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下一個泡泡瑪特?

昨天跟內容團隊專門開會討論,圍繞著泡泡瑪特現象,背後的邏輯是什麼,還有哪些企業有機會?未來的機會在哪裡?等等,也找了一些精選的報告,這兩天陸續看完再分享,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在文末加我微信,一起交流溝通。
討論總結了一些關鍵詞分享給大家:潮玩,手辦,毛絨,卡牌,盲盒,收藏,積木,穀子,AI,二次元……目力所及看看還有哪些企業有點類似?
1、卡遊
卡遊透過依賴IP授權+盲盒”玩法,稀缺性刺激消費。2024年,卡遊營收100.57億元,同比增長278%,經調整淨利潤達44.66億元,同比增長378%
幾年前就聽到朋友推薦這家企業,太炸裂了,100多億的營收就夠炸裂了,淨利潤將近一半45億,真的是印鈔機搖錢樹。卡遊已經申報IPO了,新的故事即將展開。我們要做的就是好好學習背後的邏輯,尋找下一個財富故事開始的地方。
2、名創優品
名創優品與泡泡瑪特都將兩家公司均將IP作為核心商業策略,利用IP的情感價值吸引消費者,提高復購率。這兩家企業都將東南亞視為關鍵增長市場。另外,名創優品旗下潮玩集合店TOP TOY,其產品線涵蓋盲盒、積木、手辦、拼裝高達、娃娃模型、潮流玩具、原創產品等核心品類。2024年財報顯示,潮玩品牌TOP TOY總營收為9.8億元,同比增長44.71%
我一直關注名創優品的股票,還在研究,可能會買(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一個是他們在海外做的也不錯,一個是他們旗下的潮玩品牌做的也不錯,據說要獨立發展,我感覺獨立發展挺好的,不然在一起力度是不夠的,看看泡泡瑪特的空間,可以一博的。
本來零售是個辛苦活,葉國富還拿下了永輝超市,更是辛苦加辛苦,這是我感覺不太好的地方,當然凡事有利就有弊,騎驢看賬本——咱們走著瞧。
3、迪士尼
迪士尼的業務模式以IP為核心,透過電影、樂園、流媒體和衍生品形成生態閉環。目前,迪士尼的業務主要分為三大核心板塊:娛樂(電影與影視製作、流媒體、有線電視)、體驗(主題樂園與度假區、主題樂園與度假區、消費品與授權)、體育(電視與流媒體)。25日,迪士尼公佈截至20241228日的2025財年第一季度財報。財報顯示,迪士尼的總收入約246.9億美元,同比增長5%;歸母淨利潤約25.54億美元,同比增長34%
為什麼把迪士尼拿到這裡?泡泡瑪特曾公開表示希望成為“中國的迪士尼”,目前透過IP矩陣拓展至主題樂園、影視、手遊等領域。我之前跟泡泡瑪特的朋友溝透過,那時候他們的三個方向,主題樂園,影視娛樂,出海,有的剛剛開始,有的還在討論中。當時我聽到他們這麼說,第一反應是資源有限,每一條路都很有挑戰,別說是三條路了。目前結果來看,比我預想的發展的太快太好了。
452TOYS
潮玩和收藏玩具品牌52TOYS,產品線豐富,包括盲盒、變形機甲(BEASTBOX & MEGABOX、可動人偶、靜態人偶、設計師/藝術家玩具、衍生品。比如原創機甲IPBEASTBOX” ,計劃拓展漫畫、動畫等內容。相較泡泡瑪特來說,52TOYS更強調收藏屬性,但IP儲備和市場規模不及泡泡瑪特。
還沒有深入研究,應該發展的還行,經常能看到他們家的店,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值得關注。
5、布魯可
在玩法上類似泡泡瑪特,布魯可大量產品採用盲盒形式,低價策略,主營拼搭角色類玩具的設計、研發和銷售,旗下擁有百變布魯可” 和 英雄無限” 等原創 IP,同時也有奧特曼、變形金剛、漫威英雄、哪吒2知名IP授權。
根據財報,2024年布魯可實現收入22.41億元,同比增長155.6%;經調整年度利潤5.85億元,同比增長702.1%;虧損4.01億元,同比擴大94.59%
看布魯可財報是個迷,明明大幅虧損,調整後又大幅盈利,看你怎麼理解。布魯可我一直關注了很多年,最近感受到的兩個事情:1、上市之後,布魯可創始團隊大幅加薪,具體數字可以去查,都是公開的。也是10年水下無人知,一招上市創始團隊先吃飽。2、上市之後布魯可市值真的是不錯的,300億+,相當厲害。感覺有運氣好的成分,泡泡瑪特暴漲,布魯可成了“平替”,下一個泡泡瑪特的概念讓布魯可也大受關注。
6、光線傳媒
光線傳媒與泡泡瑪特業務未來將聚焦在IP衍生品、卡牌、主題樂園領域。2024年光線傳媒表示,公司的定位將從“高階內容提供商”向“IP創造者和運營商”戰略轉型,未來IP運營的核心方向將聚焦穀子(IP衍生品商品)、遊戲、卡牌、品牌體驗店以及主題樂園開發。得益《哪吒2》超級IP2025年一季度財報,公司實現營收29.75億元;實現淨利潤20.16億元,同比增長374.79%。
之前我買過光線傳媒的股票,賭一把我賭了哪吒,如題,春節檔電影爆掉,我順便賺了點錢,把這輩子的電影票錢賺到了。國內的IP開發總是效率不高,不知道哪吒為代表的這樣的企業能否突破。
7、閱文集團
閱文集團透過全產業鏈開發IP,涵蓋線上閱讀、影視、動漫、遊戲、衍生品等多個領域。線上閱讀方面,公司擁有起點中文網、QQ閱讀、紅袖讀書等知名平臺。IP開發上,擁有IP儲備,如《慶餘年》《贅婿》《斗羅大陸》《鬼吹燈》等。2024年閱文集團全年收入達81.2億元,同比增長15.8%IP版權業務收入40.9億元,同比增長34.2%。另外,衍生品業務增長迅速,2024GMV突破5億元,卡牌業務表現突出。
同樣的閱文集團更加在IP儲藏上的優勢,我可能更看好閱文集團的可能性,覺得“值博率”還可以。
12、jELLYCAT
英國高階玩具品牌jELLYCAT(中文名稱“吉利貓”),2023jELLYCAT營收達到2億英鎊(約合人民幣18.5億元),同比增長37%;毛利潤高達1.3億英鎊(約合12億人民幣),同比增長46%
jELLYCAT的玩偶採用“豆豆眼+微笑嘴”的設計風格,賦予產品高辨識度。其產品線涵蓋動物、食物、植物、家居用品等系列,核心產品比如“巴塞羅熊”、“邦尼兔”“活潑茄子”、“漢堡包”等,滿足不同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另外,玩法上,採用的是高階禮品定位(情人節、紀念日)與稀缺策略。
這幾年發展的太快了,神一樣的企業,值得更多關注。
13、Build-A-Bear
Build-A-Bear主要經營泰迪熊、高階收藏品,以及與迪士尼、哈利波特、三麗鷗、神秘的博士等全球知名IP合作的周邊產品(玩偶、服飾、配件)和活動。據悉,公司自2021年將目標使用者從兒童轉向青少年及成人後,公司業績成功實現扭虧為盈,並保持著每年4000萬美元的盈利。
之前我寫過美國泡泡瑪特?五年漲了1388%,值得關注。
6、TNT SPACE
TNT SPACE是一個集原創IP孵化運營、潮玩藝術家發掘培養 、潮流產品研發生產、IP授權、潮玩文化推廣的潮玩藝術品牌。該品牌旗下有DORABabyZoraaBoyRayanANMOODUDOOANITA、伊爾等IP。 在高階潮玩市場,TNT SPACE的 “大盲盒” 概念與泡泡瑪特的 “MEGA珍藏系列”有競爭關係。不過,TNT SPACE價格帶主要在百元至千元區間,如 DORAZoraa 系列盲盒,整體低於泡泡瑪特MEGA系列,比如泡泡瑪特MEGA珍藏系列400%規格售價 799-1299元,MEGA珍藏系列1000%規格售價 3999-6999元。
團隊推薦,值得關注。
7、Funko
美國潮玩品牌Funko專注於打造獨具特色的流行文化收藏品,擁有超過1000個全球知名IP聯名授權,包括漫威、DC、迪士尼、皮克斯、環球影業等150多家世界知名公司形成深度合作,涵蓋了電影、遊戲、動漫、電視、音樂、體育等年輕人熱衷的六大領域,推出人物玩偶、手辦等IP衍生品。相較泡泡瑪特來說,Funko主要依賴外部IP授權,而泡泡瑪特以自有IP為主。
團隊推薦,值得關注。
5、實豐文化
在產品型別上,實豐文化與泡泡瑪特兩家都涉及潮玩產品。近年來公司不斷調整和最佳化產品策略,形成智慧電動玩具、IP動漫衍生品玩具、潮流玩具三大主要產品線。公司將AI技術、GPT技術與玩具有機結合,打造了GPT網路版智慧飛飛兔等智慧產品。
是國內上市公司,具體大家可以去查,我沒看到太多亮點。
6、奧飛娛樂
奧飛娛樂涵蓋動畫、玩具等IP 全產業鏈,在產品型別上,奧飛與泡泡瑪特兩者都涉及多種型別的潮玩產品。同時,都重視IP的開發和運營。
同樣是上市公司,剛剛發了財報,玩具這塊還虧損了。很多資訊都是公開的,我沒有太多可說的。
8、阿里魚(阿里巴巴集團旗下)
阿里魚與泡泡瑪特都注重IP運營及衍生業務,而旗下潮玩品牌錦鯉拿趣以影視內容IP為基礎開發衍生品,比如熱銷的《甄嬛傳》、《長月燼明》等熱門影視劇的衍生盲盒。‌
這個阿里內部看好已經做了好多年了,方向是對的,感覺突破力度不夠。
備選:下面這兩個是團隊推薦的備選,我也問了下團隊,他們的意思是相對有聲量有方法論在做的創業團隊,先分享下,跟大家一起研究。
尋找獨角獸
尋找獨角獸與泡泡瑪特在IP運營、潮流文化營銷、盲盒銷售模式都有相似之處,比如兩者均採用盲盒營銷,利用隨機性+收藏性激發消費者購買慾望,並透過隱藏款、限量款等策略提高復購率;在渠道上,兩者都採用線下快閃店+線上電商+社交媒體營銷模式,並透過小紅書、B站等平臺強化品牌傳播。
超級元氣工廠
超級元氣工廠與泡泡瑪特都注重IP衍生品的開發。比如,在毛絨玩具領域,超級元氣工廠與閱文旗下IP聯名,推出“PPF精品毛絨手辦,泡泡瑪特主要以自有IP為主,開發搪膠毛絨玩具產品系列。
2025年7月14-15日 上海
第十一屆全球母嬰大會
重磅嘉賓共聚一堂
攜逆勢而上的勇氣,拓行業向上的新機!
高效渠道與優質品牌一站式對接
掃碼來現場👇
沒看夠?
加入玩具核心群,直接開聊!
群滿了?加小編微信
回覆“玩具”關鍵詞,拉您進群

關注母嬰行業觀察內容矩陣
get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