賓士釋出全新 CLA,首發純視覺智駕和自研三電,對技術轉型的理解將接受市場檢驗。
文丨王笑漁
編輯丨龔方毅
以義大利羅馬古城為背景,梅賽德斯-賓士於歐洲中部時間 3 月 13 日,釋出全新一代 CLA 車型。
據我們在釋出會現場瞭解到, CLA 會同時提供純電和燃油(搭載 48V 輕混)兩個版本,且擁有相同的設計語言、相同的智慧化體驗。
其中,純電 CLA 採用 800 伏架構,有三元鋰和磷酸鐵鋰兩個版本,85 度三元鋰電池能實現 792 公里(WLTP)的續航。最高支援 320 千瓦直流快充,充電 10 分鐘可增加 325 公里續航。
國產長軸距版本 CLA 續航達 850 公里(CLTC),今年 4 月在上海車展亮相,預計年內交付。國產車型將首發中國研發團隊主導的 L2++ 全場景高階智駕,該智駕方案後續會提供給美國和歐洲市場的消費者。
燃油 CLA 用了賓士新的 1.5 升四缸發動機(M252),並非此前傳聞的吉利發動機。48V 輕混系統能在低速實現純電形式,也支援能量回收,節省能耗。為實現油電同平臺,燃油版用了緊湊的 8 速雙離合變速箱整合電機與逆變器。


圖 1:梅賽德斯-賓士股份公司董事會主席康林松(Ola Källenius);圖 2:燃油 CLA(左)和純電 CLA(中、右)。(左右滑動檢視)
2013 年,賓士釋出第一代 CLA。“CL” 是德語 Couple Leicht 的簡稱,譯為輕便的雙門跑車,“A” 代表賓士車型規格中的緊湊型轎車。結合起來,CLA 就是緊湊轎跑。十年後,賓士在慕尼黑車展上展示了全新的 Concept CLA,並在今天量產成為第三代 CLA。
而這也是賓士 2025 年最重要的車。因為從這一代 CLA 開始,賓士自研的三電、智慧駕駛和作業系統等新技術將陸續在更多車型上量產,並接受市場的檢驗。
去年賓士全球電動車銷量下滑了 23%,中國市場銷量也下滑了約 7%。“CLA 只保留了名字,每一個部件都是重新設計”,梅賽德斯-賓士首席技術官薛夫銘(Markus Schäfer)告訴我們,全新 CLA 是賓士近二十年技術積累的首發車型,未來兩年推出約二十款新車型。
油車和電車,不再強區分
“人們選擇賓士是因為品牌,而不是驅動形式”,梅賽德斯-賓士首席設計師瓦格納(Gorden Wagener)說。我們也從他那裡獨家瞭解到,賓士未來的純電和燃油車會統一造型設計,不在外觀上區隔燃油車和電動車。
他告訴我們,之前純電 EQ 系列採用專屬設計,為了順應當時人們對新能源外觀獨特性的需求。但現在電動車已經普及,油車電車區別越來越小。“它們就像拉鍊的兩邊,之前我們把它拉開,現在又把它合上。”
CLA 是 MMA(梅賽德斯-賓士模組化)平臺的首款車型,在開發階段是以純電為主,然後再去相容內燃機的佈局。純電版和燃油版,除前格柵等細節設計不同之外,車身尺寸、駕乘空間均保持一致。純電版的前臉是無縫式星徽面板,有 142 顆可獨立發光的 LED 星徽,燃油版為傳統格柵。

純電 CLA 的前臉
內飾方面,CLA 用了新的 MBUX 超級屏,橫跨兩側 A 柱。三個顯示區域分別是 10.25 英寸的儀表屏、14 英寸的中央顯示屏和 14 英寸的前排乘客顯示屏。該車型還首次配備(HUD)平視顯示系統,顯示投影面積 12.2 英寸。

CLA 內飾
現場,我們對比了 CLA 燃油版和純電版的車內空間,尤其是二排的頭部空間,幾乎沒有區別。但由於轎跑造型的緣故,CLA 車頂沒有物理遮陽簾,全系標配的全景天幕,有雙層塗層隔熱和防曬。
新車全系都搭載了賓士自研的 MB.OS 全新架構,域控制器分為娛樂資訊、車身和舒適性、自動駕駛、駕駛和充電四個部分,可實現軟、硬體解耦。純電和燃油車型都支援 L2++ 全場景高階智駕。CLA 總工程師 Axel Heix 告訴我們,燃油版能實現的智駕功能與純電版是一致的,只是不同驅動形式的駕駛感受會稍有區別。

CLA 的顏色選擇非常豐富,目標使用者仍舊偏向年輕消費者
我們在賓士辛德芬根工廠的測試場內,動態試乘了 CLA,並體驗了標配的 “SoundExperience” 整體式音效系統。賓士給純電版增加了多種模擬聲浪,比如 Roaring Pulse 模擬音就還原了 AMG V8 引擎的聲浪。因為他們希望,透過精心設計的模擬聲浪,讓駕駛純電動車這件事變得不再無聊。
薛夫銘向我們透露,考慮到不同市場對電動車的接受程度不同,所以在 CLA 上提供同平臺的兩種驅動形式。但這隻會出現在入門豪華的車型上,比如 E 級和 S 級就不會採用油電同平臺的策略。
不做增程,也不做特供車
2025 年,增程和插混車型遍地開花,不少只銷售純電車的車型,也準備轉向增程。但薛夫銘向我們明確,“賓士目前不考慮增程,尤其是在(CLA )這個細分市場。”
在純電 CLA 上,賓士的策略是 “用更小的電池,做更長的續航”,即用 85 度電池包就做到了接近 800 公里的續航。除了 800 伏電氣架構和碳化矽逆變器之外,賓士還開發了一套兩擋變速箱,能量轉化效率達到了 93%,百公里電耗僅為 12.2 千瓦時 / 百公里(WLTP 工況)。

MMA 平臺的動力總成部分
繼保時捷 Taycan 之後,賓士也給純電車配備了兩擋變速箱。在 CLA 四驅車型上,前橋電機可以透過四驅斷開裝置(DCU)迅速與車輪解耦,使電機和部分傳動部件停止工作,從而減少高達 90% 的前橋能量損耗並提升續航。
實現 850 公里續航的三元鋰電池包,其電芯陽極由石墨和氧化矽混合而成。與傳統石墨陽極的電池相比,電池的重量能量密度提升 20%,電芯的體積能量密度高達 680 瓦時 / 升。

純電 CLA 有 101 升的前備箱空間
如今,有外資車企嘗試在中國市場推出特供車型,以跟上競爭節奏。薛夫銘說,“我們非常尊重中國市場,非常瞭解客戶需求。賓士有能力為使用者提供一款在全球受歡迎,同時也適配中國市場需求的產品。”
目前,賓士在國內投放的長軸距 E 級車,2024 年月均交付過萬。長軸距 GLC SUV 和長軸距 C 級車,去年在年款車型上增加了 L2+ 輔助駕駛能力,交付量均有同比增長。而這次釋出的 CLA 車型,是首次提供國產長軸距版本,它將會在二排乘坐空間、人機互動、軟體生態以及 L2++ 全場景智駕體驗上進行本土最佳化。
題圖來源:晚點
– FI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