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風險人群ASCVD一級預防:英克司蘭單藥降脂療效獲得有力證實|JACC最新研究

英克司蘭(Inclisiran)是一種靶向前蛋白轉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的小干擾RNA(siRNA)藥物,具有長效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的作用,在初始治療後3個月注射加強針,此後每年僅需注射兩次。既往已開展多項英克司蘭用於動脈粥樣硬化心血管疾病(ASCVD)和ASCVD高危人群的研究,但在這些研究中多數參與者同時使用了他汀類藥物。那麼,英克司蘭單藥治療的降脂效果如何呢?
近日,《美國心臟病學會雜誌》(JACC)發表的VICTORION-Mono試驗結果顯示,在無ASCVD且未接受降脂治療的一級預防人群中,使用英克司蘭單藥(第1天和第90天各注射一次)治療後第150天時LDL-C水平較基線顯著降低46.5%,優於安慰劑(升高1.4%)和其他降脂藥物(降低11.2%)。該研究是英克司蘭單藥應用的首個臨床3期試驗,研究結果也在第93屆歐洲動脈粥樣硬化學會大會(EAS)的Late Breaker Session: Basic & Translational專場進行了彙報。
研究設計
VICTORION-Mono(簡稱V-Mono)是一項全球多中心、隨機、雙盲、安慰劑和活性藥物對照的臨床3期試驗,治療干預期為150天,評估了英克司蘭單藥降脂治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該研究納入的患者來自美國、哥倫比亞、德國、匈牙利和墨西哥共42家醫學中心。
納入標準包括:①既往無ASCVD、糖尿病或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的成人(18-75歲);②預估10年ASCVD風險<7.5%;③空腹LDL-C≥100 mg/dL且<190 mg/dL(2.6~4.9 mmol/L);④空腹甘油三酯(TG)≤400 mg/dL(4.5 mmol/L),⑤篩選前90天內未接受任何降脂治療。
將參與者以2:1:1的比例隨機分配接受英克司蘭+口服安慰劑(N=174)、依折麥布+皮下注射安慰劑(N=89)以及皮下注射和口服安慰劑(N=87)治療。三組參與者分別在入組第1天和第90天時注射英克司蘭鈉或皮下注射安慰劑;從入組第1天起,每日口服依折麥布或口服安慰劑,直到治療期結束。
試驗主要終點為干預150天時LDL-C水平相比基線的變化百分比。次要終點包括LDL-C水平的絕對變化,PCSK9水平變化百分比,非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non-HDL-C)、脂蛋白(a) [Lp(a)]和載脂蛋白B(Apo B)的變化情況,及治療相關不良事件(TEAEs)和實驗室指標所代表的安全性。
圖1. 試驗設計
研究結果
V-Mono試驗共納入350例患者,平均年齡為46.1歲,女性約佔62.6%,平均體重指數為29.8 kg/m²,81%的參與者ASCVD風險<5%(中位數2.2%),23%合併高血壓者,平均LDL-C水平為135.4 mg/dL,平均PCSK9水平為307.9 μg/L。三個干預佇列的基線LDL-C水平相當。
在主要終點方面,與安慰劑或依折麥布相比,英克司蘭干預後150天LDL-C水平顯著降低(P<0.0001),降幅差值分別為-47.9%和-35.4%(相較基線的變化百分比:安慰劑1.4%,依折麥布-11.2%,英利西蘭-46.5%)。
在PCSK9水平、non-HDL-C、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比值、Apo B、Apo B/Apo A-1比值、Lp(a)等指標方面,英克司蘭鈉治療150天時較基線的降幅,也均優於對照組。此外,對不同年齡、性別、地區等亞組的分析也獲得了類似的結果。
安全性資料顯示,英克司蘭單藥治療耐受性良好,未發現新的值得關注的安全性訊號,無論是依折麥布組還是英克司蘭組,均未發生嚴重TEAEs。
研究結論
V-Mono試驗首次證明,在未接受降脂治療且預估10年ASCVD風險<7.5%的人群中,相比安慰劑或依折麥布,英克司蘭單藥降低LDL-C水平的有效性顯著更優,且耐受性較好,無新增安全性訊號。

文獻索引:Taub PR, Gutierrez A, Wewers D, et al. Safety and lipid-lowering efficacy of inclisiran mon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out ASCVD: the VICTORION-Mono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ACC. 2025; Epub ahead of print.
醫脈通是專業的線上醫生平臺,“感知世界醫學脈搏,助力中國臨床決策”是平臺的使命。醫脈通旗下擁有「臨床指南」「用藥參考」「醫學文獻王」「醫知源」「e研通」「e脈播」等系列產品,全面滿足醫學工作者臨床決策、獲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