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德國汽車集團 Mercedes-Benz(梅賽德斯-賓士)公佈了截至12月31日的2024全年業績報告:
-
總營收下降4.5%至1455.94億歐元 -
EBIT(利息稅前利潤)下降30.8%至135.99億歐元 -
淨利潤下降28.4%至104.09億歐元 -
每股收益下降24.3%至10.19歐元
集團執行長 Ola Kaellenius 表示:“梅賽德斯-賓士集團在極具挑戰的環境中依然交出了穩健的業績,這得益於一系列卓越的產品和嚴格的成本控制。為了在日益不確定的世界中確保公司的未來競爭力,我們正在採取措施,使公司運營更加精簡、高效、強大,同時為一場密集的新品釋出行動做好準備,該行動將從全新 CLA車型開始,涵蓋多款新車。”
—— 按部門來看 ——
—— 梅賽德斯-賓士乘用車(Mercedes-Benz Cars)
由於銷量下滑(特別是在中國市場)、淨定價負面影響以及車型組合不利等因素,調整後的息稅前利潤(EBIT)降至87億歐元(2023年:143億歐元)。2024年的調整後銷售回報率(RoS)為8.1%(2023年:12.6%)。研發成本仍維持在較高水平,主要用於未來平臺和技術的投資,尤其是梅賽德斯-賓士的作業系統MB.OS,而廠房、裝置等資本支出則與上一年持平。
—— 梅賽德斯-賓士廂式車(Mercedes-Benz Vans)
調整後的息稅前利潤(EBIT)達到28億歐元(2023年:31億歐元),調整後銷售回報率(RoS)基本保持在去年的水平,為14.6%(2023年:15.1%)。最佳化後的產品質量和健康的車型組合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整體銷量下降的影響。
此外,在充滿挑戰的市場環境下,全方位的成本控制舉措進一步支援了盈利能力。研發成本仍維持在較高水平,主要用於新一代、更具靈活性的廂式車架構投資,其中包括專為純電動車型設計的VAN.EA(Van Electric Architecture)架構,以及為燃油車型設計的VAN.CA(Van Combustion Architecture)架構。
—— 梅賽德斯-賓士出行(Mercedes-Benz Mobility)
仍然是梅賽德斯-賓士乘用車和廂式車業務的強大合作伙伴。2024年,梅賽德斯-賓士出行服務的總資產組合達到1381億歐元(2023年:1350億歐元),而新業務量下降至595億歐元(2023年:620億歐元)。
調整後的息稅前利潤(EBIT)為11億歐元(2023年:17億歐元),主要受到利率變化導致的利息利潤率下降以及金融服務領域(尤其是在中國市場)競爭加劇的影響。因此,調整後的股本回報率(RoE)降至8.7%(2023年:12.3%)。

財報釋出的同時,集團啟動了一項全面的績效提升計劃——“Next Level Performance”(下一階段卓越表現),旨在增強自身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透過一系列舉措,集團計劃進一步利用其直銷渠道的增長潛力,將客戶服務體驗提升至新高度,並提高收入質量。此外,公司還將採取措施,使其全球生產佈局更加高效和靈活。
集團計劃在2027年之前將生產成本削減10%。在這一過程中,材料成本的最佳化將與供應商密切合作推進,而固定成本的削減也將持續至2027年,延續過去四年所取得的顯著進展。
就中國市場而言,S級轎車仍然是該市場的無可爭議的領導者,同時梅賽德斯-賓士依然在售價100萬元人民幣及以上的高階車型市場保持領先地位。
集團表示,“中國已成為梅賽德斯-賓士在德國以外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研發中心。本地化的研發設施位於北京和上海,使梅賽德斯-賓士能夠充分利用當地的產業生態系統和供應鏈佈局,從而在保持自身高標準的同時,以“中國速度”推動創新。”
目前,梅賽德斯-賓士在導航技術方面已樹立行業標準,率先推出車道級導航和3D地圖。充分利用中國的研發網路,將使梅賽德斯-賓士能夠提升產品的智慧化水平,同時大幅降低複雜性和成本。針對中國市場的產品將由本地團隊開發,並搭載專門為中國市場設計的應用程式和內容,包括專屬的車載資訊娛樂系統和自動駕駛功能。作為已公佈的新產品釋出計劃的一部分,梅賽德斯-賓士將在各個細分市場和動力系統領域推出七款專為中國市場打造的車型。
儘管2024年市場環境充滿挑戰,梅賽德斯-賓士在中國的合資企業仍實現了強勁的銷售回報。梅賽德斯-賓士計劃與合作伙伴共同最佳化北京賓士(BBAC)合資企業,目標是透過深化中國供應鏈的本地化,實現10%的材料成本削減。此外,可變生產成本和固定成本也將在此基礎上進一步降低。與此同時,集團還在評估對經銷商網路和生產佈局可能進行的最佳化調整。
|訊息來源:官方財報、官方新聞稿
|圖片來源:集團官網
|責任編輯:LeZhi

點選閱讀原文,檢視更多 梅賽德斯-賓士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