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馬可婷。
最近泡泡瑪特在市場上又掀起了風浪。
一是,因為《哪吒2》爆火,帶動了與它聯名的泡泡瑪特成為熱門話題。
二是,因為在2025年開年之際,泡泡瑪特推出了新珠寶品牌“POPOP”。
新品牌旗下項鍊、戒指、手鍊、吊墜等珠寶設計均融合了“Molly”“小野”“Skullpanada”“Labubu”等泡泡瑪特的經典IP。
而潮玩與珠寶之間的巨大跨界差異,引發討論。
該說不說,泡泡瑪特這幾年的發展速度簡直像開了掛。
哪怕我們沒認真關注品牌也能發現:泡泡瑪特的產業鏈越來越廣了。

2020年時,泡泡瑪特創始人王寧曾說:“再給我們5年時間,大家回過頭看泡泡瑪特,會覺得我們是國內最像迪士尼的一家企業。”
時間僅過了四年,王寧在採訪中又說:“以前總說我們想學迪士尼這家IP企業,慢慢地我們希望不再說成為中國的迪士尼。希望有一天能成為世界的泡泡瑪特!”
顯然,泡泡瑪特的野心終於暴露了!
01
從潮玩盲盒到潮玩“世界”
不久前,郭麒麟調侃泡泡瑪特是“境內最大的博彩公司”。
或許對很多人來說,泡泡瑪特的成功秘訣是“盲盒”。
關於這點,泡泡瑪特卻說自己更像唱片公司。
聽到“唱片公司”時,想必大家都會感到疑惑——
一家潮玩公司跟唱片公司有什麼關係?
在王寧看來,泡泡瑪特起家與小眾設計師有重大的關係,盲盒只是一種增加體驗感的玩法,消費者願意下單,主要還是因為盲盒的觀賞性、收藏性,而泡泡瑪特就像唱片公司一般,挖掘音樂家(藝術家),將其作品大眾化、商業化。
根據泡泡瑪特2024年上半年的財報來看,目前泡泡瑪特收入過億的藝術家IP就有7個。

當下泡泡瑪特主要將IP產品按照類別分為:手辦、毛絨玩具、MEGA和衍生物及其他。

相較於2023年,毛絨玩具、MEGA和衍生物及其他的收入佔比有在明顯提高,由此可見泡泡瑪特IP商業價值趨於成熟,各類別的市場銷量也在積極攀升。

而IP的價值更在於其無限延展性。
除了近期官宣的新珠寶品牌外,泡泡瑪特同步開始佈局上線《夢想家園》手遊、「森林秘密基地」系列積木、推出小野系列服飾線等等,多維度品類延展IP價值。

泡泡瑪特還透露有計劃推出LABUBU聯名冰箱等更多衍生品。
它的戰略藍圖已清晰可見——以IP為核心,輻射珠寶、遊戲、主題樂園等多領域,打造“全產業鏈”的潮流文化生態。
02
從國內到走向國際
除了對潮流生態的打造外,我們總能在網際網路上刷到泡泡瑪特在哪國引起了熱潮。
例如,LABUBU在泰國火成了“頂流”,甚至還擔任了“神奇泰國體驗官”。

在泡泡瑪特2024年上半年財報上,泡泡瑪特國際市場拓展迅速,東南亞市場營收同比增長478.3%,北美市場營收同比增長377.7%;整體港澳臺及海外收入由2023年上半年的人民幣375.8 百萬元上升到2024年上半年的人民幣1,351.5百萬元,增長了259.6%。
目前泡泡瑪特在港澳臺及海外按照區域進一步劃分為:東南亞、東亞及港澳臺區域、北美和歐澳及其他,各地區的市場收入佔比如下:

泡泡瑪特能在海外迅速站穩腳跟,其在海外營銷動作上絕對是可圈可點的。
-海外本土化營銷與創新
泡泡瑪特的核心是IP。
在IP上,泡泡瑪特透過全球知名IP+當地藝術家IP+原創IP的模式在地化實現本土共鳴。
主要是透過全球知名IP來開啟市場,當地藝術家IP去融入本地文化特色。
例如,在泰國,泡泡瑪特聯合當地藝術家打造了全新IP CRYBABY,取自當地“可以哭,但絕不認輸”的涵義,上線就成為了泰國消費者的新寵。

而以門店為主的泡泡瑪特,在海外門店上,
泡泡瑪特選擇當地的地標性位置,並充分結合了當地特色,來開設主題店和旗艦店。
美國洛杉磯Century City門店選址緊鄰影視娛樂文化的核心區域,是時尚購物勝地,能更好的連結到當地消費者;
在越南,泡泡瑪特則在旅遊景區巴拿山樂園開設了古堡主題店,受到了全球各地眾多遊客的關注。

-針對不同地區,實施電商差異化運營
為了拉動線上銷量,泡泡瑪特還根據不同國家、不同電商平臺實施差異化的運營策略。
例如在東南亞,泡泡瑪特選擇和當地主要電商平臺的Shoppe和Lazada合作,焦距東南亞多個國家進行營銷。
同時,泡泡瑪特也加強與TikTok這類內容電商合作,結合直播形式吸引大量海外的年輕使用者。
泡泡瑪特從國內到國際的故事,本質是從產品設計到在地化傳播的藝術與策略。
從王寧說出“成為世界的泡泡瑪特”時,泡泡瑪特就從行業探索者變成了有野心的攻城者。
記得泡泡瑪特創始人王寧還曾說過:“我們在2016年先做減法,我不想既賣這個又賣那個,我們就去做一個別人都看不起的、小的潮玩品類,小到一個細分品類裡再細分的品類,然後做上十年,把它做到第一。”
很想問王寧一句,所以現在是開始猛猛做加法了嗎?

素材來源於網路
影片推薦
文章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