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陸娜
對於急切的二級市場而言,他們是如此迫切地,希望再看到一個泡泡瑪特。
三月底,當泡泡瑪特以同比增長106.9%的百億營收為過去一年交出漂亮成績單時,潮玩行業在資本市場的另一則重要新聞,是美股上市公司量子之歌集團宣佈以2.1億元收購深圳熠起文化有限公司(Letsvan)60%股權。這場跨界併購後,量子之歌股價單日飆升140%。
量子之歌最初以成人線上教育業務起家,旗下擁有多個教育品牌,透過收購Letsvan正式切入IP消費賽道,標誌著其在年輕消費群體和情緒消費領域的戰略佈局。加入量子之歌后,Letsvan也將成為納斯達克上市體系下首家中國潮玩企業。
Letsvan成立於2020年,從時間上來說,屬於後起之秀,事實上,其在新一代潮玩公司中也不算特別突出,在我們接觸的部分行業從業者口中,這家公司被描述為相對「小眾」。而在量子之歌的業務交流會中,提到Letsvan在潮玩圈的排名大概十幾二十名。這一是因為在WAKUKU之前,Letsvan僅有又梨ZIYULI一個爆款IP;另一方面,這個團隊也相當低調,無論是公開演講還是媒體採訪,市面上幾乎沒有關於這家公司的一手資訊。
2024年以來,Letsvan在核心潮玩圈層中的聲量不斷提升,這源於新產品WAKUKU的成功,在一些小紅書潮玩KOC的盤點中,WAKUKU甚至僅次於LABUBU,與Molly、Dimoo等明星IP一起位列第二梯隊。就在幾天前,WAKUKU在MINISOLAND北京壹號店首發吊卡,2小時內便被搶購一空。

誠然,如果僅從成交價格來看,這樁估值不到4億的收購案顯然算不上重磅,也很難對潮玩行業已有格局產生重大影響。但無論是Wakuku的快速走紅,還是其作為潮玩公司的資產價值,我們試圖梳理到底誰是Letsvan?這家公司的核心能力到底是什麼?
在這背後,是仍在持續更新中的潮玩行業,和無限渴求下一個泡泡瑪特的資本市場。

新秀Letsvan,來者何人?
量子之歌在3月31日的業績交流會中提到對Letsvan的收購案,表示看重其創始團隊發掘產品和IP的能力。Letsvan是比較典型的工作室模式,生產依託於東莞的玩具供應鏈,銷售和B端渠道合作。根據量子之歌的介紹,Letsvan創始人曾在日本留學,一直在潮玩行業,也做過日本貿易,在市場審美趨勢洞察上有獨特洞察,並建立起與IP設計師的合作庫。
在我們的瞭解中,有資深從業者提到,Letsvan在產品設計上善於精準切入垂直市場,與此同時,其核心能力在B端渠道整合,能夠實現產品和人群的充分匹配。
其初代產品又梨ZIYULI的走紅可以驗證這一說法。當行業聚焦一二線城市核心商圈時,又梨ZIYULI選擇在三福百貨首發。這個成立於1994年的零售品牌,在全國擁有超1000家門店,從縣城一路開到了北上廣。儘管網友常調侃其「縣城審美」,但龐大受眾群體卻支撐了三福年入百億的營業額。
又梨盲盒上市後,憑藉卡通甜美風、馬卡龍色系的設計,精準契合了「三福女孩」們的消費心理。行業人士觀察,又梨ZIYULI在三福渠道的出貨量極大,成為支撐起銷量的主要渠道,目前其累計銷量過300萬隻。

與此同時,Letsvan並未止步於下沉市場的成功。其2023年推出的另一IP 「WAKUKU」,展現了新世代的流量玩法和完全不同的破圈路徑。
WAKUKU的產品目前以糖膠毛絨為主,契合了全球範圍內興起的「毛絨經濟」熱潮。在泡泡瑪特的LABUBU推動下,糖膠毛絨品類獲得了大眾的進一步認知。
此外,毛絨玩偶因其掛飾形態的便攜性和展示屬性,契合了Z世代展示與分享的消費心理,成為社交傳播利器。掛飾形態也比擺在家裡的手辦盲盒有更多互動場景,延展了市場空間。
值得一提的是,WAKUKU在產品工藝和玩法上有一定突破。其毛絨材質以柔順觸感和高耐用性贏得消費者好評,手腳可動的細節設計也給潮玩愛好者帶來了新鮮感。此外,WAKUKU盲盒附帶的不同色系風格的毛絨帽子配件,還滿足了消費者「扮娃換裝」的樂趣。
明星帶貨成為WAKUKU的核心破圈方式,例如,在《永夜星河》播出期間,一批CP粉就因為虞書欣、丁禹兮的帶貨而入坑WAKUKU。
不同於又梨此前的渠道選擇,WAKUKU主要進駐TOP TOY、X11、KVV等核心潮玩渠道,體現出Letsvan「因IP制宜」的策略。
近期,WAKUKU又推出特別款產品「胖噠噠」,在北京MINISO LAND壹號店首發。作為名創優品旗下IP集合樂園品牌的「超級門店」,北京MINISO LAND壹號店此前在1月試營業時,曾首發過《黑神話:悟空》的聯名產品。得益於此前積累的受眾和名創精準而龐大的客群基礎,這款以熊貓為設計靈感的潮玩,在3月29日發售後2小時內迅速售罄。
據報道,Letsvan也在積極出海銷售,並在東南亞等泡泡瑪特熱銷國家開出多個線下快閃門店、潮玩展覽。


潮玩行業的多元演進
自2016年泡泡瑪特憑藉Molly盲盒開啟中國潮玩產業化浪潮以來,這一行業即將邁入第十個發展年頭。
Letsvan的發展軌跡,某種程度上成為了對泡泡瑪特開創的潮玩模式的具體驗證,同時更多新玩法新趨勢的出現,也說明行業發展到了精細化運營的階段。
以Letsvan對又梨這一IP的精準定位和渠道匹配能看出,這一代年輕消費者普遍追求高顏值、低門檻的情感投射型消費品,而此前下沉市場的消費需求被忽視了。
名創優品去年底釋出的財報也顯示,TOP TOY門店數量在三線及以下城市的增幅最大,三季度末達到172%。同時市場已經度過了用高大上的門店獲取新客的時期,越來越重視坪效。
其次,潮玩公司目前在IP孵化和引進方面形式更加豐富。在早期階段,泡泡瑪特透過簽約設計師IP完成積累,並逐步建立in house工作室自研IP。
在這個路徑之上,成立於2022年的TNT space選擇透過在自研小程式中將篩選過的原創設計稿進行眾籌,經過使用者的點贊和真金白銀的反饋後,僅保留具備商業潛力的IP進行產品化釋出。其中,Rayan、Liita等新興IP的眾籌金額便突破了200萬元。

TNT space的小程式不僅是其聚集核心潮玩受眾的場景,針對熱門款還會有限購,類似泡泡瑪特早期的模式。這使得其能夠透過二級市場溢價反哺B端渠道,帶動IP熱度和收入。像TNT space頭部IP DORA在二級市場最高溢價達12倍,盲盒常規款也保持不破發。
在營銷推廣層面,潮玩行業也在發生變化。依賴核心玩家和二級市場溢價的傳統邏輯之外,明星效應和情感共鳴正成為潮玩IP大眾化的重要驅動力。
對於大多數使用者而言,對LABUBU的認知主要來源於Lisa等明星的帶貨和泡泡瑪特城市樂園的人偶表演,這表明LABUBU已成功實現大眾化。類似地,WAKUKU的銷售轉折點也得益於明星帶貨加社交媒體裂變。
在泡泡瑪特2024年財報中,「IP 差異化運營」也作為重要戰略被反覆提及。最近兩年,為推動這一戰略,泡泡瑪特新設「藝術家經紀人」崗位,專注於為每個IP量身定製發展路徑。
例如,LABUBU做產品、設計演藝節目時都會強化其性格特徵;星星人透過繪本開發突出治癒屬性;HIRONO小野被延展為生活方式品牌,透過主題店和潮牌化運營融入日常生活產品。

與此同時,隨著媒介渠道的多樣化,來源多樣的小IP以及圈層文化IP越來越多,更短平快、情緒直給的IP成為使用者新偏好。但這也使IP生命週期縮短,流行IP的更替速度加快。
為適應這一趨勢,潮玩渠道也更深度介入IP鏈條,成為「IP買手」,不僅採買和開發差異化IP,還參與產品開發和線上運營。X11就透過採買和運營Pingu、線條小狗等IP實現爆火,52toys和TOPTOY等品牌也加大了對IP鏈路的介入深度,以提升品牌競爭力。

IP帶來的想象空間
回到量子之歌對Letsvan的收購案,不僅揭示了二級市場對IP消費賽道的信任,也反映了資本對潮玩行業未來發展的樂觀預期。
作為頭部公司,泡泡瑪特近兩年的財報表現和股價提振驗證了其IP故事的市場認可度。資本市場對IP產業的熱情,不僅基於其商業化潛力,更源於對其長期價值的認可。
「產品即內容」的特性使IP形象因無具體故事和情緒限制,反而提供了更多想象空間。Molly的設計師就曾對王寧表示,無表情設計讓消費者能自由投射情感,「這樣你開心的時候看到的是開心,不開心的時候看到的是不開心」,IP更具普適性和延展性。
圍繞旗下IP,泡泡瑪特也在跳出單一的產品邏輯,試水遊戲、籌備動畫片,成立電影工作室,打造城市樂園。同時在其全球化目標下,HIRONO 小野也入駐了盧浮宮裡的泡泡瑪特獨立展廳,今年還會發力歐洲和澳洲市場。

泡泡瑪特泰國LABUBU主題門店吸引了眾多顧客
事實上,近兩年崛起的穀子經濟也給潮玩市場帶來了正面影響。一方面是由於其主要受眾同樣為年輕女性使用者,另一方面是IP衍生價值在另一維度得到驗證。
2024年,中國「穀子經濟」市場規模飆升至1689億元,同比增長40.63%,預計2029年將超3000億元。行業處於黃金增長期,相關IP消費公司受益於年輕群體對悅己經濟的追求及IP經濟的商業化變現能力。
隨著資本市場對IP消費的青睞,相關公司的投融資熱度不斷攀升。52TOYS計劃於下半年港股上市、KKV母公司或將繼續進擊上市、TopToy也提出加速開店的戰略甚至傳聞將要拆分上市。此外,包括閱文集團財報中衍生品業務的增長等訊號,均指向IP消費在大眾市場的爆發潛力。
坦白來說,量子之歌翻倍的股價多少沾了泡泡瑪特業績的光,但對於急切的二級市場而言,他們是如此迫切地,希望再看到一個泡泡瑪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