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汽車智慧進化與架構升級的前沿陣地——座艙域控市場在保持高速增長的同時,也進入了技術迭代、平臺進階、市場分化的新週期。
日前,高工智慧汽車研究院釋出資料顯示,2025年1-5月,中國市場(不含進出口)乘用車前裝標配座艙域控制器車型交付達到301.64萬輛,同比增長53.52%,前裝搭載率進一步提升至35.58%。
綜合來看,受到「自主品牌+新能源」雙重利好效應帶動,座艙域控市場持續受益。其中自主品牌座艙域控制器搭載量佔比達到77.3%,此外新能源車型標配座艙域控的搭載量佔比已經達到62.38%,且同比增幅超過63%,成為了推動座艙域控大規模普及的主力。
從晶片平臺來看,高工智慧汽車研究院資料顯示,2025年1-5月,高通驍龍8295和8155兩大平臺的搭載量份額合計超過了74%;其中搭載高通8295平臺的座艙域控搭載量同比增幅達到226.93%,搭載率已進一步提升至28.98%,成為了2025年座艙域控市場增長的主要驅動力之一。
同時華為海思平臺(麒麟)作為國產高效能座艙平臺的頭部代表,在座艙域控前裝量產市場也保持了高速增長。
而從供應商層面來看,頭部企業效益逐漸凸顯。包括德賽西威、博泰等幾家座艙域控供應商無論是交付規模還是增幅來看,成為了這一輪座艙域控市場增長紅利的最大受益者。
更重要的是,頭部企業正憑藉領先的平臺適配、高效迭代、軟硬體系統等多重優勢,搶佔市場進階所帶來的巨量增長空間。
日前,高工智慧汽車研究院釋出《中國市場自主品牌新能源乘用車前裝座艙域控制器供應商市場份額榜單(2025年1-5月)》顯示,來自德賽西威、博泰等五大供應商的總市場份額佔比已經達到58.1%。

具體來看,德賽西威在座艙域控市場無疑處於領跑地位,近幾年其座艙業務實現了持續增長,合作客戶包括理想、小米、奇瑞、吉利、小鵬多家主流自主品牌。
在座艙平臺迭代方面,德賽西威採用高通驍龍8295及8255晶片打造的第四代智慧座艙平臺G9PH和G9SH,AI算力與圖形渲染能力提升均大幅提升,可支援 AI 應用多模融合。目前德賽西威第四代智慧座艙域產品已經在多家品牌車型上規模量產落地。
排名第二的博泰車聯網作為中國智慧座艙領域的資深供應商,也是業界少有的具備軟體、硬體、雲端服務及運營一體化能力的綜合型智慧座艙全棧解決方案提供商,已經累計為超過50個汽車品牌的200多款車型提供服務。
博泰作為2023年首批在中國提供基於第四代驍龍®座艙平臺(8295)智慧座艙解決方案的公司之一,截至2024年底,按搭載高通8295晶片的高階智慧座艙解決方案的定點數量計算,博泰車聯網在中國智慧座艙解決方案供應商中排名第一,在新一代座艙域控量產方面也處於領跑。
值得一提的是,博泰作為國內少數同時實現基於高通驍龍8155/8295兩代座艙計算平臺規模化交付的供應商之一,也是國內少數幾家提供基於麒麟9610A處理器和鴻蒙作業系統的智慧座艙解決方案供應商之一 。
以上平臺化能力與生態優勢,也為博泰車聯網帶來了強勁的增長動力與市場機會。例如在2025年,博泰基於高通8295的域控產品交付量大幅增長的同時,其麒麟平臺域控方案搭載量實現翻倍式增長。
另外排名第五的億咖通已經推出了以龍鷹一號為主,高通、AMD為輔的座艙域控產品矩陣。其中,以芯擎科技龍鷹一號為基礎的安托拉系列平臺,目前已經在一汽紅旗、銀河、領克等多個品牌車型上規模量產。
在高工智慧汽車研究院預計,未來三年高效能計算平臺座艙域控搭載量有望超過50%,預計帶來1500萬套大算力座艙域控的增量升級需求,但同時,競爭門檻已經悄然升級。
首先來看,AI大模型、多模態人機互動、艙駕一體等新技術對算力平臺升級需求迫切,高效能座艙域控賽道成為必爭之地;
此外,座艙域控市場將從物理整合/降本增效為核心的1.0時代,進階為尋求軟體差異化,互動多元化以及體驗升級的2.0新週期。
其中高通去年釋出了驍龍平臺至尊版(QAM8397P),CPU速度提升至前代(8295)的3倍(660KDMIPS),AI效能提升至12倍(360TOPS),能更好的支援更高解析度的圖形渲染、多模態互動與沉浸式娛樂系統,為當前座艙系統AI大模型上車提供更好的算力支援。
目前,德賽西威、博泰車聯網等幾家頭部Tier1已經率先發布了基於高通驍龍座艙平臺至尊版(QAM8397P)的新一代智慧座艙域控產品,助力AI大模型、跨域融合等需求上車。
基於與高通平臺的持續深度合作,博泰車聯網也再次搶到新一代座艙SOC首發,實現了座艙產品的代際領先。據瞭解,博泰基於驍龍座艙平臺至尊版(QAM8397P)的智慧座艙解決方案已獲得某中國頭部車企量產專案定點,有望再一次引領新一代高階座艙域控產品的量產程序。
另外在高工智慧汽車研究院看來,AI算力僅僅是座艙平臺“基礎設施”升級的第一步,如何更好用好算力資源,更好的透過軟體能力以及系統整合,來提升車載應用效能與互動的體驗,才是真正考驗智慧座艙方案供應商實力的關鍵所在。
此外,面向明顯分層的多元化市場需求,供應商不僅需要憑藉軟硬體一體化方案實現靈活配置和快速迭代,覆蓋從普惠級到高效能的AI座艙需求。更需要基於現有的資源平臺,來打造更具競爭力的可量產方案,並可快速適應各種硬體配置和平臺要求,縮短開發時間,滿足車企的高效量產需求。
例如,博泰已經在8295座艙平臺上完成了DeepSeek上車的快速部署和深度適配,實現了座艙互動體驗的提升。
很顯然,誰能更高效,更好的助力車企在白熱化的市場競爭中,實現新功能、新平臺以及新應用的量產落地,才能持續站穩市場C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