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金融丨碳市場碳金融月報(2025年2月)

碳市場,碳金融,碳足跡
一、市場概況
截至2025年2月末,歐盟碳市場(EU ETS)碳價69.56歐元/噸,較上月末下降了15.11%。中國全國碳市場方面,2月CEA總成交量129.5568萬噸,總成交額為11679.8178萬元,分別環比下跌了34.95%和35.94%。2月最後一個交易日綜合收盤價為89.56元/噸,環比下跌3.94%。中國地方碳市場方面,2月地方碳市場整體成交量合計為207.0820萬噸,成交額合計0.5104億元,環比分別下跌了31.20%和32.22%。交易量上,2月福建碳市場是成交量最大的市場,其次為湖北碳市場;深圳、上海、重慶三個地方碳市場2月成交量均未超過1萬噸。成交價方面,2月成交均價最高的是北京碳市場,為91.03元/噸;最低成交均價出現在福建碳市場,為21.2元/噸。
二、政策跟蹤
(一)國際動態方面
 歐盟或將豁免80%公司的“碳關稅”。歐盟委員會可能考慮免除其即將實施的碳邊境稅(CBAM)涵蓋的80%的公司的碳關稅,原因是近97%是由該計劃涵蓋的20%的公司產生的。
日本碳排放交易體系(ETS)立法透過。日本政府正式透過法案,要求每年排放10萬噸二氧化碳以上的公司強制參與該國的碳排放交易體系。
(二)國家政策方面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辦公廳和中國人民銀行辦公廳聯合釋出《銀行業保險業綠色金融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該檔案提出銀行保險機構要:(1)支援碳市場建設;(2)有序開展碳核算工作;(3)降低資產組合碳排放;(4)推進自身綠色低碳運營。
中國證監會發布《關於資本市場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實施意見》。該檔案提出:穩妥有序推進碳期貨市場建設和碳排放權期貨研發上市,支援符合條件的金融機構在依法合規、風險可控前提下參與碳排放權交易。
(三)地方政策方面
天津市生態環境局釋出《關於擴大天津市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覆蓋範圍的通知》,將擴大碳市場覆蓋範圍,包括調整工業和航空(機場)行業納入門檻、新增貨運港口行業和水上及航空貨物運輸行業。
三、碳金融實踐
新疆首筆“中碳—興業全國碳市場碳排放配額現貨抵質押價格指數”應用貸款落地;西安西鹹新區今年首筆“碳減排掛鉤”貸款發放;溫州首筆碳足跡掛鉤貸款落地樂清;晶科科技首筆分散式光伏“碳普惠”交易順利成交。
四、碳足跡
(一)國家動態
工業和資訊化部在2月17日印發的《新型儲能製造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提出將研究制定電池全產業鏈碳排放核算評價規範,研究建立儲能電池 “護照”制度,加快建設新型儲能產品溯源管理體系和碳足跡認證體系,推動與國際規則互通互認
2月21日,國務院總理李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將加快制定修訂動力電池綠色設計、產品碳足跡核算等相關標準。預計近期,針對電池產品的碳足跡規則標準和相關資料監測、統計及溯源的基礎設施將有重大進展
(二)在地方層面
自2025年1月國家市場監管局公佈《碳足跡標識認證試點名單》以來,各省市紛紛啟動了碳足跡標識試點的建設工作。本月,北京、江蘇、山東、浙江和湖北省相繼印發了相關政策和方案,均將重點行業碳足跡體系建設納入重點任務,並提出了碳標識及認證制度建設的相關任務目標。
請登入興業研究APP檢視完整研報
獲取更多許可權,聯絡文末銷售人員。
點選圖片購買 “興業研究系列叢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