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節將至,“閱”啟新年!
今天與您分享的是2024年“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書系”及旗下“浦山書系”出版的10部中文專著。祝願大家在即將到來的乙巳蛇年,於書頁間收穫新知、汲取力量。
贈閱規則:近年來出版的經濟金融領域書籍中,您覺得哪些最值得一讀?留言區分享看法並獲得最高點贊數的前10位朋友,每位可隨機獲贈《增長奇蹟之後》或《見證失衡II》一本。
點贊統計截止時間:2025年2月5日中午12時
CF40書系+浦山書系
(按出版時間順序排列)
探路:中國式現代化建設金融方略

黨的“二十大”開啟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徵程。金融,國之重器。走中國特色金融發展道路、推動我國金融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金融強國,則是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有力支撐。
本書從金融支援中國式現代化的幾個重要維度——超大規模人口與市場、共同富裕、高質量發展、綠色低碳轉型、和平發展與全球治理、完善現代金融體系、防範金融風險等,集結呈現了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成員的相關研究成果,詳細闡述了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金融方略,旨在為我國全面順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可行之策。
金融支援綠色低碳轉型
的激勵約束研究

中國金融出版社
2024年1月
金融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關鍵,是透過有效的激勵約束安排,降低交易成本,幫助克服資訊不對稱,提高市場主體綠色低碳發展的主動性、有效性。
本書以構建合理的促進經濟綠色低碳轉型發展的激勵約束機制為主線
,重點研究以下幾方面內容:第一,完善綠色金融和轉型金融標準、強化碳核算與環境資訊披露;第二,推動形成合理碳價;第三,開展金融機構綠色金融綜合評價;第四,加強財政金融政策引導激勵。
此外,
本書還提出應高度重視氣候相關風險防範,並結合國際經驗提出有關我國氣候風險宏觀壓力測試的初步設想
。
本書內容系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年度重點課題《強化金融支援綠色低碳轉型的激勵約束與相關金融風險防範》的研究成果,並作為“CF40外灘綠色金融報告”首發於第四屆外灘金融峰會。
危機應對的道與術

人民日報出版社
2024年2月
《危機應對的道與術》一書聚焦危機處置與應對的核心問題,開篇試圖釐清關於危機的核心認識
,以美國大蕭條等為例,詳細解析危機時期的宏觀政策選擇。接著,重點以房地產危機與財政危機為例,解讀兩種常見的危機種類。之後,圍繞危機應對的四個關鍵環節展開,即確定處置時機、確定關鍵救助者、進行損失分擔與選擇處置平臺。最後提出“危機是推動金融監管改革的重要契機”這一論點。
危機已經成為發達國家推動監管改革的重要契機,中國需要重點關注公司治理、監管體制、《巴塞爾協議Ⅲ》實施、地方金融生態等問題。全書深入剖析國內外數十個經典案例,試圖總結一些基本規律,以期為中國將來可能發生的類似問題提供借鑑。
重組與突破
黃奇帆 著

中信出版集團
2024年4月
在工作過程中,在企業和地方發展中,我們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瓶頸乃至危機,如果能夠運用重組的思維方法,逢凶化吉、擺脫困境,那無疑是一大幸事。
在50餘載的工作歷程中,重慶市原市長黃奇帆參與、主導了一系列重組,從中他深刻領悟到重組的真諦與妙趣:其真諦在於資源最佳化配置、體制機制創新,其妙趣在於“隨心所欲不逾矩”“柳暗花明又一村”。
本書輯錄了黃奇帆在重慶工作期間遇到難題時以“重組求突破”的思維與實踐
,以期與讀者分享重組的感悟。本書共分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專講企業的重組與管理
,包括城市建設投融資平臺類企業、資本運營投資類企業、金融企業、國有工商企業集團和民營企業五大類企業。每一類企業的重組內容都涉及該類企業當時困難的嚴重性和重組的緊迫性及必要性,以及為解決該企業問題而進行的重組方案的脈絡與原則、對策措施、成效與結果。
第二部分專講行業的重組與管理,包括城市房地產業、工業產業、內陸加工貿易的轉型、教育、金融、財政六大行業的重組與管理。每一類行業的重組內容都涉及當時行業的狀況、內在的困難、百姓的呼聲、國家的政策要求,每一種行業重組都涉及從供給側對各類要素資源進行最佳化重組,從而在結構性平衡中實現超常規的發展。
通脹之辨
——全球經濟將走向何方?

2024年4月
2020年新冠疫情之後,沉寂多年的通脹魅影悄然在美歐諸國浮現,並漸次展開,愈演愈烈,成為影響全球經濟金融市場的重要因子。令人費解的是,為何金融危機之後多輪寬鬆措施都未能推升的通脹在疫情後再度浮現?為何通脹愈演愈烈致美歐央行重拳出擊?本輪通脹反映了哪些新特徵、新趨勢?美歐寬鬆措施的“放”與“收”如何波及、影響全球經濟金融市場?全球市場未來將走向何方?中國該如何應對?
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擷取多位論壇成員的相關研究成果,深入探討辨析上述問題,以期全面反映通脹成因與發展變化,釐清影響物價水平的因素,幫助讀者洞悉大變局下的全球通脹演變形勢,為應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的各種挑戰做好知識儲備。
發展與超越
——中國式現代化的核心問題與戰略路徑
劉元春 丁曉欽 著

中信出版集團
2024年4月
黨的二十大擘畫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也開啟了我國全面邁向現代化強國的新徵程。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
本書從理論基礎、核心問題和戰略實施三個方面分別闡述了中國式現代化的意義內涵、重點問題和實現路徑。
作者多年來從事宏觀經濟和政治經濟學研究,運用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理論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最新成果,從理論與實踐層面對如何認識中國式現代化、當前中國式現代化程序中存在哪些問題和挑戰、如何在黨的領導下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程序進行深入分析。
本書共有三個核心篇章:“理論基礎篇”解讀中國式現代化具有的現代化共性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個性、具體內涵和本質要求;“核心問題篇”提出中國式現代化需要面對的幾大核心問題,包括“中等收入陷阱”“修昔底德陷阱”“李約瑟之謎”“鮑莫爾病”“金德爾伯格陷阱”“明斯基時刻”和“盧梭陷阱”;“戰略實施篇”從黨的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制度、新發展理念、現代化經濟體系等多個角度闡釋中國式現代化的實現路
徑
。
本書立足中國式現代化新徵程,對中國式現代化進行了多維度研究,有助於社會各界深入認識和深刻把握中國式現代化的理論與實踐,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為全面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砥礪前行。
中國轉型金融發展研究
王信 等著

中國金融出版社
2024年6月
轉型金融是支援高碳行業、企業和專案向低碳轉型的金融活動。作為綠色金融的重要補充,轉型金融將資金支援範圍擴大到綠色金融難以覆蓋的“棕色”領域,對促進經濟綠色低碳轉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本書以轉型金融五大支柱為主線,重點研究了轉型金融標準、碳核算及環境資訊披露、激勵政策、金融產品和工具、公正轉型等內容
。此外,本書還對金融支援綠色低碳技術研發應用、金融支援部分高碳行業低碳轉型案例、居民綠色環保生活方式轉型、可持續金融能力建設等進行了有針對性的專題研究。
本書系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年度重點課題“中國轉型金融發展研究”成果,獲得2023年度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優秀課題,並作為“CF40外灘綠色金融報告”首發於第五屆外灘金融峰會。
見證失衡II
——雙順差的結束、人民幣國際化和美元武器化
餘永定 著

電子工業出版社
2024年8月
本書深入剖析了中國在全球化浪潮中所面臨的各類經濟挑戰與機遇
,進一步探討了中國外匯儲備的積累、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以及資本專案開放等關鍵議題。作者以其一貫的嚴謹態度和豐富經驗,對中國在國際金融體系中的定位進行了重新審視,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的策略和建議。
本書不僅對當前中國經濟的外部失衡進行了深入分析,還對如何透過改革實現經濟的再平衡提供了獨到見解。對於金融專業人士而言,本書無疑是理解中國在深入參與全球化、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程序中,人民幣匯率、資本流動、國際收支當中的核心問題是如何產生、該如何應對的重要參考。
增長奇蹟之後
——總需求管理與結構改革
張斌 朱鶴 著

中信出版集團
2024年8月
中國經濟告別了高增長階段,同時面臨著潛在經濟增速下降和需求不足的雙重挑戰。本書的主要內容即討論對這兩個挑戰的認識,以及如何應對這兩個挑戰。為此,
作者詳細分析了總需求現狀、房地產市場、金融業改革、如何認識通脹等一系列亟待解決的問題
,進一步討論貨幣政策的作用機制和實踐、以逆週期為目標的公共支出政策,以及中國首選的應對解決之道,以期找到進一步改善經濟活力的政策發力點。
本書還以德國、法國、義大利等歐洲經濟體,日本、中國臺灣地區和韓國等東亞經濟體為樣本,回顧和總結高收入經濟體在經濟增長奇蹟之後遇到的挑戰和採取的對策,可對當前中國提供寶貴的經驗和警示。
建言資政在金融
——一位政協委員的調研作業
肖鋼 著

中信出版集團
2024年11月
在擔任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期間,肖鋼對怎樣做正確的調研、提高調研的實效有了深刻思考、體悟與實踐。正確調研的基本正規化是注意處理好調查和研究的關係,既做好真實情況和問題的調查摸底,又在調查的基礎上進行綜合分析,透過現象看到本質,力求把握事物發展規律。
基於以上認識,
本書從七個方面論述肖鋼在經濟金融領域開展的調查研究、提出的創新思路與對策建議:
-
宏觀形勢與政策取向。探討如何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和以實體經濟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
破解制造業投融資難題。針對最佳化製造業投融資模式、紓困民營企業、市場化債轉股、建設新型勞動關係等提出新舉措。
-
金融改革下一程。深入思考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並討論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革、完善金融稅制、推動養老金投資轉型等議題。
-
數字金融再出發。呼籲構建新型資料產權、建設多層次資料交易市場、加強對資料流通交易的監管,以及加強金融消費者與投資者保護。
-
打造全球人民幣金融資產配置中心。對如何漸進式推進市場開放、最佳化投資生態、健全跨境資本流動審慎管理、加快資產管理行業轉型提出建議。
-
金融支援粵港澳大灣區。系統梳理粵港金融合作政策體系,探索創新金融合作的路
徑
與措施。 -
財政金融風險治理。深入調研如何防範化解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與影子銀行風險,促進資管行業健康發展,並提出以系統觀念應對房地產風險。
我們的原創研究產品序列“CF40研究"已在微信小程式端正式上線。訂閱“CF40研究”,您將暢享全年無間斷原創報告、視聽服務、精品圖書贈閱、會員專享主題活動等線上線下超值權益組合。加入我們,開啟這場新知之旅吧!






版面編輯:宥朗|責任編輯:宥朗
視覺:李盼 東子
李俊虎 潘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