賓士,大訊息!

隨著“史上最強產品攻勢”拉開序幕,梅賽德斯-賓士在華展開相應調整。
日前,有訊息稱,賓士銷售公司開啟人員最佳化及結構調整。對此,賓士相關負責人回應《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稱,相關調整包括最佳化、精簡業務流程及相應的組織結構,以保持公司運營的精益性及韌性。而接下來,賓士將更加深入地應用新的數字化技術賦能業務運營,提升運營效率,精簡業務流程。同時賓士也將根據業務需求,調整崗位設定並與員工一起學習掌握新技能,並整合或削減冗餘重複的崗位。
“面對充滿挑戰的市場環境及汽車行業的轉型機遇,我們一直在積極進行業務調整,不斷提升我們的運營效率和市場競爭力。”賓士向記者表示,業務的整合或削減將不可避免地涉及到部分員工的工作安排,賓士將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秉承坦誠協商、友好負責任的態度,為相關員工提供儘可能合情、合理、合法的跟進方案,包括但不限於高於市場水平的經濟支援以及再就業輔導。

將與合作伙伴聯合推出全面降本計劃

事實上,這一人員最佳化與結構調整並非突如其來。在賓士2024年業績報告會上,梅賽德斯-賓士集團股份公司管理層就明確表示,賓士正採取措施使公司變得“更精幹、更迅速、更強大”,而目的是為了讓賓士贏得未來。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資料圖)
2025年,賓士史上最強的產品攻勢正式拉開序幕。按照規劃,今年,全新CLA將正式上市,新車不僅提供純電車型,還將推出配備全新高科技4缸發動機的48V輕混車型,搭配電氣化的8速雙離合變速箱。
隨後,賓士S級轎車將在2026年迎來全新改款升級,並推出全新純電GLC SUV、全新純電C級轎車,以及梅賽德斯-AMG品牌的數款純電產品和高科技電氣化內燃機產品。在核心豪華矩陣,全新純電E級轎車也將到來。
除人員與結構調整外,賓士將與合作伙伴聯合推出全面降本計劃,計劃到2027年將生產成本降低10%,固定成本降低舉措也將持續到2027年,並透過最佳化供應鏈、提升生產靈活性等措施進一步壓縮固定成本,計劃將固定成本降低20%以上。此外,賓士還將對經銷商網路和本土生產的其他潛在調整進行評估。
“為了應對更加多變的地緣政治環境和更具挑戰的市場,梅賽德斯-賓士全面加強了運營提升舉措。依靠強大的產品力和產品攻勢,梅賽德斯-賓士已經為校準運營平衡點、並在不久將來恢復到兩位數盈利水平做好了充分準備。”梅賽德斯-賓士集團股份公司負責財務控制及出行的董事會成員哈拉德•威廉(Harald
Wilhelm)表示。

7款車型專為中國市場打造

值得一提的是,賓士在提升經營效率的同時,仍在加碼技術競爭力,為未來的產品創新和業務發展奠定基礎。
事實上,儘管全球市場不確定性增加,但賓士仍堅定地保持較高的研發投入水平。2024年,賓士僅乘用車業務的研發支出就高達87億歐元(約合人民幣663億元),主要用於MB.OS架構、純電平臺及智慧化技術的開發。前不久,賓士全新固態電池的測試車也已開啟道路測試,該套固態電池型採用鋰金屬陽極——這是全球首次將鋰金屬陽極固態電池應用於量產車平臺上。而搭載該固態電池的純電EQS測試車,能量密度達到了450瓦時/千克,續航里程增加了25%,單次充電可輕鬆行駛1000公里。
圖片來源:每經特約記者 梁斯雯 攝(資料圖)
此外,賓士在中國擁有德國以外規模最大的研發網路,北京與上海兩大研發中心讓賓士可以充分利用中國的創新生態和供應鏈,以“賓士標準”實現“中國速度”的創新。例如,賓士在華研發團隊開發了車道級導航、3D渲染地圖等技術,並率先應用於中國市場。
本土化研發“開花結果”離不開賓士對中國市場的長期深耕與投入。官方資料顯示,從2014年至2023年,賓士與合作企業在華投資了超過1000億元人民幣,過去10年平均年投資額超過100億元;過去五年,賓士在華的研發投入達105億元,研發團隊增至2000人;去年9月,賓士再次宣佈與中國合作伙伴共同在華投資超140億元,用來豐富其乘用車、輕型商務車的本土化產品陣容。
而作為全球產品攻勢的一部分,賓士未來三年裡將有7款專屬車型在中國市場推出,覆蓋不同的細分市場和驅動形式,且車機系統將搭載本土化應用程式及智慧駕駛功能。如,年內上市的全新純電長軸距CLA,將搭載賓士自研MB.OS作業系統,以及端到端“無圖”L2++全場景高階智駕。
隨著產品攻勢的號角吹響,賓士一方面透過人員結構調整守住盈利底線並提升運營效率,另一方面依託產品攻勢與技術創新開拓增量,目標就是將產品“攻勢”結結實實地轉化為經營“戰果”,而中國的研發網路和供應鏈,或將為賓士提供重要助力。
記者|董天意
編輯|孫志成 孫磊 杜波
校對|何小桃
|每日經濟新聞  nbdnews  原創文章|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編、複製及映象等使用
如需轉載請向本公眾號後臺申請並獲得授權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