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場概況
綠色債券方面,截至2025年2月,全球符合氣候債券倡議組織(CBI)標準的貼標綠色債券累計發行規模達到3.55萬億美元。其中,2025年1-2月發行規模約982.33億美元。境內市場方面,根據Wind資料統計,截至2025年2月,中國境內市場貼標綠色債券累計發行4.3萬億元,存量規模2.1萬億元。其中,2025年2月,中國境內一級市場發行規模1077.33億元,二級市場交易規模為605.24億元。
綠色信貸方面,根據人民銀行釋出的最新資料,截至2024年四季度末,本外幣綠色貸款餘額36.6萬億元,同比增長21.7%,其中投向具有直接和間接碳減排效益專案的貸款合計佔比67.5%。
全國碳市場方面,截至2025年2月末,全國碳市場碳配額累計成交6.34億噸,累計成交額433.32億元,其中,2月成交量129.56萬噸,環比下降35%,總成交額為1.17億元,環比下跌36%。
二、2月相關政策與事件
(一)國際重要政策與事件
主要經濟體政策方面,歐盟委員會提出《清潔工業協議》,主要聚焦能源密集型產業和清潔技術兩大領域;歐盟釋出簡化可持續相關法的提案;日本政府正式通過了新的氣候、能源及工業政策。
國際組織動態方面,CFA協會與政策中心釋出自願碳市場報告,旨在分析全球自願碳市場的發展,並提出相應解決方案;經合組織(OECD)釋出全球ESG指標報告,旨在分析全球ESG資料和評級提供商使用的ESG指標的範圍和特徵。
國際倡議與聯盟成員方面,截至2025年2月末,簽署聯合國《負責任銀行原則》(PRB)的銀行機構已達555家,我國有34家;全球加入聯合國淨零銀行聯盟(NZBA)的銀行機構有135家,我國僅有1家,美國主要頭部銀行陸續退出;央行與監管機構綠色金融網路(NGFS)機構成員達143家,美聯儲已退出。
(二)國內重要政策與事件
國家政策方面:
2月20日,財政部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綠色主權債券框架》(以下簡稱《框架》)。《框架》下發行的綠色主權債券將遵守以下四個核心要素:募集資金用途、專案評估及篩選、募集資金管理和資訊披露。在該《框架》下發行的綠色主權債券,所募集的資金將全部用於中央財政預算中合格綠色支出(下稱綠色支出),並有助於實現氣候變化減緩、氣候變化適應、自然資源保護、汙染防治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等環境目標。
2月20日,生態環境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6部門聯合釋出《關於加強生態環境領域科技創新 推動美麗中國建設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實施意見》堅持“四個面向”,以支撐保障美麗中國建設為目標,以重大科技需求為牽引,以科技創新重大行動為抓手,以戰略科技力量為支撐,謀劃生態環境領域科技創新頂層設計和任務部署。主要目標包括:生態環境領域創新體系整體效能大幅提升、生態環境領域科技原始創新能力和成果轉化能力顯著增強以及生態環境領域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全面增強,高水平科技人才隊伍不斷最佳化。
2月7日,中國證監會發布實施《關於資本市場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實施意見》就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提出了具體舉措。在綠色金融方面,《實施意見》指出,將會持續豐富資本市場推動綠色低碳轉型的產品制度體系;也在豐富資本市場綠色金融產品方面也提出了一系列舉措。
地方政策方面:
2月18日,北京市發展改革委員會印發《北京市加快建設國際綠色經濟標杆城市2025年工作要點》(以下簡稱《工作要點》)。《工作要點》主要圍繞以下四方面。首先聚焦先進能源、合成生物、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基礎性綠色產業,支援產業特色化、規模化發展。其次圍繞綠色技術創新、綠色產業培育、綠色宜居城市建設、綠色文化涵育、綠色合作共建共享五個方面標杆引領工程。再次提高北京市綠色文化美譽度和綠色議題影響力,培育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綠色品牌會展叢集。最後加強市區兩級聯動,研究編制區級實施方案或專項政策。
2月6日,中國香港綠色和可持續金融跨機構督導小組(以下簡稱“督導小組”)訂立了2025年推動香港可持續金融發展的三項工作重點。一是發展全面的可持續披露生態圈;二是鞏固香港可持續及轉型金融中心的領先地位,致力推動香港成為區內碳交易中心;三是利用資料和科技促進可持續披露及推動可持續融資活動,擬定《香港綠色金融科技地圖》,將在2025年上半年釋出。
三、機構綠色金融實踐
英國養老基金將投資280億英鎊重點關注負責任的投資;高盛推出以可持續發展目標為重點的生物多樣性債券基金;中國農業銀行發行600億綠債,創發行規模記錄;中國民生銀行成功發行100億元綠色金融債券;交通銀行CGT綠色債券籃子上線;興業銀行濟南分行落地系統內首筆鋁行業轉型金融貸款。
四、熱點與趨勢
2月27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中國人民銀行聯合釋出了《銀行業保險業綠色金融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下稱《實施方案》)。《實施方案》提出了未來5年的發展目標,總結為綠色金融體系完善、專業服務能力顯著增強、綠色金融業務佔比提升三大方面。其中,首次明確提出了“綠色金融業務規模佔比明顯提升”的目標。首先,《實施方案》要求加強重點領域綠色保險保障。其次,《實施方案》從產品與服務體系的完善、自身低碳表現、機構內部機制建設三個不同角度,明確了銀行保險機構如何提升金融服務綠色低碳發展質效。最後,《實施方案》重視綠色金融風險防控。
請登入興業研究APP檢視完整研報
獲取更多許可權,聯絡文末銷售人員。
★
點選圖片購買 “興業研究系列叢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