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明星代言,不如自家有一個科學家故事

從電商主播李佳琦的《成分中國》到張泉靈的《國貨就很好》,這兩年案例SHOWCASE聯合上海品牌策略廣告公司世之相為護膚國牌打造了多個成功「破圈」的科學傳播故事標杆。
從李佳琦《成分中國》帶來的重組膠原蛋白爆發式增長,到今年韓束從抖音短劇營銷轉向X肽的科學傳播。我們深刻感受到,今年美妝護膚國牌最大的動作就是,要做成真正的大牌,必須既有真技術,也要會講品牌科學傳播故事。
正如李佳琦在韓束《成分中國》片子中說的那樣,“隨大流當然好走,但很難突圍。”
我們認為,自家有老闆IP、明星營銷都不如品牌有一個能夠被消費者廣泛認知的品牌技術標籤或者是一個科學家故事。
在當前經濟週期下,中國消費者的心理訴求是需要國貨提供更多的「紅利」,其中包括技術紅利、價格紅利、還有情緒紅利 。而這些都需要靠「故事」來完成品牌端到消費者端的「翻譯」。
基於以上認知,案例SHOWCASE聯合近年打造過多個護膚國牌科學傳播爆款的世之相推出系列報道,計劃挖掘10個真正有技術實力的國牌的超級技術故事,幫助它們完成科學品牌轉型。
5月份,我們將陸續釋出,世之相打造的3個國貨超級技術故事,它們分別是:講述韓束X肽成分研發歷程的《成分中國·彎道競速》、膠原大廠創福康的《國貨就很好·拷問中國膠原蛋白》、綻媄婭的《造皮膚的人去做護膚品》。7月份,我們還將舉辦「實力國牌超級科學傳播峰會」。
如果你是一家核心技術過硬、產品和運營也沒問題的實力技術國貨,那麼歡迎點選報名
一起重新定義實力國牌,讓超級技術故事被更多人看見。
護膚國牌崛起時,大多數國貨以「功效平替大牌」淘到了第一桶金,從最初的引進熱門護膚成分,到今天自研中國成分。一些佔據市場地位的國貨一步步開始展現“大牌有的,我們也要有”的實力野心。於是,如何講好自己品牌的超級技術故事,如何讓消費者聽得懂,願意聽自己的品牌故事,成了很多國牌二次崛起的攔路虎。
一位前十的護膚國牌總經理說,當市場發生變化,國牌的營銷手段卻沒有變化的時候,銷量就很難發生變化,就好像你很難用大家都在用的手段完成品牌記憶和銷量增長。而且科學傳播本身的消費者理解門檻就高,靠品牌自身或者平臺很難創造出有想象力的、能夠破圈的品牌科學故事。

很多國牌老闆既想創新,又怕冒險,對好的科學傳播內容沒有認知,以前沒有人做過,品牌部門也無所適從。” 

科學傳播的重要性逐漸成為了美妝國牌的共識,但是如何做好卻成了問題。
第一、 相較於國際品牌,國貨專業的科學傳播不是起步晚,是根本沒有。
國際品牌有專門的科學傳播部門來協調科研端和營銷端的傳播內容,而多數國牌的品牌部門和科學部門本質是兩個部門。
一護膚大牌的市場總監告訴案例SHOWCASE,「品牌市場營銷部門和科學家研發團隊平時基本不交流,除非是品牌新品釋出,要資料和功效,很難協同,經常對話是“雞同鴨講”」品牌內部尚且如此,要想對外做到消費者的絲滑溝通更是難如登天。
第二、到底要不要做科學傳播,老闆面臨品牌短期利益和長期利益的選擇。
在品牌營銷上,過去的美妝國牌是「什麼成分火就追什麼」,「哪種營銷方式爆就做什麼」。老闆們一般也會選擇這些能直接帶來銷量的營銷手段,而忽視科學傳播的長期價值。有些老闆則對科學傳播沒有信心,只能依賴自己過去的營銷經驗。
比如直播帶貨爆火後,都追求和頭部主播合作。但是這一招現在也不靈驗了。頭部主播往往具有極強的議價權,更傾向於選擇市場已經驗證成功的品牌,以藉助品牌勢能來塑造自己的形象;加上平臺的玩法不斷變化、退貨率居高不下、投入巨大收益卻不如預期。
這種忽視科學傳播的玩法,哪怕一時生意成功,最終也避免不了在長期行軍中失去品牌應有的價值。這就是很多老闆說的,「一時直播帶貨爽,後續輸掉了品牌的長久持續力。」
第三、市面上根本找不到懂科學傳播的內容團隊,也未見有效的方法論。
打破同質化、說明書式、照本宣科的科學傳播,創造更故事化、更普世化、更有趣、更前衛的內容和溝通形式,是科學傳播的關鍵。
可是目前行業面臨的現狀是,一個國牌決定做科學傳播,大機率在外面找不到懂科學傳播的供應商。你很難要求,廣告公司的一個導演去深入理解美妝行業的各項專有技術,比如韓束的肽成分是如何開發的、綻媄婭的人造皮膚技術是如何誕生的。
目前大部分國牌把科學傳播做成了消費者都不愛看的探廠影片。一位國牌品牌總監向案例SHOWCASE表示,「在老闆眼中,探廠影片就是科學傳播了,而這種影片艱澀難懂,我們自己看了都尷尬到腳趾摳地,但老闆喜歡,我們就要執行。」
第四、護膚賽道缺乏成功案例,國牌科學傳播需要創新。
在國牌科學傳播營銷萌芽的時候,缺少成功案例和模版也是很多國牌做科學傳播的障礙。「想做,卻不知道什麼樣的故事能說,怎麼說。」這是很多護膚國牌品牌操盤手的困惑。
比如,歐萊雅2024年開始重點宣傳自己的3D列印人造皮膚模型,用於測試化妝品對皮膚的功效性。實際上,我們瞭解到,國牌綻媄婭的科學家團隊早在2007年就造出了中國的第一塊人造皮膚,並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用人造皮膚技術來做化妝品,簡直是降維打擊。
但是,綻媄婭的這個大國技術故事卻鮮為人知,之前他們自己也未意識到要將技術故事主動傳遞給消費者。今年,他們開始更加註重科學傳播,聯合世之相、李佳琦合作拍攝了《造皮膚的人去做護膚品》故事片。
《造皮膚的人去做護膚品》正片|李佳琦講述綻媄婭的人造皮膚故事
科學傳播解決的就是消費者“看得懂,喜歡看”的問題,看得懂,就需要專業的「翻譯」,將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和日常枯燥的科研翻譯成消費者能聽懂的「故事」。其次,要解決的就是“話題性”問題,消費者願意主動傳播,這樣才能把傳播量級做到最大,讓更多人記住你的超級技術故事。
作為關注新商業、新品牌、新消費、新產品的內容平臺,案例SHOWCASE和世之相不僅具備從解讀爆款到製造爆款的能力,而且是市面上少有的擁有科學傳播超級方法論的內容製造團隊。
我們一直在做的就是兩件事:故事+話題。我們團隊均來自《人物》/《36氪》/《財聯社》等一流媒體內容機構,最擅長的事情就是“講故事”和“議題設定”。
過去兩年,案例SHOWCASE聯合世之相和李佳琦共同打造了護膚國牌內容IP《成分中國》,挖掘了多個品牌的超級技術故事。
《成分中國·彎道競速》正片|李佳琦講述韓束“X肽”技術彎道超車的故事
韓束《成分中國·彎道競速》故事片講述了韓束如何彎道超車,於2024年成功研發出了具有革命性意義的“環六肽-9”;並將這項核心技術比喻成一場田徑比賽,在國際品牌領先不止30年、所有人都不看好國牌的情況下,韓束如何一步步彎道超車。
我們透過一個故事片,將韓束原本艱澀難懂的“環六肽-9”技術翻譯成了普通消費者一看就懂的概念。
日前,我們又聯合前央視主持人張泉靈,推出了國牌內容IP《國貨就很好》。第一期推出的是關於創福康的《國貨就很好·拷問中國膠原蛋白》。故事片中,張泉靈拷問創爾生物董事長佟剛,「為什麼國貨一創新,就漲價?為什麼成分一火,消費者反而得不到實惠?
《國貨就很好·拷問中國膠原蛋白》正片|張泉靈講述創福康的故事
這種反差式、大膽式的提問,讓創福康瞬間具備了“話題性”。而消費者關心的問題,就是你要直面回答的問題。消費者看完片子也就知道膠原蛋白行業火爆後的一個國貨新故事。
「超級技術-超級話題-超級流量-超級品牌」就是我們過去多次被證明過的“超級方法論”。
“話題就是流量”,創造“超級話題”為品牌帶來內容,同時帶來熱度和流量。這是我們在品牌傳播上探索出來的一條路,也是應對傳播環境變化的解法。
硬核的技術故事+有話題的品牌內容+有優勢的產品,具備這些要素,那麼你的品牌就有成為爆款國牌的潛質。

案例SHOWCASE和世之相異常看好技術創新的美妝國牌,尤其有硬科技實力的國牌。
經過這麼多年和國際大牌的廝殺,這些美妝國牌在技術、品質上都有了顯著提升,國牌向上走的趨勢不會停。預計很快會出現一批從供應鏈、科研等領域轉型的新品牌,它們可能會實現高速增長。
我們也相信,和美妝國牌一樣,其他領域的國牌也將快速崛起。相應的是,國牌的品牌策略上也要做足科學傳播的準備,助力市場跨越式增長。
基於在美妝護膚行業打造過多個科學傳播爆款的經驗,案例SHOWCASE和世之相希望將這一科學故事爆款能力賦予更多有硬實力技術的國牌。
現在,我們全網公開尋找10個有硬科技實力的國牌,幫助挖掘你們的超級技術故事,輔助完成科學傳播的轉型。
我們不僅能把艱澀難懂的科技術語翻譯成消費者共情的品牌故事,而且還能一起梳理你們的品牌內容體系,重構消費者認知。
我們的具體要求如下:

案例SHOWCASE和世之相深耕科學傳播多年,無論你是大牌、新興品牌或是白牌,如果符合上述條件,並且想讓自己的技術故事廣為人知,那麼聯絡我們就對了!

7月,案例SHOWCASE聯合世之相、品牌媒體「品牌星球」、公關專業媒體「萬能的大叔」將共同舉辦“實力國牌超級科學傳播峰會”,邀請實力國牌董事長、市場部負責人,投資人、品牌公關專家,共同參與此次關於實力國牌科學傳播峰會。
如果你感興趣,請戳報名表
文|案例SHOWCASE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