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6死7傷慘烈車禍事故背後曝光,6歲雙胞胎與母親離世,丈夫還在苦等:他們怎麼還不回家?

作者:王耳朵

來源:王耳朵先生
湖南株洲蘆淞大橋的那場車禍,已經過去半個多月。
本來只是一次很普通的追尾,卻被那輛謎一樣的電車,迷之走位,撞出一場6死7傷的悲劇。
從曝光的肇事車輛行車記錄儀中可以看到,司機除了打方向盤為自己避險,全程只剩下聲嘶力竭的嘶吼:“完了完了完了……”
剎車失靈?單踏板駕駛?

為什麼它不撞前車?
為什麼它不撞橋墩?
為什麼它偏偏竄進對向車道, 軋向了電瓶車…
通報裡說被追尾後車輛失控,但也有人說從頭到尾這輛車的剎車尾燈,就沒亮過。
有太多的為什麼,可以把傷害降到最低,但終無力迴天。
太恨了,太痛了。
01
30歲的她,是一對7歲雙胞胎男孩的母親。
那座通往孩子學校的大橋,她不知道騎著電動車走了多少遍。
每天接送孩子的路上,她一定想象過孩子們無限可能的未來。
可一切美好,剎那間崩壞。

新聞的隻言片語,勾勒出母子三人遇難前的12小時。
前一天是週末,全家老小一起聚了個餐,晚宴上的歡聲笑語猶在耳畔。
夫妻倆都在菜市場做生意,妻子負責一個菜攤,丈夫管理著一家牛肉批發的小鋪面。
每天凌晨兩點,夫妻倆就開始進行牛肉的屠宰、分割、運輸……
等到五六點菜市場的人越來越多,孩子這時候也到了起床、上學的時間。
這樣忙碌的日子,他們已經度過了十多個春秋,如今生活漸漸有了起色。
“我們常常開玩笑說,這市場就他生意最好。”這是街坊鄰居口中最常說的一句話。
可是誰又能想到,在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早晨,媽媽帶著孩子去上學,然後他們再也沒有回來。

想起一條讓我心碎的讀者留言。
2022年的一個晚上,年幼的女兒突然告訴她自己不舒服。
她當時穿著睡衣,就讓女兒等她一下,她換件衣服就去醫院。
小姑娘很是乖巧,拿著手機屁顛屁顛地去了客廳。
可等到她換好衣服,呼喚女兒的時候,卻沒等到任何回應,她趕忙跑過去檢視。
接下來的一幕,痛徹心扉。
孩子就那樣安靜地躺在沙發上,抱起來,整個人都是軟的。
緊急送醫,醫生只告訴她瞳孔已經散了。

搶救了半個多小時,女兒還是永遠離開了她。
那年,孩子還不到3歲半。
02
蘆淞大橋車禍第二天,當地市民紛紛跑到那座菜市場,去雙胞胎母親那個無人經營的攤位前“搶購”。
自願來幫忙收銀打包的鄰居,早就泣不成聲。

附近熟悉的攤販,絮絮叨叨地訴說那恍如昨日的畫面:
“我們都是老鄰居,我是眼看著他們結婚、生小孩的。”
“媽媽今年剛滿30歲,年輕漂亮,說話溫柔好相處。”
“孩子經常到店附近的巷口玩,蹦蹦跳跳的很可愛,沒想到再也看不到了。”
旁人的淚水都止不住,更別說雙胞胎的家人,全都亂套了。
那個一朝之間,失去孩子和妻子的男人,都哭麻了。
生命之脆弱,命運之無常,殘酷得超出人的想象。

還記得前年,河南的那場特大暴雨嗎?
暴雨過後,一位穿著藍色雨衣,戴著墨鏡和口罩的“雨衣爸爸”突然刷屏。
要知道那可是烈日炎炎,30多度的大夏天啊。
一個老人,在鄭州5號線地鐵口,就那麼席地而坐。
他耷拉著腦袋,從深夜一直坐到旭日高升。
老人身旁停著的腳踏車上還豎著一塊紙板,上面寫著兩行字:
“妞妞,爸爸還想接你回家。”

來源:中國青年網

起初,有人以為他在作秀,還有大V質疑他是在往人們的傷口上撒鹽。
直到真相揭開。
老人的女兒在暴雨中喪生,白髮人送黑髮人。
那晚,他本來和老伴在賓館休息,可無盡的痛苦將他湮沒,不知不覺他又回到了女兒出事的那座地鐵站。
然後,便是深深的自責和懊悔:
“為什麼沒有教會女兒學游泳?
為什麼當天沒有陪女兒一起去?
三個小時人悶在那裡,看著死亡的線一點一點逼近自己的鼻孔……”
03
在蘆淞大橋事故的熱搜下,看到一條網友留言:
“巨大的悲傷才剛剛開始;
往後餘生真正會讓你感到悲痛的是開啟冰箱的那半盒牛奶;
那窗臺上隨風微曳的綠蘿;
那安靜摺疊在床上的絨被;
還有那深夜裡洗衣機傳來的陣陣喧譁……”

是啊,有些傷疤,時間能讓它結痂,但永遠無法癒合。
在網上刷到過一位東航遇難者家屬的短影片賬號。
空難一週年那天,女孩整理母親的遺物,抱著衣服崩潰大哭。
原來這一年來,所有的思念都深藏在心底,每當那些熟悉的場景在腦海泛起,連呼吸都是痛的。
一年後,我再去看她的短影片賬號:
她去旅遊了,她結婚了,她懷孕了,她成了單親媽媽……
生活不停地向前走,可是空難二週年那天,她依然無助著,依然沉痛著。

她說:
“如果有選擇,我想代替媽媽坐上那趟永不復返的航班,我真的好想媽媽。”
親人的離去,從來不是一時的暴風雨,而是一生的潮溼。
上面提到的“雨衣爸爸”,《紅星新聞》曾經做過一個後續報道:《“雨衣爸爸”:失去女兒的160多個日夜》
女兒遇難後,那種撕心裂肺的痛苦,到底還是融進了日常的每一天。
女兒婚後,很多衣物都還留在家中,而且沒到換季,帶走一套,又會留下一套。

老兩口收拾女兒的衣櫃,整整理出16個大包,一件又一件地放在手心,捨不得扔,每看一次就是一場淚崩。
尤其是年幼的外孫,還不太會說話,每次到外公外婆家,就喊著找媽媽。
他們想等外孫大了再告訴女兒的事,也收起了家裡所有和女兒相關的東西。

可小傢伙找不到媽媽,總會顫顫巍巍地在房間裡轉一圈,然後指著那面曾經掛著媽媽照片的白牆。
04
我們無數次聽過“沒有人知道意外和明天哪個先來”。
但是有多少人真正知道這其中的含義?
看過一部由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死於明日》。
裡面有幾個震撼人心的小故事:
4個即將畢業的姑娘,相聚開派對,她們一起聊理想,談愛情,說著所有自己的喜歡和不喜歡……

中途,酒沒了,大家決定用星座選人出去買。
接著螢幕一黑,彈出一行字幕:
下樓買酒的那個女孩,當晚被大卡車撞死了。
電影裡沒有說下樓的是誰,但是有一個姑娘的夢想在那個深夜戛然而止。
8年未見的姐姐,回到家鄉看望弟弟。
他們相約一起去吃生蠔,弟弟嫌今天人多,把時間改到兩天後。
可惜,姐姐再也去不了了。
第二天,她在路邊給小狗拍照時,被倒下的電線杆砸中。
證券交易所裡,人影匆忙。
一箇中年男人,倒在座椅上,大家都以為他只是睡著了。
5個小時後,才有人發現人已經沒了。
天意如刀,命運難測。
在突如其來的意外面前,人力有窮時。
我們唯一能做的,可能只有珍惜,再珍惜。

就像馬爾克斯給讀者的告別信中寫的那樣:
“如果我知道今天是我最後一次看你入睡,我會熱烈地擁抱你,祈求上帝守護你的靈魂。
如果我知道這是最後一次看你離開家門,我會給你一個擁抱一個吻,然後重新叫住你,再度擁抱親吻。
如果我知道這是最後一次聽到你的聲音,我會錄下你的每個字句,以便可以一遍又一遍永無窮盡地傾聽。

如果我知道這是看到你的最後幾分鐘,我會說‘我愛你’,而不是傻傻地以為你早已知道。”
參考資料:
極目新聞:《株洲蘆淞大橋事故中一家母子三人遇難,孩子為一對7歲雙胞胎剛上小學》
極目新聞:《株洲蘆淞大橋事故致菜場母子三人遇難,鄰居自發幫忙處理蔬菜,有人買點生薑付一百元》
紅星深度:《2021未完待續|“雨衣爸爸”:失去女兒的160多個日夜》

— E N D —
素材來源於網路/影片截圖。文:王耳朵,上不知天文,下不知地理,中間略懂點人生歪理。關注【王耳朵先生】(ID:huangezishiba),一個路見不平,就忍不住一聲吼的中年boy。

你也“在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