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最大贏家,危險了! 2025-04-19 19:18 金角財經 轉載自 | 智谷趨勢Pro 作者 | 安岱 暴雨 《哪吒2》的最大贏家,除了光線傳媒,還有被郭麒麟調侃為“境內最大的博彩公司”的泡泡瑪特。 對哪吒IP的押注,讓泡泡瑪特迎來了“潑天的富貴”:線下門店一“吒”難求,線上預售排到了今年8月;1個“敖丙版哪吒”隱藏款,上線8天銷售額破千萬,二手市場裡被炒到699元,翻了十倍…… 在《哪吒2》的助攻下, 泡泡瑪特的股票也跟著坐火箭,最高市值超1488億港元,打破自2020年上市以來最高紀錄! 它在今年悄悄修改了自己的願景——不再是成為中國的迪士尼,而是成為世界的泡泡瑪特。野心之大,名創優品看了都要掀桌子。 只是,自主IP孵化成功率不足10%、三年未孵化出新爆款IP、活得越來越像“名創優品”的泡泡瑪特,拿什麼來成為“世界的泡泡瑪特”? 買不到,根本買不到! 說的不是光線傳媒的股票,而是泡泡瑪特推出的《哪吒2》周邊。 早在餃子導演還在“五年磨一劍”打磨電影時,泡泡瑪特就拿到了電影製作方獨家盲盒授權,提早一年半開始了研發,打好“埋伏”。 泡泡瑪特賭對了《哪吒2》會火,只是沒想到會這麼火,潑天富貴說來就來。 泡泡瑪特推出的天生羈絆系列盲盒,與《哪吒2》“零時差策略”上線開售,單個售價為69元,整套售價為552元。該系列包含8個常規款手辦,1個“敖丙版哪吒”隱藏款,上線8天銷售額破千萬,淘寶旗艦店已售10萬+,“泡泡瑪特抽盒機”微信小程式顯示“商品已售罄,瘋狂補貨中”。 網友直呼:“根本搶不到,一眨眼秒沒”。 至於“補貨”啥時候會有,如果你現在在淘寶泡泡瑪特官方旗艦店下單天生羈絆系列盲盒,顯示“6月30日前發貨”,主打熱愛要長情的等待。 搶不到哪吒盲盒的人們湧入了二手平臺。“牽手敖丙”在閒魚被熱炒至原價三倍,隱藏款“敖丙版哪吒”原價69元,如今已被炒到699元,翻了十倍,整盒更是被炒到了千元以上。 就連業內人士都表示“難以置信”,坦言:“這種情況在近幾年的IP衍生品銷售中非常罕見。” 資本市場上,泡泡瑪特的股價被《哪吒》原地帶起飛,《哪吒2》上映以來的半個月內(1.28-2.14),泡泡瑪特股價累計漲幅17.87%。2月14日,泡泡瑪特總市值已達1488億港元,打破自2020年上市以來最高紀錄。 圖源:經濟導報 在《哪吒2》之前,泡泡瑪特坐了一回“過山車”。 2022年,泡泡瑪特經歷了王寧口中“最艱難的一年”,這一年泡泡瑪特市值蒸發千億,一下失去了資本寵兒的光環,不少人開始質疑泡泡瑪特是“泡沫公司”,Z世代的消費新故事講不動了。 但別忘了2022年的特殊性,線下蕭條,人心迷茫,很多公司的日子都不太好過,比如被王寧拉過來做“難兄難弟”的:“連騰訊都跌了70%”。 不過之後,泡泡瑪特股價回暖,王寧終於長舒了一口氣。2024年以來,泡泡瑪特的股價翻了幾番,從20塊一路漲到110塊以上。 財報資料更是好看到讓其他上市公司羨慕得流口水:2024年上半年,泡泡瑪特實現收入45.58億元,同比增長62%;經調整後淨利潤10.2億元,同比增長90.1%。 然而,驚人的資料之下,泡泡瑪特的隱憂再也藏不住了。 首先,我們來回答一個問題,為什麼泡泡瑪特能成為《哪吒2》的最大贏家之一? 2025年1月,相聲演員郭麒麟參加泡泡瑪特公司年會,一開口就擊中本質——“特別高興能參加咱們境內最大的博彩公司的年會。” 據說泡泡瑪特創始人王寧當場臉色都變了,但機智的郭麒麟話鋒一轉——“我弟弟是你們的使用者,他買了你們好多東西”。 郭麒麟的2句話十分精妙,前一句道出了泡泡瑪特的商業模式本質——盲盒拿捏人的“賭性”,這一點王寧也有過類似表述:泡泡瑪特販賣的是“5-10分鐘的多巴胺”。 每個盲盒拆封前,誰都不知道里面是1/144的稀有款還是普通款,這樣的“機率遊戲”,與老虎機讓賭徒欲罷不能的心理機制十分相似,正因為如此,“IP+盲盒”的商業模式也備受爭議。 郭麒麟的後一句,卻道出了泡泡瑪特成功的原因——年輕人慾罷不能,靠的是IP。 作為中國潮玩第一股,泡泡瑪特做盲盒生意,優秀的IP是護城河。正如泡泡瑪特在招股書中自我描述的:“中國最大且增長最快的潮玩公司。IP是我們的業務核心。” 盲盒模式,既非泡泡瑪特原創,也不是其獨有,行業門檻較低,真正能夠激發人們購買慾的,是盲盒之下的IP。 泡泡瑪特將自己類比為一家“唱片公司”,透過發掘藝術家、自主孵化IP,省下了買知名IP的高昂授權費,實現了高毛利。但這究竟是僅靠可愛的形象曇花一現,還是能為公司帶來持續利潤的常青樹? 其招股書顯示,泡泡瑪特共運營93個IP,但真正銷售額過億的不到10%,孵化IP的成功率並不高。 泡泡瑪特五大IP有Molly、Labubu、SkullPanda、Dimoo及Crybaby,佔了泡泡瑪特超過50%的收入。這其中,2016年出生的Molly是泡泡瑪特的頭牌,曾經一度佔據了泡泡瑪特收入的半壁江山。Labubu和Dimoo是Molly之後的最早一批IP,大概在2019年發售,SkullPanda是2021年推出的。 無論是簽約IP還是自研IP,泡泡瑪特的IP落地一般需要10到12個月,像哪吒IP的落地,就花了一年半。 繼泡泡瑪特上一個爆款IP已有幾年的時間了,泡泡瑪特還會有新的爆款IP嗎?目前還沒有跡象。 而“5-10分鐘的多巴胺”理論,似乎有些失靈了。在一次又一次的拆盒中,提高了年輕人的多巴胺閾值。當年輕人不再為這種不確定性帶來的興奮買單,泡泡瑪特的泡沫也開始褪去: 2024年上半年,泡泡瑪特會員復購率為43.9%,較2023年年末下滑了6.1個百分點,較2019年巔峰時期下滑14個百分點。 持續下滑的會員復購率背後,是年輕人的退坑潮。據新浪科技統計,在小紅書上有關泡泡瑪特“退坑”的筆記超過5萬篇。在二手平臺上,許多退坑玩家不得不低價出售手頭的潮玩,直呼“虧麻了”。 這些排隊轉賣的盲盒產品,曾一度佔泡泡瑪特總營收的84.2%。突然之間年輕人不愛盲盒了,轉頭去買Jellycat的毛絨玩具。 靠盲盒發家的泡泡瑪特,眼下需要尋找新的“情感支點”。雖然自2021年起,泡泡瑪特就高喊“去盲盒化”的口號,但從線下門店、小程式等銷售情況來看,盲盒仍佔較大比重。 盲盒已經深深地融入了泡泡瑪特的商業模式,想要大刀闊斧進行“去盲盒化”的改革,實踐起來卻是另一回事。 一個月前,泡泡瑪特推出旗下全新珠寶品牌“POPOP”,最便宜的249元,最貴的項鍊2699元,全部是925銀。從網上的反饋來看,反響平平。不少網友吐槽:“把銀子賣出金子價”。 不久前,王寧公開表達了泡泡瑪特的新願景——“以前總說想要去學習迪士尼這樣一家IP的企業,能夠成為中國的迪士尼。但是慢慢地我們也希望不再說要成為中國的迪士尼,希望有一天我們能成為世界的泡泡瑪特。” 這個新願景,建立在王寧對2025年泡泡瑪特海外業務有可能就要超過50%的預判上。 只是,是成為中國的迪士尼,還是世界的泡泡瑪特,現在還很難說,但現在泡泡瑪特有“名創優品化”的傾向。 泡泡瑪特開發了毛絨玩具、各種家居用品,像水杯、床單被罩、靠枕等等。這很容易讓人聯想起2010年,王寧在北京開設了第一間泡泡瑪特時給品牌的最初定位——“潮流生活小百貨”。 當你走進一家泡泡瑪特門店時,會有走進了名創優品的錯覺,還是那種價格輕奢的名創優品。 在出海計劃上,王寧提出了“海外再造一個泡泡瑪特”的目標,東南亞地區成為泡泡瑪特海外增長的新引擎,以5.6億元的營收位列第一,佔海外收入的比例超過四成。而東南亞地區又主要靠泰國,靠盲盒潮玩在海外的風靡。 有意思的是,泡泡瑪特出海的打法與名創優品也不乏相似之處。名創優品以佔領世界經濟中心的地標為豪,而泡泡瑪特去年開到了盧浮宮,開到了日本、韓國的地標。新的一年,王寧稱,會在更重要的城市、更重要的地標,比如紐約的時代廣場、紐約的第五大道都可以看到泡泡瑪特的旗艦店,希望今年會成為泡泡瑪特蝶變的一年,真正意義上成為一個世界影響力的品牌。 泡泡瑪特能不能打入美國、日本等潮玩主流市場,還存在變數。有專家認為,在歐美日韓等成熟市場,潮玩品類的競爭更激烈,消費者對產品的期望也更高,況且,歐美日本等經典IP,是靠電影、動畫/動漫還有樂園來打響知名度的,且背後的故事性讓IP能夠經受住時間和地域性的考驗。 外國人喜愛的中國故事,是西遊,是好萊塢的功夫熊貓、花木蘭。 對比近年來出海成功的中國IP,它們都有一個共性,就是蘊含中國文化元素,如黑神話悟空,以《西遊記》為背景,席捲全球遊戲市場。再如《哪吒2》,在北美、澳洲等地上線後一票難求,目前已登頂全球動畫電影票房第一!中國大IP時代,加速到來。 覆盤一下泡泡瑪特的出海之路,我們幾乎難以看到中國文化的元素。泡泡瑪特系列產品中,無論是金髮碧眼的Molly,還是呲牙咧嘴的Labubu,這兩款賣得最好的IP,難以讓路人看出這是一個來自中國的潮玩品牌。 泡泡瑪特以什麼來成為“世界的泡泡瑪特”?《哪吒2》不會是答案,泡泡瑪特還需要找下一個答案。 商務合作 | 加微信:Jinjiao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