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玩出海熱潮下,泡泡瑪特與52TOYS的成功能否複製?

近兩年,中國潮玩品牌加快了出海的步伐,去年52TOYS提出“海外百店計劃”,並將東南亞、北美、日本設為海外重點發展區域;泡泡瑪特則實施“由近到遠”的出海策略,從文化差異相對較小的日韓、東南亞市場開始,逐步拓展到文化差異更大的歐美市場。


從兩家的佈局可以看到,兩者發力海外區域多有重疊,也意味著互有競爭。那麼,在海外的玩法上, 52TOYS與泡泡瑪特有何不同?對於同類企業而言,有哪些值得借鑑學習的?

01

探索海外市場增量,

52TOYS更重視收藏玩具展

據瞭解,52TOYS 是國內最早的衍生品銷售商和代理商,曾先後拿下日本萬代、孩之寶、McFarlane TOYS等國際玩具品牌的代理及經銷權,前期的經營模式也讓公司積累了豐富的行業經驗。
52TOYS成立於2015年,其母公司為北京樂自天成文化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該公司定位為“收藏玩具”,目前已擁有盲盒、機甲變形&拼裝玩具、靜態人偶、可動人偶、設計師/藝術家玩具收等多個產品線,每年上市新品超過 1000 款。
官網顯示,52TOYS擁有15個原創IP,如胖噠幼Panda Roll、Nook、超活化、Sleep、Kimmy&Miki、Lilith等,以及與迪士尼(迪士尼公主、米奇和朋友們、玩具總動員、草莓熊)、漫威、華納(貓和老鼠、蠟筆小新)、三麗鷗等多個國際知名IP企業達成長期合作。
原創IP
部分合作IP
2017 年,52TOYS以授權海外代理方式出海,併成功進入日本、東南亞、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等國家和地區。據悉,52TOYS一年內在泰國開出了10家直營店,其東南亞市場實現220%的增長。
在線上方面,目前52TOYS已在Amazon、Aliecpress、Lazada、Shopee、Temu等海外電商平臺中設立品牌旗艦店,覆蓋北美、歐洲、日韓、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
除此之外,為了能夠觸達更核心的玩具收藏買家和合作方,52TOYS非常重視海外的收藏玩具展會。比如,52TOYS的自研IP變形機甲系列產品猛獸匣(BEASTBOX),透過參加日本WF、美國SDCC展會等,成功收穫一批忠實的海外粉絲。同時,52TOYS還為該IP構建了包含影視、漫畫和小說的內容體系,其漫畫已經上線,小說則在今年推出。
在52TOYS Shoppe泰國站官方旗艦店上,月銷量排名靠前的分別是蠟筆小新、迪士尼IP聯名產品,而52TOYS的原創IP如胖噠幼Panda Roll、Sleep、Nook也受到泰國市場的歡迎。其中,迪士尼的史迪仔IP產品,定價379泰銖(約人民幣81元),而原創IP胖噠幼Panda Roll,定價則為98泰銖(約人民幣20.9元)。
從定價來看,52TOYS對知名IP聯名款和原創IP做了明顯的區分,利用知名IP提升品牌形象和賺取利潤的同時,也透過低價原創IP吸引更多消費者,搶佔更多的市場份額。
圖源:Shoppe
不過,和在日本和北美市場上52TOYS猛獸匣變形機甲大受歡迎不同的是,該系列在泰國Shoppe平臺上表現銷量平平,月銷多為個位數。
圖源:Shoppe
分析來看,美國和日本等國家的潮玩文化產業更為成熟,消費者對收藏玩具、可動人偶、機甲模型接受度也更高。在這些市場中,52TOYS透過主攻男性使用者的猛獸匣變形機甲系列也更容易脫穎而出。但在新興的東南亞市場,本土的消費者受限於經濟水平、文化差異等因素,更願意為低價、知名IP產品買單。這也意味著,52TOYS想要持續搶佔東南亞市場,還需要調整產品和策略。
另據IFR援引知情人士報道,52TOYS將於2025年下半年在香港尋求IPO,預計籌集1億至2億美元。52TOYS若成功上市,它將成為繼泡泡瑪特和布魯可之後,第三家在港上市的內地玩具公司。
02

泡泡瑪特靠自有IP,

撐起海外市場第二增長曲線

如果說52TOYS是透過挖掘潮流與收藏玩具之間的聯絡,從而打造眾多熱門IP聯名產品,為行業開啟一扇新世界的大門。
泡泡瑪特則自始至終都在圍繞IP做“加減法”,將觸角伸入遊戲、電影、樂園和IP周邊衍生品等領域,構建一個龐大的商業版圖。確切的來說,現階段泡泡瑪特的打法更像擁有“IP帝國”的迪士尼,只不過此時的遊戲、樂園業務尚處在初級階段,並未對營收作出突出貢獻。泡泡瑪特CEO王寧曾表示:“再給五年時間,泡泡瑪特會成為國內最像迪士尼的企業,會像迪士尼一樣擁有很多有價值的IP。”
如今,IP依然是泡泡瑪特的核心競爭力。財報顯示,2024年上半年,泡泡瑪特過億的IP從2023年同期的5個上升到2024年同期的7個,分別是MOLLY、THE MONSTERS、SKULLPANDA、DIMOO、CRYBABY、Hirono小野、Zsiga,其中,MOLLY收入7.82億元,同比增長90.1%;THE MONSTERS收入6.27億元,同比增長292.2%;SKULLPANDA收入5.75億元,同比增長9.2%。
2024年前三季度,泡泡瑪特中國內地收入同比增長55%-60%,但海外收入增長更快,中國港澳臺及海外收入同比增長440%-445%。據官方訊息,2024第四季度佔比大機率超過 40%,聖誕月單月可能超 50%,公司第二增長曲線清晰可見。
泡泡瑪特靠著拉布布/Labubu這一玩偶,橫掃泰國市場。其實,Labubu的爆火可以追溯到去年的4月,泰國頂流明星Lisa將Labubu掛件與奢侈品混搭,其粉絲經濟、明星效應快速蔓延,直接引爆了潮流消費。
據悉,泡泡瑪特僅在泰國曼谷一年內密集開出6家門店,其中曼谷Labubu主題店開業首日營業額突破1000萬元。在泡泡瑪特Shoppe泰國站官方旗艦店上,月銷量排名靠前的除了拉布布/Labubu之外,CryBaby則是泡泡瑪特第二個爆火的IP產品。這些好的開始,都讓泡泡瑪特發力東南亞市場有了更多的底氣。
從品類來看,不同地區消費者喜好也各有差異,在泰國市場中泡泡瑪特的毛絨玩具表現突出,52TOYS則是聯名IP佔比較高。而在美國市場中52TOYS的收藏玩具品類佔比更高,但在美國官網暢銷榜中泡泡瑪特則是Mega系列等高價收藏潮玩佔比較高。
圖源:Shoppe
從運營模式來看,泡泡瑪特在拓展新興市場時,參加或者主辦潮玩相關展會,比如2021 年參加倫敦 MCM 動漫展,2022 年參加美國全球潮流藝術盛會 DesignerCon。2023-2024年,泡泡瑪特開始自主舉辦海外潮玩展,比如在新加坡舉辦國際潮流玩具展 PTS,吸引核心消費人群。同時,還藉助機器人商店進行線下市場調研,根據產品銷量情況進一步評估是否值得深入該區域。
在泰國市場,泡泡瑪特還與美諾國際成立合資公司,借力當地零售商實力拓展門店和供應鏈搭建,加快海外市場的擴張步伐。與此同時,泡泡瑪特除了產品本土化之外,在運營人員上也採用本土化模式,根據2024年半年報,泡泡瑪特目前海外員工超過1000人,外籍同事佔比超過 95%。足以見得,泡泡瑪特對海外市場高度重視。
綜合來看,面對國內潮玩市場的同質化與低價內卷競爭,出海成為許多品牌的選擇。不過,無論是泡泡瑪特還是52TOYS,並不是從零開始,而是憑藉各自擅長的領域和明確的產品定位,一步步開啟國際市場,值得後來者學習借鑑成功經驗。
3月20日 雲南昆明
2025新渠道大會&增長品類大會
重磅嘉賓共探行業新出路
高效渠道與優質品牌一站式對接

掃碼來現場👇

沒看夠?
加入玩具核心群,直接開聊!
群滿了?加小編微信
回覆“玩具”關鍵詞,拉您進群


關注母嬰行業觀察內容矩陣
get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