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我們
花街辣媽團是一群在華爾街
工作的已婚已育婦女同志們所創立的公眾號
不端不裝,篇篇精華
有乾貨,有思考,不跟風,敬請關注
上週大小非農就業資料的極端分歧引起了整個市場的爭論,“哪個更值得相信”這個話題,筆者在網上看到各種版本理論。在大量移民(無論是非法和合法)湧入美國的今天,這兩者之間很難辯論出一個對錯來。就連鮑威爾在週三的會議上都參與了這個爭論。
在這樣一場爭論中,偏見決定了立場:一心一意想降息的鮑威爾自然是會懷疑大非農誇大了勞動力市場的實力——即使就誇大那麼一點點:“最近強勁的就業資料可能略有誇大,表明基準修正可能即將到來。” 話中提到的“基準修正”,鮑威爾指的是就業和工資季度普查(QCEW),該普查用於對每月的非農就業資料進行年度修正。如果將大非農的就業人數的年增長率與QCEW的年增長率進行了比較,自 2023 年年中以來,QCEW 的增長已經大大落後於大非農就業人數設定的速度。本週,彭博社推測,QCEW的疲軟可能意味著大非農就業人數每月被誇大多達6萬個就業崗位。
基於彭博社的推測,總共要從250 萬 大非農就業增長數字中減去約 70 萬個崗位。不過,如果現在這兩個資料的分歧是由於大量非法移民造成的話,單靠QCEW的修正可能並不會解決上述資料蒐集的精確性,因為QCEW資料來源是失業保險申請,非法移民怎麼可能去申請失業保險呢。因此,下結論大非農誇大了事實為時過早。總之,一個字:“亂!”
筆者在上週的“全球降息派對?美聯儲會遲到”一文中,雖然對通脹資料的預測並沒兌現,但是對美聯儲議息會議的推測:“根據4、5月的經濟資料,SEP的前四行(GDP、U3、PCED和Core PCED)中可能的變化:GDP下調、U3上調、PCED都上調。”還不算太離譜。筆者將在下一篇文章中更多地進行美聯儲會議解讀。
理解週三市場對美聯儲會議的反應,不如讓我們來看看週三早上利好股市的CPI:
·整體CPI,3月年化增幅從4.55%降至2.79%,6月年化增幅從3.69%降至3.38%,同比增幅從3.36%降至3.25%
·核心CPI,月增幅0.16%好於市場預期的0.28%,3個月、6個月和12個月年化增幅均好於預期
·核心商品繼續通縮,繼4月份下降-0.11%之後下降-0.04%,年化商品通縮從-1.21%加深至-1.67%
·住房核心租金環比上漲0.39%,同比上漲5.42%,基本與4月的資料持平
·超級核心服務,0.04%的增幅是一年來最小的,遠低於23年8月以來0.4%的中位數。這是市場預測錯誤的所在。
筆者對超級核心服務5月資料仍然持懷疑態度,原因有二:
首先,去年5 月和 6 月也出現類似疲軟讀數,此後並未持續,這會不會存在季節性問題?
其次,最大的服務支出—醫療保健服務,繼4月份增長0.45%之後,增長0.51%,會不會政府刺激政策影響開始消退?類似的趨勢在教育方面也很明顯,學費在 21 年第一季度末的年化增幅為 0.8%,現在回看就是個底部。
學生貸款債務減免、處方藥價格、政府醫療保健計劃報銷率,這些政策短期內壓低了價格,但短期影響過後,反彈的機率不小。
沃勒(Waller)所等待的 “3-5個月的繼續下降通脹資料是降息的充分條件” ,現在已經有兩個資料符合要求了,市場也開始定價通脹繼續下行。這可能也正是為什麼市場週三從一大早就無腦上漲的原因。

筆者只是想指出的是,CPI在2023年年中時就已經到過3%了,時隔將近一年CPI仍在3%之上,CPI充其量就是小小震盪。另外,平均時薪增長保持在4%,而通脹在3.3%,說明美國消費者還是有錢花的。因此,通脹繼續大幅下降的可能性就不大。
無論上面這一通分析得出多麼有邏輯的結論,本週納指橫豎又創了新高!如果讀者投資了正確的股票(與人工智慧相關的大型科技股),那麼你的賬戶就很漂亮。這個市場是英偉達(NVDA)的市場, 當然,這幾天不僅僅是NVDA,還有蘋果(AAPL)和博通(AVGO)等,但都如出一轍。
喜歡提醒風險的筆者還是想要指出:市場在一片牛氣騰騰雲霧中出現小小裂縫。股市當前的上漲變得越來越頭重腳輕。大盤股標準普爾500 指數 (SPX) 的漲幅(+13.5%)超過了中盤股 (MID+3.8% )和小盤股 (SML-1.93%) ,而所有指數都敵不過Magnificent 7 ETF (MAGS+33%) 。

市場的寬度著實令人擔心。下面這張圖的上半部分顯示了自去年11 月 1 日以來 SPX 和納斯達克 100 指數的表現。下半部分顯示了兩個指數的累計A/D線。我們看到 A/D 線的走勢主要是跟隨指數的走勢。但5月中旬開始這個 A/D 線的行為發生了變化,這個變化從一個側面表示市場內部大部分板塊已經走弱。

可以這麼說,市場的漲跌現在取決於AI,而不是美聯儲降息。而這正是我們需要非常警惕的。
更多筆者原創,請點選 http://esthery.substack.com
國內讀者請關注筆者的知識星球賬號 — 揚纓宏觀週報


宣告:本公眾號竭力確保所提供的資訊準確無誤,但不保證此類資訊的準確性、完整性和時效性。本公眾號所提供的所有資訊和相關產品,不論是何種性質,都不應視為在建議、誘導或鼓勵公眾買賣任何股份、股票期權、相似金融產品或其他任何金融工具。不論使用者如何使用本公眾號提供的資訊和相關產品,或是根據這些資訊做出了有關買賣股份、股票期權和其他相似金融產品的何種決定,使用者必須獨自承擔責任。本公眾號提供的任何資訊均不構成針對個人的投資建議,也不構成任何法律、會計、稅務或其他專業建議。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路。文字版權屬於作者,未經許可,請勿轉載!謝謝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