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HJ重磅!2024年血脂異常領域研究TOP10揭曉,降脂治療或迎新突破

血脂異常是心血管領域研究的重點和熱點,2024年在血脂異常領域取得了眾多突破性進展。近日,《歐洲心臟雜誌》(EHJ,IF=37.6)盤點了2024年血脂異常領域的最新進展,並評出了最熱門的10篇文章,涉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脂蛋白(a) [Lp(a)]和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等血脂指標的管理,涵蓋了新型降脂指標的探索、新型降脂藥物的研發和應用等,為血脂異常管理體系的完善與心血管事件預防策略的革新注入了新動力。
1
ApoB更精準的心血管風險預測指標
LDL-C、非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non-HDL-C)和TG是評估心血管疾病風險的常用指標。然而,一項基於英國生物銀行資料庫(UK Biobank)293876例無心血管疾病成年人的研究發現,載脂蛋白B(ApoB)或較LDL-C和non-HDL-C更能準確預測心血管疾病風險。
研究顯示,對於給定的ApoB值,LDL-C、non-HDL-C或TG值可能有很大差異,提示ApoB在預測新發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事件方面或可提供額外資訊。然而,在干預試驗中,將ApoB而非LDL-C作為降脂目標能否提供更好的資訊,仍有待進一步試驗探究。
2
心梗後行早期強化降脂治療,預後更佳
逐步降脂治療是心梗後患者採用的常規治療方法,2024年釋出的一項基於SWEDHEART註冊試驗的再分析(56262例心梗)對此進行了挑戰。
該分析顯示,早期並持續地將non-HDL-C控制在目標水平(<2.2 mmol/L),可降低患者的不良結局事件風險。進一步分析表明,在治療2個月時,non-HDL-C降幅最大的四分位數患者的所有不良結局發生率均最低;在治療1年內non-HDL-C降幅≥46%的患者中,進行高強度他汀或他汀聯合依折麥布治療的比例更高。研究提示,聯合降脂治療可顯著提高降脂達標率,進而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3
Lerodalcibep可顯著降低心血管疾病及高危患者的LDL-C
Lerodalcibep是一種具有抗PCSK9結合域的新型抗PCSK9單克隆抗體,與PCSK9的親和力較高,每月僅需皮下注射一次(300mg)。
一項3期隨機對照臨床試驗顯示,對於進行最大耐受劑量他汀類藥物和其他口服降脂藥物治療後,LDL-C仍≥70 mg/dl(1.8 mmol/L)的心血管疾病患者,或LDL-C≥100 mg/dl(2.58 mmol/L)且TG≤400mg/dl(4.51mmol/L)的心血管疾病高風險患者,進行lerodalcibep治療48周後,患者的LDL-C平均降低56.2%(50-52周時降低62.7%)。
值得注意的是,90%的患者LDL-C降低≥50%,且達到了推薦的LDL-C目標值(CVD患者≤55 mg/dl,高風險患者≤70 mg/dl)。此外,患者的non-HDL-C、極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VLDL-C)、ApoB、Lp(a)和TG水平亦顯著降低。
常見不良反應為輕-中度注射部位反應(發生率 6.9% ),極少數患者(0.4%)出現體外中和抗體。
4
Evinacumab的長期療效和安全性良好
儘管貝特類藥物可顯著降低TG和富含甘油三酯的殘餘脂蛋白,但研究未發現其可降低心血管事件風險,進而促進了既可降低殘餘脂蛋白又能降低ApoB水平的藥物研發。血管生成素樣蛋白3(ANGPTL3)可抑制脂蛋白脂酶和內皮脂酶的活性,大多數攜帶ANGPTL3功能缺失基因的雜合子個體的迴圈脂蛋白水平較低,ASCVD風險也較低。
Evinacumab是一種靶向ANGPTL3的單克隆抗體,目前已被批准用於純合子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HoFH)患者。
一項納入102例成人和14例青少年HoFH患者的試驗結果顯示,進行evinacumab中位治療104周可使LDL-C平均降低約44%(成人患者平均降低41.7%,青少年患者平均降低55.4%)。除此之外,evinacumab還可顯著降低ApoB、non-HDL-C、總膽固醇、空腹TG和Lp(a)水平。
總體而言,evinacumab的耐受性良好,療效和安全性均得到了持續驗證。
5
Zodasiran顯著降低混合性高脂血症患者的TG水平
Zodasiran是一種靶向ANGPTL3的小干擾RNA(siRNA)類藥物。一項多中心安慰劑對照試驗評估了zodasiran在混合型高脂血症成人患者中的療效和安全性。
研究共納入204例空腹TG水平150-499 mg/dl(1.69-5.63 mmol/L),且LDL-C≥70 mg/dL(1.81 mmol/L)或非HDL-C ≥100 mg/dL(2.59 mmol/L)的混合型高脂血症成人,並隨機皮下注射zodasiran(50 mg、100 mg或200 mg)或安慰劑進行治療,分別在第1天和第12周給藥。
研究結果顯示,進行zodasiran治療24 周可使TG和ApoB水平呈劑量依賴性降低:50 mg、100 mg和200 mg劑量組分別降低了51%、57%和63%;ApoB水平分別降低了19%、15%和22%;ANGPTL3水平亦相應降低。在安全性方面,部分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紅蛋白(HbA1c)輕度升高,但胰島素抵抗的穩態模型評估未發生變化。
6
siRNA藥物Plozasiran的降脂療效與安全性
載脂蛋白C-III(ApoC-III)可透過抑制脂蛋白脂酶的活性,減少脂蛋白脂酶介導的脂解作用,促進肝臟極低密度脂蛋白(VLDL)的分泌和乳糜微粒的形成,並抑制富含甘油三酯的脂蛋白的肝臟清除。Plozasiran是一種N-乙醯半乳糖胺偶聯的siRNA藥物,可降低肝臟ApoC-III的表達。一項IIb期隨機臨床試驗評估了Plozasiran的療效和安全性。
研究共納入353例TG水平為150-499 mg/dL且LDL-C≥70 mg/dL(1.81 mmol/L)或非HDL-C≥100 mg/dL(2.59 mmol/L)的患者,隨機進行Plozasiran(皮下注射,10 mg、25 mg或50 mg)或安慰劑治療。前三組患者在第1天和第12周分別接受10 mg、25 mg或50 mg的Plozasiran或安慰劑治療(季度給藥),第四組患者則在第1天和第24周接受50 mg Plozasiran或安慰劑治療(半年給藥)。
研究結果顯示,與安慰劑相比,Plozasiran可顯著降低TG水平:10 mg、25 mg和50 mg季度給藥組的TG水平分別降低了49.8%、56.0%和62.4%;50 mg半年給藥組的TG水平降低了44.2%。此外,Plozasiran還可顯著降低ApoB水平:10 mg、25 mg和50 mg季度給藥組分別降低了10.3%、13.0%和19.1%,50 mg半年給藥組降低了6.5%。
在安全性方面,Plozasiran治療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況惡化,10 mg、25 mg、50 mg 季度給藥組和半年給藥組的血糖控制惡化率分別為12%、7%、20%和21%;安慰劑組為10%。患者的胰島素抵抗穩態模型評估未發生變化,平均血小板計數也未發生顯著改變。

研究提示,Plozasiran在降低TG和ApoB水平方面的療效和安全性相對較好,但未來仍需進行心血管結局試驗,以評估其在臨床實踐中的潛在應用價值。

7
HDL-C升高療法未能降低ASCVD事件
儘管有學者認為升高HDL-C水平是降低ASCVD風險的一種頗具前景的治療方法,但現有研究尚未取得令人滿意的療效。
CSL112是一種可靜脈注射的人源載脂蛋白A1(ApoA1)製劑,可使載脂蛋白A1水平翻倍,並使膽固醇外流能力提高4倍。然而,一項隨機對照試驗顯示,在急性1型心梗患者中,CSL112未能顯著降低心梗、卒中或心血管死亡的複合終點事件風險,提示目前來看單純升高HDL-C水平或無法成為降低ASCVD風險的有效策略。

相關連結:

AEGIS-II試驗:急性心肌梗死後使用ApoA-I提高HDL無濟於事?| ACC重磅研究

8
Lp(a)與hs-CRP在冠心病風險中的複雜關係
Lp(a)是ASCVD和主動脈瓣狹窄的重要風險因素,其炎症活性較高,或與其富含氧化磷脂的特性有關。早期試驗表明,高敏C反應蛋白(hs-CRP)水平或可改變與Lp(a)升高相關的風險。一項納入71678例普通參與者的試驗探究了全身性的低度炎症對Lp(a)與冠心病風險之間關係的影響。
研究結果顯示,在基線時無冠心病的個體中,Lp(a)水平與未來冠心病風險獨立相關,且該相關性與hs-CRP水平無關。在基線時罹患冠心病的個體中,當hs-CRP≥2 mg/dl時,Lp(a)水平升高與未來心血管事件風險顯著相關;當hs-CRP<2 mg/dL,Lp(a)水平升高與未來心血管事件風險臨界相關。
研究結果提示,在無冠心病的參與者中,Lp(a)與hs-CRP之間無相互作用;在罹患冠心病的參與者中,Lp(a)水平升高或可影響未來Lp(a)降低療法的效果。
9
Zerlasiran可顯著降低Lp(a)水平
目前,多項降低Lp(a)水平的ASCVD結局試驗正在進行中。Zerlasiran是一種長效的N-乙醯半乳糖胺共軛siRNA沉默藥物,其2期臨床試驗納入178例Lp(a)≥125 nmol/L的穩定型ASCVD患者。研究結果顯示,在36周時,zerlasiran可顯著降低Lp(a)水平超90%,且耐受性良好。
10
首個口服降Lp(a)藥物muvalaplin,療效顯著
Muvalaplin是首個具有口服活性的小分子Lp(a)抑制劑,可透過阻斷apoA和apoB的相互作用來抑制Lp(a)的形成,同時避免了與同源蛋白(纖溶酶原)的相互作用。
研究結果顯示,經安慰劑調整後,muvalaplin可顯著降低Lp(a)水平。在基於完整的Lp(a)檢測方法時,muvalaplin 10 mg、60 mg和240 mg劑量組的Lp(a)水平分別降低了47.6%、81.7%和85.8%;在基於apoA的傳統Lp(a)檢測中,Lp(a)水平分別降低了40.4%、70.0%和68.9%。

除此之外,在muvalaplin 10 mg、60 mg和240 mg劑量治療下,apoB呈劑量依賴性降低,分別降低8.9%、13.1%和16.1%。hs-CRP水平未見明顯變化。
任何劑量組均未觀察到安全性或耐受性問題。各組間不良事件發生情況相似,muvalaplin 10 mg、60 mg、240mg劑量組和安慰劑組嚴重不良事件的發生率分別為5.9%、3.2%、2.9%和6%。

儘管如此,這些藥物能否在臨床實踐中發揮作用,仍取決於ASCVD結局試驗的結果。
相關連結:
醫脈通編譯自:Lale Tokgozoglu, Carl Orringer, Alberico L Catapano, The Year in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2024: the top 10 papers in dyslipidaemias, 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25;, ehaf077, https://doi.org/10.1093/eurheartj/ehaf077
醫脈通是專業的線上醫生平臺,“感知世界醫學脈搏,助力中國臨床決策”是平臺的使命。醫脈通旗下擁有「臨床指南」「用藥參考」「醫學文獻王」「醫知源」「e研通」「e脈播」等系列產品,全面滿足醫學工作者臨床決策、獲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