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超人是資本,996的大廠更是資本,這些人是一體的。放任李超人和不給社保、不給雙休,是對同一群人的同樣邏輯。這個邏輯不改,慶父不死,魯難未已。
終於可以留言評論啦,歡迎大家向筆者拍磚
今天又是一篇刀刃向內的文,喜歡“贏麻”敘事的讀者,可以關掉了。今天講點“喪話題”
最近雙休的話題很熱,主流大媒終於聊起了雙休的必要性。
再加上最近家電集團兩巨頭和深圳一小龍,HR一到六點二十就全樓趕人,嚴禁加班。似乎更讓打工人看到了希望。
然而許多搬磚人頗有點“高興的太早”,隔壁司有一朋友很興奮的往工作群轉,往朋友圈發,結果正當各位工友誇他勇氣可嘉的時候,他自己倒好像受到什麼神秘力量驅使,趕在兩分鐘ddl之前撤回了……
不過慫的也不止他一個,畢竟一些報道這新聞的主媒,也沒好到哪去……

一週四十小時工作制,那是法定的,宣講一個守法的文章,要偷感這麼重,也是沒有想到的。
這事出來之後,打工人該“感謝”誰的話題,又被炒熱。
有的說得感謝加入WTO,可咱們加入WTO已經二十多年了,怎麼WTO的老爺們今年突然想起來東方打工人加班這茬?
有的說得感謝歐盟洋青天,說什麼“歐盟強 迫 勞動法案”,帶來了一股新風。說一旦加班多了,歐盟大人震怒,企業就會被打上“奸商”標籤,踢出洋人供應鏈了。這說法也很扯淡,歐盟洋大人如果真有這種能踢出市場的神奇權威,肯定先去招呼在馬斯克身上,哪裡顧得上咱們。

這兩種說法其實核心核心都是一致的,就是殖味入體的人,總是免不了俗,“沒有洋人啟蒙推動,怎麼會有好事發生”?夏蟲不可語冰,沒膝蓋骨的人不理解有人走路能不用柺杖。
那這突然來的雙休,到底該感謝誰?
實際上不光雙休,社保在不久之前也上過一陣頭條。
某東最近殺入外賣賽道,又開始打起了“兄弟牌”。既然騎手們都是兄弟,那必須社保給配齊。拍著胸脯,社保都是公司負擔,絕不讓外賣兄弟出一分錢。

這可不是小數目,有人算過,五險一金交齊,在北上廣深這種一線城市,企業得每月多支出兩千多塊錢,考慮到幾百萬騎手的規模,這比某團23年全年淨利潤138億還多幾倍,真不是小數字。
數字歸數字,號稱給外賣騎手交社保就會導致破產的某團某餓,突然也改弦更張,宣佈給騎手補上社保。只不過某團要個人承擔30%,某餓則是“社保積分兌換”
你看,老闆們又是在今年突然集體良心發現,保障起打工人的權益起來了。
很神奇,很巧合,這個又該感謝誰?
說白了,社保也好,雙休也好,那都是法定權益。“重商主義”之下,把這些東西不做要求,是對資本的“特別優待”。

當年給優待,是形勢需要;現在把原本的優待取消,那是更是形勢的需要。全國職工總數四億,靈活就業的已經八千多萬,五分之一的人已經在退路上卷出天際。他們不納進來,這大帳沒法算了。“不是外賣員需要社保,而是社保需要外賣員”。

一百年前,北京城每26個市民中就有一個黃包車伕,連同他們供養的家屬,靈活就業的蓄水池養活了20%的北京人。駱駝祥子似乎真的穿越了時代。
而雙休這個,看看消費數字和結婚率出生率,也就大概知道怎麼回事了。
畢竟相比起雙休來,打工人大概更關注強制“加班費”,而不是HR強制趕人。畢竟洛陽米貴,搬磚掙錢是剛需,江浙廣東一些廠子,“加班少了”甚至招不到工人。而這次關注雙休和工作時長,偏偏沒怎麼提加班費,似乎也的確不是從搬磚人的屁股著想。

之所以在二十多年的時間裡,雙休和社保,能變成“優待”而不是“權利”,還是“重商主義”,輕勞動重資本思潮的結果。畢竟資本能帶來GDP和刀筆吏KPI的完成,資本可以全國全球到處走,搬磚人本鄉本土走不了,統戰價值誰高誰低自然一眼可知。
現在投資拉不動GDP的馬車,需要靠消費頂上來,搬磚人全國遊走的能力也比幾十年前更強,於是才有“搶人大戰”,雙休和社保才變成必要,甚至連本地入學都不使用者口了。

真的要感謝的話,那還得感謝“大局形勢”。

局面可能困難,也可能優渥,誰也說不好。當年美國面對蘇聯的壓力,高中生進廠打螺絲,也能門口有車鍋裡有雞,全職媳婦倆娃一狗。蘇聯完蛋之後,這些都變成boomer一代獨享的夢。

李超人是資本,996的大廠更是資本,這些人是一體的。放任李超人和不給社保、不給雙休,是對同一群人的同樣邏輯。這個邏輯不改,慶父不死,魯難未已。
風大浪高,有些不方便說的,可以點選下邊卡片移步可以留言的小號聊一聊,也可關注筆者微博賬號 @躺平學副教授
筆者的新書上市啦,錯愛筆者閒扯的讀者,可以點選下邊的 閱讀原文 購買~~已購買的讀者,記得後臺聯絡筆者,加入VIP讀者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