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我刷到國家乒乓球隊的比賽影片,好多眼尖的同學,發現:
樊振東、孫穎莎,都這麼厲害了,竟然還有小肚子。


包括之前東奧會結束,運動員集體發跟練。
樊振東和孫穎莎都發了練馬甲線的,下頭評論都在說:

世界排名第一,9900 分的運動員,一堆人盯著說她不夠瘦。

這事兒真是有點諷刺了。
運動員,就非得瘦、非得有馬甲線嗎?
OK,那麼咱們今天就來聊一聊——
運動員有小肚子,到底有多正常?
強訓練、大飯量
很難沒肚子
咱們老百姓,看運動員吃飯,很容易瞳孔地震。
因為真的,吃得太多了
咱找上過綜藝、有吃飯鏡頭的任子威舉例。
大米飯,一頓就能幹 4 碗。

自己還說:
已經在控制了,真沒多吃。

所以,我特地去查了國家體育總局資助的研究裡,正經推薦給運動員的飲食標準。
任子威屬於滑冰專案,主食一天 650-700g。
一頓合下來差不多就是 4-4.5 碗米飯。
所以,光看節目裡那個小碗,對他來說,可能真是沒敞開吃。

表格來源:《推薦的中國運動員膳食營養素和食物適宜攝入量》陳吉棣等
那麼,為啥,運動員一天得吃這麼多?
有很大一個原因,是——
訓練量太大了
拿孫穎莎她們舉例,我翻到了很多國乒隊封閉訓練時候的日常訓練表。
乍一看分訓練量大、中,但你實際一加起來,一天的運動量,都得在 6-7 個小時。


這 7 個小時裡,包括內部高質量對打。

包括注意力高度集中的一對二多球訓練。

還包括針對性的體能、力量訓練。

而且,我看孫穎莎採訪。
因為身兼三項,她自覺每天早起 1 小時練接發球,晚走 30、40分鐘加訓。

就這種訓練量,這個餐標,我都覺得少了。
換我上去,我一頓能吃一頭牛。
然後,你可能會問:
她們都練這麼多了,為啥還有小肚子啊?是不是胖啊?是不是吃太多了啊?
我要說一個非常反認知的觀點——
因為運動員
不需要減掉小肚子
對於大部分同學來說,咱們見到的「好看的肚子」。
很多時候長這樣:20%及以下低體脂、兩位數以下低體重、沒有小肚子。

但是,對於運動員來說,這樣的身材,基本沒啥競技能力。
為了達成競技目標,吃飽飯、有能力完成更高難度的動作,她們的體脂,大多數都正常甚至偏高。
你看跑田徑的,人均 25% 正常體脂。

身材已經非常漂亮了。但你硬看,也有某些人說的「贅肉」。
還有練投擲、舉重的鞏立姣、李雯雯,體脂都在 30% 以上。

沒有這個體脂率、沒有這個大體重,根本就不可能舉起幾倍體重的槓鈴。
更不可能一把接一把挑戰自己、越舉越重。
然後,還有大家提到的孫穎莎、樊振東。


尤其是小胖,他不是沒「瘦」過,但為啥又「胖」起來了呢?

真不是因為他不自律、愛吃飯。
而是因為乒乓球這項運動,太需要足夠的體脂來保持血糖穩定、提供耐力。
你就看之前巴黎奧運會,莎莎一個人,得打女單、女雙、混雙 3 個專案。
整個奧運會週期 15 天,打了 15 場比賽,基本就沒休息過。


如果沒有這個體脂,根本就頂不下來。
然後,還有一個非常常見的誤區:
有小肚子
不等於核心差
之前孫穎莎、樊振東跟練,底下全是不相信她倆核心強的。

但是,有沒有小肚子,真跟核心穩不穩定沒關係。
你就看乒乓球賽場上,這種非常常見的轉身接球。

得腹斜肌足夠發達、核心夠穩定,才能速度快、動作穩、技術到位。
然後,核心穩定了,還會擁有一個非常重要,但一般人注意不到的能力——
快速反應和抗干擾能力
拿經常被說整活的許昕舉例,他之前比賽的時候,創造了特別多「以為接不到但不知道怎麼著就接到了」的神球。

主要靠的,就是:核心部分防止干擾,從一側轉向另一側;然後身體快速反應,接到這個球。
這麼說可能沒概念,大家可以回想一下生活裡最常見的一個場景:
甭管是你走路、跑步還是騎車,突然面對面過來一個人。
如果你想輕鬆閃開,不跟對方撞一起,需要的能力,就是核心穩定。
那麼,普通人想要核心穩定,應該咋辦?
我給各位準備了三個動作,下面咱們開始:
1️⃣ 負重側下腰
拿一個 5kg 左右的重物,可以直接用水桶代替。
從一側慢慢往下放,放到你能放的最下面,然後慢慢回來,算一個。

過程中注意,不要頂胯。可以讓手臂貼著身體,全程靠脊柱來彎曲。
每側 12-20個,兩側算1組。每次 4-5組。
2️⃣ 對角支撐
保持直臂支撐,然後緩慢抬起對側的手臂和腿、收回、換邊,算一個。

在這個過程中你可能會晃得非常厲害,這都是正常現象。
如果你完全起不來,或者一次性做不到 12 個,可以做這個降階版本。
起始動作改成用膝蓋和手撐地,其他和上面保持一致。

3️⃣ 側踢跨越
這個動作需要找個椅子放在自己的側邊,然後邁腿跨過、回來,算一個。

過程中腿儘量抬高,最後慢慢進階到腳可以踢到與胸平齊的位置。
最後,如果練累了,練餓了,饞了,但害怕夜宵長胖。
實話說。

如果你想要減肥更快更快更快。
家裡就能練,越練越瘦,越練身體越好。
叔貴減肥課 3.5 歡迎瞭解一下。
👇謝謝你的信任,點選下圖就能瞭解👇

➊ 室內鍛鍊,不佔地,耗時短
出門跑步,叔貴也有「音訊陪練」
叔貴減肥課 3.5 從「力量訓練」到「心肺強化」再到「按摩恢復」統統都有。
不用擔心做不了,配置叔貴 & 雙教練拍攝,從「降階」「標準」「升階」演示不同難度。

家裡練膩了,出門跑步也有「音訊跟練」。
初學者慢跑、進階間歇跑、大神加量跑,總能滿足你的需求。
課程課表設定清晰。
14 天的訓練時間裡總耗時就 3 小時。

➋ 每月固定打卡激勵
我攢局,你參與,大家一起減肥打卡。
還有獎品拿,最高獎金 699 元。

➌ 科學方案,見效特誇張!
打工人、寶媽沒時間鍛鍊,能瘦!
0 基礎,心肺差、怕跑跳,能瘦!
小基數,掉秤慢,能瘦!
@patricia
體重減去20kg,褲子丟了好多條

before after
@ 大胖
贅肉消失,腰部緊緻

before after
@小能貓沒有指甲
腰圍減少 7.2cm,腰線明顯

@ 白夢黑貓
體重減去 11 斤 腰圍減少 9釐米

before after
叔貴的減肥課。
目前已經幫助超級多同學收穫了好身材。

叔貴減肥課 3.5
● 8 套完整跟練
小白能練,大體重能練,高手也能練
● 3 套跑步音訊跟練
初學者慢跑、進階間歇跑、大神加量跑
● 58 個動作精講
除了教動作,還有升階、降階替換
● 出差鍛鍊補丁包
手法按摩、1平米鍛鍊、不費時不費事兒
● 每月固定有獎打卡
最高價值 699 ,只要練了就回本
● 線上教練 & 客服
有啥不懂,你就問,不回覆是小狗
👇謝謝你的信任,點選下圖就能瞭解👇

最後還有個事兒……
真的是想求各位幫忙,想了好久了,一直找不到節骨眼去聊。
就微信現在演算法特別怪,經常是當天發完的稿子,可能隔 2、3 天才能刷到。
這就導致叔貴經常收到留言詢問 :
「之前說好 XXX 稿子,怎麼還沒有發????」
冤枉啊,我現在已經是工作日 5 天,天天更新了。

我自認為賬號做的不錯,稿子內容也很紮實體面。
星標叔貴,沒事兒多留言,多點贊。
微信都會判定你愛看這個賬號,多給你推叔貴的內容。
你要是沒啥想留的言,說個「閱」都行,真的。
星標流程特別簡單,一圖讀懂,三步都不到。

謝謝各位了,給大家鞠躬!!!!!🙇

# 閱 讀 推 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