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湖南旅行見聞

forcode 250331:昨晚住江西宜春樟樹市,第一次進入該市,走了一段鄉道,道路寬敞,感覺達到了省道標準,路邊的公交候車亭很新,有些設計感,周邊房屋無非都是南方省份常見的那種醜陋的民房,感覺未來要花幾十年,逐步更新重建農村的房屋和基礎設施,才會逐步更新成一個發達社會的模樣。
到酒店叫了個外賣,邊吃邊聽剛搜尋的有關樟樹市的微信文章,這是我最近幾年的習慣了,新到一個不熟悉地區,就去搜一下熱門文章,增長下見識,瞭解下該地區產業和上市公司,跟走馬觀花的感性認識結合起來,偶爾能發現一些投資機會。
樟樹市號稱藥都,歷史上就有中藥材種植貿易,還有岩鹽產業,貌似生產燒鹼。該地最有名的是四特酒,一條大道以該公司命名。該市在建工程四五處,倒不顯得衰敗,反而略超出我對一個縣級市的心理預期。
早上四點多就醒來睡不著,乾脆早起洗漱,6點天亮就出發了,現在服務區吃早餐……
今年出行,在縣城散步和騎行,最大的感受是:線下商業的品牌化、連鎖化已經下沉到了縣城甚至鄉鎮了,過去幾年,很多個體店鋪倒閉,空置出來的門面,就被全國性連鎖品牌填空了,十年後,各個地區的本地特色業態會越來越少,大部分被格式化、同質化,就像現在城市綜合賣場裡越來越大比例都變得千篇一律,乏味沉悶。
網友:美國早已經是這樣了。在每一個town的center主力店都基本類同。tjmaxx.ross.Costco.星巴克。麥當勞。trader joe.山姆店,還有墨式燒烤。。逛街是沒有了樂趣。但這全是大牛股了
forcode:可能也意味著,線下連鎖品牌的高速增長期接近尾聲了,都下沉到縣鄉鎮了,不可能再翻倍式增長,未來拓店主要靠出海了。
網友:其實也說明縣鄉消費升級了。以前小地方那些不知名的店,賣的東西品質就像開盲盒,過期食品、衛生安全,一塌糊塗
forcode 250404:最近旅途中用手機移動熱點共享電信SIM卡給電腦上網,不知什麼原因很不穩定,很影響工作效率。問了一下AI,也可以手機藍牙共享給電腦上網,然後搜尋閱讀了這篇文章,藍牙共享上網成功了。推薦學會這個技能
今天開車時,聽分析師解讀特朗普關稅2.0的影響,我產生一個念頭:
美股牛長熊短,才能吸引全球資本願意長期持有美元資產,特朗普這樣劇烈地拉高關稅,讓美股短時間內暴跌,可以快速釋放美股泡沫,為接下來三年的慢牛上漲騰出空間,全球資本又可以愉快地持有美股美債,並且嘲笑人民資產是扶不起的阿斗。
像越南46%的關稅,實際上只是個上限,未來幾年透過談判慢慢後退下調關稅,不斷釋放利好,美股又能利好不斷了,慢牛有了政策基礎……
網友:邏輯應該是美元貶值,降低貿易逆差和發債成本,不然再過幾年美債利息都還不起了
forcode:猛加關稅,價格一次性上漲,也是希望打壓一下美國人寅吃卯糧的衝動,減少一點貿易和財政雙赤字。分析師認為關稅的通脹效果是一次性的,不是持續的,今年價格漲完,明年不會再漲,由於價格上漲,需求下來,今年通脹,明年後長期美國反而會通縮。
網友:科技產業泡沫快被幹廢了,下一個準備炒啥???繼續炒科技剩飯可沒啥前途······
forcode:如果出口暴跌,對沖外貿失速,必須猛拉消費內需,利好消費股。前天我吃飯,跟飯店老闆聊天,我說今年生意是不是更差了,老闆意外地說,比去年還好一點,因為以舊換新後,需要安裝家電傢俱,工人的活變多了,到他飯店來吃飯多了,但也就比去年多幾個百分點,增長不到10%。
網友:沒錢用啥消費
forcode:生育補貼,以舊換新,城中村拆遷貨幣補償,提高退休金,地方專項債,新基建工程發工資……方法多了去了,何況存款多的是,很多人只是預期悲觀不敢花錢而已。
今天,我在漢壽縣坡頭渡口,在沅南垸上騎行,估摸著梯形截面的防洪堤壩,上邊長5米,下邊長15米,高10米,可以算一下梯形截面面積,據說洞庭湖總共有3000多公里的堤壩,可以想象這花了多少年才修建起來的,堤壩另一邊就是村莊和農田,沒有這樣的堤壩,厄爾尼諾來一次長江流域大洪水,動輒就是幾十億上百億的損失,修建這些防洪設施,實打實可以帶來收益、減少損失的。
站在堤壩上,我就想,面臨外貿不景氣,我們就應該投資搞好全國各地的水利設施、人工運河、高標準農田、城中村改造等大工程,這些將來都是有回報的,比直接撒錢什麼也不留下要好。
像南方水田的田埂,都是過去數千年裡,我們的農民祖先一代又一代、一鋤頭一鋤頭挖出來的,這些田埂至今還為種植水稻提供了蓄水條件。
像洞庭湖三千多公里的防洪堤壩,絕對是利在千秋的好工程,這也是將錢按勞分配給失業人口的一個渠道,比直接免費領錢有意義。
以前讀鄱陽湖的百科資料,好奇一件事情:為何江西鄱陽湖周邊沒有成為像洞庭湖這樣人口密集的魚米之鄉?
後來知乎看到一個解釋,我覺得蠻有說服力:因為鄱陽湖平均水深太淺,蓄水能力遠低於洞庭湖,一旦遇到洪水,鄱陽湖的邊界波動範圍極大,所以沒法在一個穩定的邊界外面居住和耕種。
今天在洞庭湖堤壩上,我就想,在全球關稅亂戰的今天,動用幾千萬勞動力,修建幾千公里防洪堤壩,將鄱陽湖清淤挖深,挖出來的泥土,結合混凝土和沙石,修建防洪堤壩,提高鄱陽湖的蓄水能力,堤壩外還可以增加很多(也許幾百幾千平方公里)高質量農田用於耕種或建築開發,這不比填海造地成本低嗎?挖出來的淤泥,經過殺菌消毒,運到土質肥力下降的地區,還能提高農田標準和產量……

網友:我去鄱陽湖時就覺得好空曠,原來如此。
forcode 250406:閱讀東北大慶油田這些老國企、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甚至民國時期廣西軍閥的建設史,我總有一種感動在心裡湧動。那個年代的中國人,真是不容易,條件非常艱苦,基本的安全保障不具備,大慶工人在零下幾十度的低溫下作業,石河子建設兵團計程車兵冬季缺胡蘿蔔素導致失明,廣西桂系軍閥雖然割據一方,卻也積極從朝鮮日本引進飛機和槍彈生產線,發展本地工業……
那個年代的人們,他們的頭腦被意識形態教育武裝起來,思想是單純的,但如果你去讀一讀那時候留下來的企業管理檔案、技術報告、可行性驗證等,你又覺得跟今天的理性客觀的實證主義一脈相承,完全不受當時意識形態的影響。
這時候,我就對當時的意識形態動員多了一份理解,那個年代識字率都不高,大部分人處在文盲半文盲狀態,如何管理這樣一個社會?如何將多數人團結組織起來?如何不讓國人受到敵對勢力輿論宣傳的干擾?意識形態控制必不可少。
再看看今天東北西北乃至湖南嶽陽這些老國企工人的退休狀態,他們已經享受到了當年艱苦奮鬥的勞動果實,技術也已經一代又一代地引進消化吸收,中國已經擺脫了一窮二白的貧窮狀態,真不容易!
//大型央企中國石化洞庭氮肥廠(中國石化湖南石化煤化工部,以下簡稱:洞氮)洞氮是有著5000多人的大型央企,我有幸在洞氮工作了15年。見證過創業期,也享受過輝煌期。上世紀70年代,洞氮的全套裝置,是由美國和荷蘭國家引進的。那時我們的國家還很困難,為鞏固農業的基礎地位,國家一次拿錢建設十三套大化肥生產廠家,十分不易。
電焊過程中產生強烈的紫外線輻射,將我的眼睛角膜和結膜組織嚴重損傷,導致電光性眼炎。眼睛腫得睜不開眼,痛、異物感、流淚和視力模糊。現回想起來很是痛苦和艱苦。
在建廠過程中,工廠先後接待了9個國家和地區的外國技術人員59人。當時我國基本處於自我封閉狀態,工廠的建設也披上了較為濃厚的政治色彩。如何與外國人打交道是沒有經驗的,但工廠的原則是搞好團結,不卑不亢。記得我在洞氮工地打小工時期,常常遇見外國專家迎面走來,我有時還刻意前去用簡單的英語前去打招呼或會話,例如:Hello、thank you等等。
在與外國人合作過程中,不少外技人員與工廠建設者建立了親密的友誼。如,一天美國專家提出要去化工部四化建公司工程師許慧源同志家中作客看看。那時的房子面積小,傢俱也陳舊,樓道上堆滿了雜物。"這如何見得外賓"?領導決定把單位一臺黑白電視機搬來!還有那套人造革沙發也搬了過來。電視機擺在方桌上,沙發則擠在床與牆的夾縫裡,顯得極不協調。“樓道也得收拾,那些煤球、白菜幫子、破紙箱,統統搬走”。於是將各家堆在樓道里的雜物盡數清理。樓道忽然空蕩起來,倒叫人不習慣了。 一切準備就續,但因某種原因,未來家中,而是陪同專家遊覽了岳陽樓。臨走時美國專家送了兩本英文技術書給許工作為留念。外賓走後,電視機和沙發立刻被搬回廠裡,樓道里的雜物也在一夜間重新佔領了各自的地盤。
網友:做為標準的油二代,普遍生活好起來也是1980年代以後了,之前父輩生活確實是很堅艱苦的。春季大風冬季大雪,那時候最冷零下40幾度,大雪封門是常有的事。我這一代人新衣服是沒有的,都是大的穿不了給小的穿,記憶中我7歲過生日吃的雞蛋還是老母親借的,豬肉也是過年才能吃一頓。相比於同時期的農村親戚,生活質量確實不如。
網友:作為石河子兵團後代,父輩當時剛來新疆住的是地窩子,就是在地上挖個洞住,因為沒房子。
forcode:岳陽城陵磯港長江邊騎行道騎了幾公里,再一次感受到了港口物流帶動的資金流、人流、產業、就業、生活配套。
依託港口,中糧集團在附近有一個城陵磯糧庫,金龍魚在這裡也有個分公司,中糧集團有自有碼頭,附近中糧職工家屬的生活小區。小區街道兩側,開設的店鋪多數都是圍繞中糧港口航運船舶的船務、維修、舵機零部件、物流等生產性服務業和服務中糧職工的生活性服務業,就連飯店都取名叫船伕故事。在這附近騎行,明顯感受到一切人都圍繞著港口碼頭討生活。
以前讀招商局港口的財報,瞭解到招商局的港口運營經驗:前港、中區、後城,港口周邊本是一片荒地,港口帶來了物流、客流、資金流,配套就可以發展工業園區,搞各種產業,服務園區和港口工人及家屬,就發展起了購物街區、商場、公園、醫院學校等生活配套設施,最後,整個荒地依託港口就發展起來了,土地增值幾十倍……
昨天在城陵磯港,也看到配套開發了高新產業園區,發展臨港經濟,甚至搞了自貿片區,發展綜合物流保稅業務,港口卸貨後,直接鐵路公路貨車多式聯運……

網友:岳陽其實是一個非常宜居的小城,湖光山色,物產豐富,特別是水產,生活成本低。夜宵也很好,岳陽燒烤更是一絕。
forcode:岳陽的生態確實不錯,我就對君山溼地裡那種大鳥的叫聲印象深刻,非常非常大聲。君山堤壩上往水邊看過去,一望無際的草地,估計得有幾公里的寬度,比福州塔礁洲溼地公園的草地還要茂盛遼闊……水裡的魚真的蠻多,站在岸上就能看到水躍出水面激起的水波……
網友:寫的非常好!是對中國人日常生活的一個真實寫照。幫助我們瞭解社會的日常。
forcode:岳陽4月6日搞馬拉松,昨天我在君山島堤壩上騎行,準備騎行到長江去,對進景區興趣不大……洞庭湖周邊現在村莊的很多地方,以前肯定是湖泊洩洪區,我從南縣和華容縣到岳陽,高速兩邊道路非常平整,明顯是沖積平原。圍湖造壩,就增加了可耕種和居住的面積。
騎車到了岳陽樓景區,排隊幾百米,不想進去了。君山島裡面野鳥和大魚很多,聽到叫聲非常大聲的鳥叫,類似鵝叫那麼大聲。還看到很多人釣魚,七八斤那種大魚。

網友:羨慕F大生活
forcode:專門導航到這個網紅飯店,防空洞土菜館,5點就停滿了車,基本都是慕名而來打卡的外地人,要排隊一個多小時,生意太好,服務態度愛理不理,每次遇到這種情況,我就去隔壁吃,每次都不會失望。這次隔壁叫做單車棚土菜館。這個洞氮小區,是巴陵石化國企內部辦社會的那種老小區,小區裡全都是一個單位的。小區廣場旁,看到一堆大媽在推門球,讓我想起了以前東江水電八局公園裡的門球場,門球看起來也比較優雅,適合老人,乍看還以為是一群日本老人。

網友:個人經驗是吃小館住大店,僅有的幾次吃網紅店體驗都比較差
//“以前都是小塊田,種植起來比較麻煩,現在開始高標準農田建設後,小田變大田,種植的效率明顯提高了,以前一臺收割機一天只能收割15畝左右水稻,現在高標準農田一天可以收割70多畝,務工收入顯著增加。”胡菊根說。
//主要目標是:到2030年,力爭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13.5億畝,累計改造提升2.8億畝,統籌規劃、同步實施高效節水灌溉,新增高效節水灌溉面積8000萬畝;到2035年,力爭將具備條件的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累計改造提升4.55億畝,新增高效節水灌溉面積1.3億畝。
優先開展田塊整治、田間灌排體系、田間道路和電力設施配套等基礎建設,著力提高農田保水保土保肥能力、抵禦旱澇災害能力、機械化耕作便捷水平;改造提升專案按照缺什麼、補什麼原則,補齊田間設施短板弱項。透過客土填充、表土剝離回填等措施平整土地,合理調整農田地表坡降,改善農田耕作層。結合日常農業生產加強土壤改良培肥,切實提高耕地地力。因害設防,合理採取岸坡防護、防風防沙等工程措施,提高農田防護和水土保持能力。鼓勵高標準農田經營主體自主推進水肥一體化、智慧灌溉、墒情蟲情自動監測、智慧氣象服務等資訊化建設。
國家標準突出旱澇保收、抗災減災、產能提升等基礎性、通用性要求,省級層面細化制定田塊整治、灌排設施、田間道路、地力提升等具體要求,市縣級層面制定簡便易行、通俗易懂、操作性強的實施細則,形成層次分明、上下銜接、務實管用的標準體系。
網友:跟著大哥開眼界,漲知識!
forcode:我現在看到近代的大事件,喜歡去查一下當時的太陽黑子情況,博物館裡看王闓運生平年表,1848東南各省水災,饑民數萬入長沙。一查,果然是太陽黑子特殊年份,1848是太陽黑子極大期,極大期一般是典型的厄爾尼諾,容易南方大洪水。
太平天國是1850年建號,不知道與1848年太陽黑子極大期帶來的水災有沒有因果關係?
王闓運生平裡1870年湖南濱湖一代水災,跟1848差22年,剛好兩個太陽黑子11年週期,又是太陽黑子極大期,湖南又水災。
網友:歷代農民起義,都是天災在先,激化社會矛盾。
forcode:今天在湘潭市博物館看到這個碑記,讓AI幫我翻譯了一下,在古代,商人低買高賣賺錢比工匠農民快太多了,這富豪都賺得不好意思了,出錢修佛殿,還找歐陽修寫篇軟文。
//當今世道,投機取巧者反而獲利豐厚。那些真正勤勉的工匠,整日琢磨玉石、鍛造金屬、鞣製皮革;農民在田間揮汗如雨,他們獲得的報酬卻總是低於付出。而我經商時,只需把握各地物價差異,乘船往來江湖之間(曾途經今江西九江),就能獲得數倍於勞動者的收益。
//【碑記原文翻譯】
湘潭縣藥師院新修佛殿的緣起,是一位名叫李遷的商人發起的。李遷常年在長江流域經商,每年夏季的貿易收入可達數千萬錢。他對此解釋道:"百姓本應透過勞動創造財富。按勞取酬本是天經地義——付出多少勞動就該獲得多少回報,這本是世間常理。"
"但當今世道,投機取巧者反而獲利豐厚。那些真正勤勉的工匠,整日琢磨玉石、鍛造金屬、鞣製皮革;農民在田間揮汗如雨,他們獲得的報酬卻總是低於付出。而我經商時,只需把握各地物價差異,乘船往來江湖之間(曾途經今江西九江),就能獲得數倍於勞動者的收益。"
景祐二年(1035年)秋,李遷在赴夷陵(今湖北宜昌)經商途中,目睹藥師院佛殿因年久失修而傾頹,當即捐資十萬錢重建。工程包括重塑釋迦牟尼佛像、十八羅漢像,並重修殿堂。他坦言:"這些錢財本就不是靠誠實勞動所得,現在用來修繕佛殿,既能為亡故父母祈福,也能為在世親人積德。"

網友:這個可能是謙虛吧。 古代出門太困難了, 經商也有風險, 船翻了貨物沉了,或者被盜賊搶走, 都有機會死在外面, 人身安全也沒有保障,利潤高是市場指引罷了。
這個捐款的人也就是寫出來說別人能工巧匠啊 種田啊 什麼的比較有道德正義,他經商自貶也是合乎當時的統治階級的說法 把人民捆在田地上老老實實最方便統治了, 到處經商的人腦子太活絡 這種人不能太多。
forcode:在湘潭市博物館看到資料說,古代潭州首府就是長沙,湘潭株洲這些都是一起的,所以這幾個地方說話口音差不多,在沅江、岳陽,我聽當地人說話的口音,跟長沙湘潭也很接近,我完全無障礙能聽懂,但我騎行時跟當地農村老奶奶用湘潭方言問話,老奶奶卻聽不懂,可能我走的地方多,對語音的分辨能力比較強吧,但岳陽口音跟長沙話,我覺得差異真的不算大,這一帶基本也是平原為主,沒有巨大的地理阻隔,古代貿易也很多,語音接近很正常。
易俗河古代叫洛口,是個碼頭,因為湘江在易俗河這裡有個大拐彎,所以風平浪靜,適合泊船。以前江蘇京杭大運河的貨物,可以直接船運到洞庭湖再到湘潭易俗河,透過湘江運到上游各個地區,是個貨物集散地。
所以,古代很多城市,都是處在水路碼頭處,古代河流就是今天的高速公路,是物流通道。除了梅嶺古道的發展跟明清海禁後商路走贛江到廣州出海之外,另一條商路是走湘江,經過洛口古鎮(易俗河)到洞庭湖再到長江和京杭大運河。
不看博物館,我還不知道湘潭縣在歷史上的發展居然也是跟水運碼頭港口有關,湘潭一些傳統文化,居然也是跟水運有關的……劉強東祖籍湘潭,卻出生在江蘇,因為他爸是搞水運,運煤炭的,湘潭人為什麼會搞水運?以前我不太理解,看了這個博物館,我就明白了。實際上,湘江跟珠江透過靈渠,在古代也是有重要的航運功能,再透過京杭大運河,北方的貨物可以一路水運到廣西廣東。
還有,為什麼港口具有一定的壁壘?因為這東西實際上也有行政壟斷屬性,看資料說,洞庭湖一代關停整治了45個碼頭,貨物就集中到岳陽城陵磯了,實際上將分散的碼頭物流集中到了政府扶持的城陵磯這樣的超級碼頭,然後在城陵磯附近搞工業園區、綜合保稅區、多式聯運物流中心。這個資訊有點讓我恍然大悟的感覺,沒有行政力量關停一些小碼頭,現今這些碼頭的日子不會這麼好過……
網友:我有個湖南的同事,他家就是在海南開的檳榔加工廠,在越南,馬來那邊收檳榔回來加工。檳榔的主要成分就是麻黃鹼,跟大麻成分一樣,吃了會上癮。
forcode:除了湘江的水運優勢,株洲本地產幾十種礦物、煤炭等,為了運輸礦物,修建鐵路就要優先考慮株洲,清朝以後,漢廣鐵路經過株洲,後來株洲到萍鄉的鐵路又連線到了滬杭一代,株洲就成了東西和南北的交通樞紐,又因為鐵路,所以1936年就在株洲搞了機車廠,所以,株洲生產高鐵動車組,不是最近幾十年的事情,建國前就有根基了。建國後,株洲就是國內八大工業基地之一,三線建設時期,又遷移過來一些軍工廠、科研院所,比如機械研究所,這又為後來湖南工程機械的發展埋下了伏筆,三一重工和中聯重科早期的人才基礎就是依託株洲機械研究所……
所以,今天能夠成為城鎮乃至工業基地的地區,都是有其地理或資源方面的稟賦,要麼水運、礦產,要麼是重要商路節點。比如據說北京就處在太行山以東華北平原通往東北平原的狹窄通道的咽喉位置,寶雞就處在成都平原通往絲綢之路的十字路口,襄陽則處在秦嶺山脈通往江漢平原的缺口位置……
美國發展得比巴西更好,不一定是制度或文化原因,美國相比巴西更有地利,密西西比河流經平原地區,流速相對平緩,更有利於航運,入海口也落差較小,適合發展成港口;亞馬遜雨林的農業代價更大、航運成本更高、入海口落差據說也太大。而且,美國東海岸海岸線更加曲折,存在很多內凹海灣,或者有大型屏障島可以抵禦大西洋海浪侵襲,更適合發展風平浪靜、優良的港口。
地理決定論,還真是有些道理的……
網友:巴西恰恰是農產品優勢太大,所以長期搞種植園經濟,反而耽誤了工業
forcode:工業發展早期,非常依賴農業剩餘完成原始積累,密西西比河水運優勢,可以低成本將美國中西部大平原的糧食運到歐洲出口,很早就積累了很多財富,出現了一些富人,這為美國早期工業化奠定了基礎。水運低成本,也有利於工業物流。亞馬遜原始森林你,你想要搞工業化,裝置運進運出也不方便。這些是我去年讀《美國史》的感受。
網友:株洲有鐵路優勢,要感謝江西萍鄉哈。從南北方向來說,江西的地形遠不如湖北,所以南北鐵路必經湖南。但省會長沙為什麼沒發展成鐵路樞紐,而成就了株洲?因為湖南江西的屆山—-羅霄山脈單單在萍鄉留了個缺口,而萍鄉又是煤都,非常適合當時的燃煤機車,運煤非常方便。所以株洲就天然的成為了鐵路樞紐的不二之選。
forcode:居然還有這個知識點,有意思。但南北鐵路沒經過江西,主要因為湘軍當時朝廷有權,江西和湖南的地形非常相似,都是北方一個湖,南方和東西都是山,一條江從南向北流……不過,鄱陽湖水淺,江西水患多,可能是個不利因素。
網友:株洲本土話和長沙話差別挺大的,但株洲移民佔比太多,移民和移民後代選擇了地理接近且影響力較大的長沙話,本土話逐漸邊緣化了。
forcode:湘潭市博物館裡提到了歷史上江西填湖南,湖廣填四川,一個地區經歷一次大分裂後,大部分人口死光,然後其他地區移民過來,繁衍生息幾代人後,就忘記自己也是移民後代了。聽起來真是觸目驚心。所以為什麼中國人追求大一統?因為大一統意味著和平安定啊……
網友:同事中有一位中年婦人,很憨厚很普通的樣子。一次跟其他同事聊天才知道,這位女士是印尼華僑,家裡有點背景。據說家族在印尼混得不錯,在印尼排華事件後回來中國。在公司做著最普通的工作,拿著非常一般的薪水。專門去查了印尼排華事件,其實有好幾次,每次都很厲害。物離鄉貴,人離鄉賤,是真實的。後來看了香港亞視拍的40集大型紀錄片《尋找他鄉的故事》,看見許多華人在他鄉的故事,更覺得人還是要有國的。地球村其實從來不存在。尤其是百年積弱的華裔。對於中國人,傳統來講就是平安是福。
網友: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很贊]
其實,嚴格說來,不存在岳陽話這一個說法,就我們岳陽下屬縣級市,汨羅來說,靠近岳陽的楚塘,大荊,智峰,跟靠近長沙的弼時,高家坊,口音都差別巨大。隔壁縣的平江話,那我們就完全聽不懂了。
forcode:湘潭青山橋等山區的口音,還有湘鄉話,我也基本聽不懂,但是平原地區的口音差異很小。這在地理社會學上有專門研究,口音跟地理阻隔帶來的貿易圈相關,有些地方隔一座山或一條河,口音完全不同,因為古代大山或大河阻隔後,人們日常貿易趕集就完全中斷了,語音相互影響就很少了,差異會越來越大……平原地區沒有地理阻隔,商人趕集貿易暢通無阻,久而久之,語音就相近了。所以你看北方河南河北山東江蘇安徽北部等,語音差異較小,相互聽懂沒什麼問題。但附近同一個省,福州人聽不懂莆田話,更別提閩南話了……
網友:厲害,直擊本質。確實平江是山區居多,跟洞庭湖平原這邊地形差異大。
網友:檳榔在湘潭大行其道和它的地理位置也有很大關係。
forcode:湘潭本地不產檳榔,原產地是海南、廣西,但清代以來,湘潭人就有嚼檳榔的習慣。確實可能跟湘桂運河上跑船的提神需求有關,以前聽過一個節目說,與抽菸或喝咖啡喝茶等提神方式相比,大卡車司機更青睞嚼檳榔,因為抽菸需要彈菸灰,影響駕駛安全;喝咖啡喝茶需要頻繁上廁所,也不方便趕路;嚼檳榔最簡單方便了,沒有菸灰,也不用上廁所……
網友:好些湖南加工商去海南收檳榔,檳榔一年比一年貴。很一小片檳榔樹,前幾年賣3-4w,今年賣了11w…
forcode:昨天在株洲瞎逛,貌似又發現一個投資機會,回福州後仔細研究下。每次出行,都能有所得,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賺億萬家財……
網友:真牛,這個方法要學習,包括到一個地方聽聽當地相關的文章。
forcode 250419:東江現在全國知名度越來越大了,跨省來旅遊的情況越來越多,昨天甚至看到哈爾濱車牌的大客車,我姐說重慶、江西、江蘇、貴州的遊客也不少,廣東遊客更不用說了,這是東江旅遊早期主要的外省客源,十年前就有一群又一群說著粵語的老頭扛著長槍短炮拍霧漫小東江。
因為旅遊業的繁榮,東江門店空置率明顯低於其他沒有旅遊業的縣城或小鎮,以前很偏僻的一些街道,都開滿了飯店,人氣也不錯。
東江還有密密麻麻的老年人,估計是水電八局退休的老職工,或者周邊農村來這裡買房定居的老人。
東江小壩那一塊,沿江水泥步道一直修到了小壩旁,對面裝配處修建了幾座新中式建築,估計是酒店,三湘四水這邊的祠堂拆掉了,十幾株老樟樹留下了,種上了花草,改造成了風景優美的公園和停車場,整體效果不錯。
看來只要有錢,風景真的是可以人造出來的,其實,歐美的很多風景,也不見得都是純天然的,也是花了很多設計巧思和人工維護的,包括紐西蘭和美國波士頓附近鄉村的植被,據說都是靠引進自英國本土的一些草種,在配合上英式建築,改造得跟英國本土非常像。
中國富裕起來後,再花幾十年時間,陸續將醜陋的農民工建築拆除改造成有設計感的房屋,整個中國的建築面貌,才會有個發達國家的模樣。

網友:殺豬粉真不錯
forcode:看看東江、湘潭、福州和全國其他地區過去幾十年的改善,就更加理解“辦好自己的事情”這句話的豐富內涵了,美國現在也在向內轉,少花一些錢去維護世界秩序、去海外打沒有意義的仗,多花一些錢改造建設國內的道路、橋樑、高鐵、地鐵、港口、水電站、公園、住宅、光伏發電站、適老化設施……讓自己的國家越來越宜居、美麗、舒適……
總之,多搞建設、少搞破壞……
英國人離岸平衡戰略,指導著一代又一代英美戰略家們,在全球各地挑起爭端和戰爭,讓它們的對手相互消耗,以免威脅到它們的霸權,它們就是破壞搞得多,有時候甚至忽略了國內的建設……
離岸平衡戰略,跟古代帝王術搞的宦官與科舉官員的權力平衡術,有很多類似,都是主動製造矛盾、利用矛盾,皇帝(或霸權國)達到穩坐釣魚臺的目的。
網友:多年前去過一次。記得東江另一側有一條🚴🏻♀️道(景區外),有一段很長很長黑燈瞎火的隧道。來來回回好些次,每每透過,驚歎聲呼喝聲連成一片,鬧騰的莫名歡快,娃娃們更是樂此不疲。
forcode:那條騎行道,以前是修建大壩運輸裝置和材料的鐵路,所以坡度比較緩,騎行起來比較輕鬆……
網友:確實是,騎到盡頭就是大壩和管理處,廣場上也有小吃攤和燒烤。只不過沒見著鐵軌,估計是被拆除了
forcode:很正確的選擇:未來職場生存法則,就得把工作當副業,個人發展當主業!一個人的出路,尤其是普通人,出路非常明確,就是在不影響工作的前提下,猛搞副業!往死裡搞!餘華老師說過,他年輕時到文化館工作,特意十點才去上班,結果發現一個人都沒來,他心想這地方算是來對了……
網友:把自己個人打造成一個大IP,成為社會中的一個靈活微組織。我覺得這樣可以更好地應對各種變化。
forcode 250427:離開福州快一個月,前幾天回福州的前一晚,翻來覆去睡不著,從晚上10點躺到凌晨1點,心想浪費這3個小時,還不如直接趕路,於是凌晨1點鐘,將行李搬到了車上,然後叫醒老爹告別。
上高速的省道只偶爾有一兩輛車,多數時候可以開遠光燈,慢慢開很安全;上到京港澳高速開了50多公里,半夜裡居然全是大貨車,駕駛體驗很差;在耒陽換高速往東,幾十公里都看不到一輛車,開起來非常輕鬆,全程遠光燈,2點半休息了半小時,這個服務區大卡車太多太吵,然後繼續開了1小時,大約4點感覺有點困了,在雲陽山服務區,找了個偏僻的停車位,旁邊還有一輛房車,開啟車窗和天窗,放倒座椅,居然一覺睡到6點才被鳥叫聲吵醒,十幾分鍾後緩過神來,繼續趕路,7點半服務區停車吃早餐休息半小時……此後,差不多開1小時左右,停車吃東西或休息半小時到1小時,下午5點半到了福州……
現在一個人開車旅行,因為醒得早,有時乾脆就不睡回籠覺,直接五六點鐘天矇矇亮,不吃早餐就出發,充分利用日光,開一兩個小時,在服務區吃早餐,順便就得到了休息,這樣能夠節省時間,吃完早餐再出發,浪費時間。
以後自動駕駛技術足夠成熟後,夜間高速公路的利用率估計會高得多……
forcode:湖南迴福州的路上,聽完了一本書:喬·史塔威爾的《亞洲大趨勢》(How Asia Works: Success and Failure in the World's Most Dynamic Region),這本書出奇的好,我覺得發展中國家的領導人都應該反覆讀這本書,能夠少走很多彎路。
這本書絕對不是新自由主義搞的那種洗腦意識形態書籍,非常客觀,從德國曆史學派李斯特講起,李斯特曾經在美國居住過幾年,觀察了美國發展早期漢密爾頓的貿易保護主義對美國工業化的巨大幫助,德國透過學習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來保護本土幼稚工業在19世紀實現了工業化,明治維新時期的日本,派出留學生考察學習歐洲發展經驗,他們的結論是德國的經驗對日本最有幫助,所以也學習了歷史學派而非英國亞當斯密那一套不設防的自由貿易理論,亞當斯密的自由貿易自由市場,更適合成熟階段的工業化國家,而非幼稚階段的工業化社會,明治維新時期的日本引進了德國數千計的工程技術人員幫助日本實現了工業化。
從美國漢密爾頓到德國再到日本的這套產業政策、扶持本土財閥和貿易保護主義的工業化經驗,透過日本的殖民影響了韓國、臺灣地區和中國大陸……
所以,東亞幾個社會的成功工業化,都有著共同的理論指導和經驗參考……
就連工業化不那麼成功但依然遠好於其鄰居的馬來西亞,其工業化也是受到了日韓經驗的啟發,馬哈蒂爾在早期就認識了一些日韓政要和商業精英,閱讀了日韓工業化有關書籍。
但東南亞的工業化總體上遠不如東北亞那麼成功,沒有培育起大量有競爭力的本土企業,一旦外資設立的低端製造業工廠因為勞動力成本上漲而外遷,這些國家就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作者大概分析了這些因素:
東南亞的產業政策沒有以出口為目標,這是問題的關鍵,而非國企私企的效率問題,如果政府扶持的財團、財閥或國企只是在受保護的國內市場裡運營,那最後生產的產品大機率是缺乏競爭力的,只有以出口為目標,讓受扶持的本土企業參與到國際競爭中,是騾子是馬拉出去遛遛,才能接受全球競爭的檢驗。東亞的日韓、臺灣地區和中國,恰恰都是出口導向型的產業政策和貿易保護主義。
裙帶關係。馬來西亞工業化的不夠成功,與裙帶關係有關,很多商人透過與政要子女的合作,獲得很多公用事業行業或銀行業的特許經營權,最後只是靠壟斷髮財,並不用心發展本土製造業,既然靠牌照就可以發財,誰還願意辛辛苦苦搞繁瑣的製造業?但只有發展起有國際競爭力的本土製造業,本國才能具備技術原創能力,進入產業升級迭代的上升螺旋。馬來西亞的裙帶企業創辦的銀行,將資金放貸給個人,發展消費貸這類低風險業務,較少給本土製造業融資支援,而本土幼稚產業在早期不可避免經歷一段相當長的虧損階段,銀行的長期融資支援必不可少。裙帶資本透過金融、公用事業等壟斷生意,剝削社會、排斥競爭、拉高了創業成本,參考HK地產業的畸形發展,導致HK的製造業全軍覆沒,李嘉誠卻壟斷了電信、港口、供水供電等牌照生意,食利階層沒有興趣發展本土製造業。
這個觀點,也讓我意識到融資對一國產業發展的作用可能被低估了,中國的銀行業基本被國家控制,所以能夠按照國家產業政策來定向給戰略產業長期低利率大規模融資支援,作者提到華為在發展早期就獲得了國開行(還是另一家政策性銀行來著?)的融資支援。聯想到2018年之後,食品飲料行業的IPO基本上被凍結了,將融資分配到關係到中美競爭的卡脖子硬科技產業,這是最近幾年消費股沒落的根源,也是2020年之後國內新能源汽車、人工智慧、半導體等新質生產力大爆發的根源。在東南亞很多社會,銀行沒有被國家控制,而是被裙帶資本家族控制,醉心於消費貸而非產業融資,這是它們工業化失敗的重要因素。
異質性社會。東南亞不像日韓臺和中國那樣,是一個相對同質化的社會,中國雖然有56個民族,但漢族人口比例超過91%,實際上也是一個主體民族人口絕對佔優的社會,印度這樣的社會就完全達不到中國這種高度同質化。一個同質化的社會,就不容易因為民族矛盾、宗教矛盾引發社會撕裂,東南亞的企業精英多數是作為少數族裔的華人企業家,如果學習日韓經驗,當地政府本應該扶持本土的頭部企業家,但華人在這些社會卻一直被系統性歧視和打壓,用國家力量來公開扶持這些少數異族富豪、培育本土製造業巨頭,在政治上容易引發質疑。
上面這些,只是我開車時漫不經心聽到的大概,非常推薦閱讀此書……
================
forcode:今天這些想法,大部分在討論過程中形成的,我個人是感覺很爽的,分享給大家!現在沒有自動駕駛,大部分人自己開不了12米長的大客車改造的房車,如果自動駕駛技術非常靠譜!我願意買一輛12米長、帶拓展的雙層房車,套內面積50平米。可以長期生活在裡面,雲遊四方……我會在車裡睡覺、上廁所、洗澡、辦公……車子變成我另一處房產,可以移動的家……
================
本文首發訂閱號:forcode奇想錄
未來新技術與新趨勢的種種可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