能不想睡,就咬奶頭玩。這次哭沒什麼意義,還是要繼續餵奶,咬著就忍,忍著忍著好像也習慣了,沒那麼疼了。
@韓少華 江西
我是一個淚點很低的人,生活中好像有很多瞬間都會讓我流淚。最近讓自己崩潰大哭的是我那寶貝女兒。
臨近寒假,娃因為要買手機,各種鬧騰,說著最傷人的語言。那一刻我崩潰到大哭,感覺無力無助,甚至嚷著讓老公好好揍她一頓。哭過那一場後,我突然放下了所有對娃的期待和願景。她玩,她有沒有寫作業,我都是偶爾提醒,點到為止。
圖源劇集《小歡喜》
「必然要開始接受人的走遠,到最後,就是自己的走遠」
@兜小發 42歲 女 上海
生娃當媽之後,因為產後抑鬱有一陣愛哭,後來自己覺得變得強大了,結果破防是看到高中群裡的訃告,我的高中班長,由於心梗過世了。
怎麼會呢?20年前這個少年意氣風發的樣子浮在眼前。眼淚控制不了就流下來了。
久久不能入睡。高中時候,他從一眾文科生中脫穎而出當了班長,也是實至名歸,穩重、大氣、博學。聽說他大學之後在國外留學,後來定居北京,現在是一個美式橄欖球隊的主理人,一切都是那麼優秀,他還那麼年輕。
他是我身邊真切出現過的活生生的人,中年人必然要開始接受人的走遠,到最後,就是自己的走遠。
@小兔兔 35歲 女 上海
媽媽現在的意識有時候不是很清醒,除夕那天晚上在醫院看媽媽,跟媽媽說新年快樂。她說:「也恭喜我姑娘,祝你新年快樂。」護工阿姨問她,「今天這是誰來看你的?」媽媽說:「這是我家寶寶。」我當時就眼淚止不住地掉。那一瞬間覺得2024年所有的奔波都很值,感謝可以跟媽媽一起過年。
@小魚兒 39歲 女 深圳
輕易不會哭,上一次是2023年11月。確診了乳腺癌,在醫院外面廣場上哭,已經注意不了別人了。是一種釋然,為自己哭一哭,釋放情緒而已,哭完了,心裡痛快點,就是最大的意義。
@潔塵 北京
上一次哭就是幾天前聽媽媽2022年的語音留言,聽著聽著就哭了。因為已經兩年多沒有聽到媽媽跟我說什麼話了。2022年11月她突發腦梗,然後就失能了。2月4號她被病痛折磨了兩年多,終於走了。
她的後事是我一個人處理的,幾乎沒有驚動任何親友,只有小表弟陪我去殯儀館看了她最後一眼。我不需要向任何人表演我的悲傷,一直到把她火化完我也只是偶爾哽咽一下。我想我大概是心腸變得又冷又硬了吧,不會再為她哭了。
但是翻到和媽媽的微信聊天記錄,聽到那熟悉的流暢的聲音彷彿就是在昨天,我躺在被子裡大哭。她以前總是碎碎叨叨有說不完的話,而我總是很煩她說了那麼多,大都提不起我的興趣,常常是簡單幾個字就把她打發了。那個時候我知道我對她太過冷漠了,知道我總有一天會後悔的,但也知道後悔挽回不了任何東西。
@Echo7549 安徽
2024年3月生化妊娠了一次,4月又意外有了,滿心歡喜地等著過12周向家人分享這個好訊息,9周後告知我胎停,緊急去做了藥流。幸運的是,藥流得比較乾淨。就打算等個半年再要,從去年11月來完姨媽一直到今年1月都沒有來,起初也沒在意,後來1月中旬去醫院開了藥催來了。今年2月去檢查,通知我卵巢功能非常差,沒有什麼卵,讓我儘快做試管。
檢查那天我是一個人去的,換了3個醫生都是一樣的答案,我沒有哭。我覺得還有希望,身體短時間有問題很正常。直到晚上去接老公下班,遠遠看到他朝我走來的時候,一股委屈和難過的情緒突然衝上來,鼻頭一酸。老公拉開車門,衝我一笑,說下班啦。我一下沒有忍住,顫抖爆哭,老公也紅了雙眼,說我就知道你今天情緒不對勁,沒事的,一定沒事的。後來我們在車裡緊緊擁抱了很久,我才緩過來。
現在的我積極生活、調理作息、每天散步、接受治療,希望能早點接到我的小天使吧。
@Az 29歲
立春那天,得知徐熙媛去世後,眼淚就不住地往下流,每當刷到她的採訪、她的綜藝、她的一切都會鼻尖一酸。當時在親戚家,長輩們還在聊天,我裝作是打哈欠流淚揉了揉眼睛,發現止不住後躲到了廁所,沒讓任何人發現那時我哭了。
@熱死在夏天的青蛙 32歲 男 呼和浩特
平常基本不哭,就在2月14日的上午,當著兩個小姑娘的面一把鼻涕、一把淚,因為養了6年的貓貓被確診得了癌症,雖然已經做好心理準備,但還是忍不住地哭。在醫生房間裡,醫生和她的助手可能沒想到一個糙漢子會這樣,哭過以後就冷靜地確認接下來的事情,不打算讓貓貓做手術了,開了點藥把貓拉回家。
圖源劇集《不夠善良的我們》
帶著我的笑與淚深深地感受這個世界」
@颯 38歲 女 河南
上一次哭是在河南博物院聽古樂演奏,最後一曲《友誼天長地久》,正好和朋友在分享,想起高中時學英語每晚聽《魂斷藍橋》的原聲帶,這旋律如今聽來美好得讓人動容,我在臺下眼淚不斷,旁若無人地任眼淚流淌,好久沒有如此沉浸地放任自己的情緒,彷彿在告別青春,也在慶幸還有朋友分享心情境遇。
@支吾 33歲 女 山西太原
人到中年,感覺每天累、麻木,淚腺也枯竭了。最近一次哭是電影《好東西》剛上映,找不到搭子,自己一個人去看,被電影中各種美好的音樂和關係擊中,幾乎從頭哭到尾。感覺自己的生活中好久沒有這麼美好的事物了。
@葉大大 37歲 女 河源
想哭就會哭。上一次印象深刻的哭泣是在弄斷眼鏡框的時候,想到維修又要2000塊錢,撿起斷掉的眼鏡框,忍不住就哭了。哭過之後沒那麼難受了,從淘寶花16塊買了幾個螺絲就修好了。哭過後就想辦法解決吧,也許很多事情沒有我們想象得那麼糟糕。
@惟成 湖南
昨天一個人去看電影,因為粗心買錯了電影院,開開心心下班,急匆匆趕到電影院,結果發現買錯了,當時真的有點崩潰。我很愛看電影,但是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對自己越來越摳,好不容易哄到自己去看一場,結果碰到這個事。其實再買一場就好了,但是捨不得。我一個人站在街邊上抽菸,很想哭,感覺自己這前半生挺失敗的,這個年紀了看個電影都捨不得。
@潔 40歲 女 合肥
上次哭是在電影院看《出走的決心》,結尾字幕打出「此刻,她依然在路上」,忽然就很感動,眼淚止不住掉下來。可能因為我自己也是2024年5月剛離婚,對電影女主的原型蘇阿姨有很多共情。中年人的流淚是無聲的,哭過覺得很舒服,也跟很多朋友推薦了這部電影。
@vv 34歲 女 北京
上次哭是一個月前吧,工作結束來海南陪爸媽過年,沒在家裡待幾天就被異國戀的男友分手。但是不想在爸媽面前表露這樣的情緒,就有時候去樓下待著曬太陽,一坐就是一下午。
有一天,一個奶奶帶著她的小孫子孫女來我的長椅邊上坐,奶奶跟孫女說跟阿姨打個招呼。我尷尬地笑笑,我是個阿姨了,我要做個成熟的大人,怎麼能因為一些兒女情長難過。看她們玩了一會兒就準備上樓回去了,坐電梯的時候只有我跟一個大爺,大爺問了我的樓層然後幫我按下按鈕。15層到了的時候,他說,小朋友你到了。我一下就忍不住了,努力在哭之前說了謝謝,回到家大哭了一場。我也想當一個小朋友啊,什麼時候都不用隱藏自己的情緒。
很多人都會說,哭有什麼用,可我也不是為了有用才哭的,我是因為想哭才哭的。哭也不代表我走不出來站不起來了,我只是需要能自由地表達情緒的權利和能力。哭不是什麼負面的東西,哭不一定就是不堅強,它跟開心、快樂有一樣的力量。
@DKR_Blues 廣東
昨天,看某個群像綜藝,被大家一起看日落的畫面戳到。淚點一直都很低,運動員比賽衝線那一刻會哭,看到頒獎國旗升起那一刻會哭,群像綜藝中看似稀鬆平常的溫情會哭,希望自己的每一次流淚都是一種釋放和表達,同樣是感受世界的一種方式。

圖源劇集《四重奏》

親愛的讀者們,不星標《人物》公眾號,不僅會收不到我們的最新推送,還會看不到我們精心挑選的封面大圖星標《人物》,不錯過每一個精彩故事。希望我們像以前一樣,日日相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