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海獺、機器人到武林高手,品牌在「新物種營銷」賽道上越走越遠了|中國案例

品牌需要代言人,但誰說這個角色一定得是「人」?
為了找到更有趣、好玩、契合度高的代言形象,各大品牌紛紛突破思維邊界,在「新物種營銷」的賽道上越走越遠。
本期精選的三個案例中,這些與眾不同的「代言人」,既做到了讓消費者會心一笑,也在不知不覺中記住了產品和服務的核心價值:愛慕邀請「全世界的海獺」為海藻睡眠衣代言,並幽默宣告「24小時內無反對即生效」條款;
安慕希找來春晚爆紅的宇樹機器人擔任「代演人」,測試新品黃桃燕麥爆珠酸奶到底有多好喝,「手舞足蹈」的機器人看起來可比人類努力多了;
美團團購則搬出了一齣邵氏風格的復古江湖大戲——平臺上的按摩技師化身「武學大師」,專門拯救現代都市苦命的「木頸老祖」「不眠公子」「溼氣濁姬」們,試問哪個打工人看了不感同身受?
在世界睡眠日之際,內衣品牌愛慕發起了一場別開生面的代言活動,誠邀全世界的海獺成為其產品海藻睡眠衣的代言人,並幽默設定「24小時內無反對即生效」的條款。新奇的視角、柔軟的表達加上幽默的語調,讓這支廣告進入了我們的視野。
1. 擬人化代言巧思:品牌邀請「全世界的海獺」成為產品代言人,創造了一個幽默的營銷噱頭,結尾處「24小時內無反對即生效」的條款更增添了互動趣味。這類創意設計天然具有話題性和社交媒體傳播潛力,讓消費者樂於在社交平臺分享,實現自發傳播。
2. 產品特性的隱喻轉換:為什麼海獺成為代言人是成立的?廣告將海藻從「海獺的睡眠工具」轉換為「人類的睡衣原材料」,創造了一種流暢的概念過渡,這種轉換讓消費者可以輕鬆理解產品理念:「如果海獺靠海藻睡得好,那麼由海藻纖維製成的海藻睡眠衣也能讓人睡得好」。
3. 借勢萌寵營銷:在營銷領域,可愛生物的吸引力是不言而喻的。可愛、好萌,也是很多觀眾在這條短片留下的評論。透過將產品與可愛動物聯絡起來,品牌能夠建立更加溫暖、親切的形象,降低消費者的心理防禦,增強品牌好感度。

 Q:案例 SHOWCASE  
 A:愛慕品牌營銷部副總監 牛源培  
Q:愛慕為什麼要開發海藻睡眠衣這一品類,在市場上有什麼優勢?
A:我們在2023年推出海藻睡眠衣。當時市面上雖然睡衣產品很多,但大多被定位為家居服或內衣,專門針對睡眠場景的產品很少。疫情後人們對健康更加關注,而睡眠又是現代都市人普遍存在的健康問題,這是我們看到的細分場景的機會點。
在中高階睡衣市場,核心賣點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推高端面料,如真絲、羊絨;另一類是賣設計,如性感奢華的設計或蕾絲、刺繡設計。愛慕希望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中做出差異化,因此選擇了海藻睡眠衣這一既包含新面料又屬於新品類的產品。這是我們與青島大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簽訂的獨家合作,海藻纖維的製作成本高、損耗大、技術難度大,所以在正規內衣品牌中很少見到,也是這款產品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Q:今年的海藻睡眠衣專案與往年相比有什麼新變化?邀請海獺代言「人類睡衣」的創意是怎麼產生的?
A:經過兩年多的市場驗證後,我們發現存量客戶對產品認可度還是比較高的。但由於睡眠衣設計上能做的變化不多,存量客戶增長空間有限,所以今年我們的核心突破點是拓展增量人群,聚焦年輕化戰略。一方面是產品設計的年輕化,今年我們有推出女士細肩帶、男士印花等更年輕化的款式;另一方面是營銷策略上的年輕化,所以有了大家現在看到的《像海獺一樣睡覺》創意廣告片。
海獺形象與我們產品有著天然契合點。在資料搜尋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它不僅是一種很擅長睡覺的動物,每天能睡10-14個小時,而且海獺睡覺時會把海藻搭在自己身上,既防止被水流沖走,又能起到禦寒作用。這與我們的海藻睡眠衣形成絕妙的呼應。加上海獺的形象又很可愛,能吸引年輕消費者的注意。所以我們的核心創意就是「像海獺一樣睡覺」,延展到產品營銷上就有了「海獺有海藻,你有海藻睡眠衣」這樣的表達。
Q:為什麼選擇世界睡眠日作為主要營銷節點?接下來還有什麼傳播計劃?
A:雖然海藻睡眠衣是全年適用的產品,春夏和秋冬都有不同系列。但在營銷上,我們需要找到最契合產品特性的時間點。春天是個很特別的季節,大家常說「春困秋乏」,這個時候人們對睡眠的需求和關注度會上升。再加上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這個節日與我們的睡眠衣產品高度契合。相比之下,下半年主要聚焦在「暖衣」和「CNY」這些節點活動上,睡眠衣的營銷會相對弱化。
我們正在製作海獺形象的周邊產品,如真絲海藻眼罩、小海獺玩偶等,計劃在四月份配合促銷活動在各渠道推出。在產品價格上也做了適度下探,期望觸達更廣泛的消費群體。不過要明確的是,我們不是純粹以年齡為維度,而是想吸引「心態年輕」的人群,他們可能在不同年齡段,但都有年輕活力的心和審美。
春晚火出圈的宇樹機器人開始「上班」了,這回是給安慕希當「代演人」,測試其最新款安慕希黃桃燕麥爆珠酸奶。從線下超市「臨時工」現場助銷,到線上短片中「手舞足蹈」、「爆好喝旋風腿」的功夫展示,機器人的「打工」效果比起人類如何?看看便知。
1. 科技感 VS「人味」的反差營銷:賣力地搖酸奶、表演功夫和舞蹈,甚至還有「偷感十足」的行為,無一不在強化機器人「努力扮演人類」的反差感,以此製造話題。另外,作為宇樹科技在食品快消領域的首個官方合作品牌,安慕希在「新物種營銷」賽道上搶佔先機,自然也收穫了超高關注度和討論熱度。
2. 將產品特性轉化為視覺化儀式:宇樹科技為安慕希專門開發的「搖6秒」動作程式,巧妙地將產品使用方式變成了富有儀式感的科技體驗,讓原本普通的「搖一搖」行為變得特別而難忘。這提醒品牌在傳播產品特性時,可以嘗試將功能點轉化為視覺化、可參與的互動環節,從而強化記憶點。

 Q:案例 SHOWCASE  
 A:伊利液態奶市場部數字營銷組  
Q:怎麼想到找宇樹機器人合作,合作過程中各自的角色分工是怎樣的?
A:最開始是因為春晚上看到了宇樹機器人的表演,尤其是那個搖手絹的動作特別出圈。安慕希正好要推一款黃桃燕麥爆珠新品,一個主打的產品特點就是「搖一搖,6秒更好喝」,我們意識到這兩者之間可以有一些奇妙的契合點。而且安慕希一直都想做更多年輕化、好玩的內容,所以就有了這次新嘗試。
在合作中,我們團隊主要負責創意構思,宇樹科技負責技術開發,這次就專門開發了6秒的「搖一搖」動作程式。宇樹團隊很配合,和我們一起做了很多有趣的嘗試,包括舞蹈和武術動作第一次在非宇樹科技官方賬號亮相,最後有了大家看到的機器人好喝到手舞足蹈的生動畫面。
Q:「代演人」這個名字有什麼講究嗎?背後有怎樣的創意思考?
A:我們有觀察到社交平臺上的一個有趣現象——大家都在討論「機器人在演人,人在演機器人」。我們覺得「演」這個概念恰好是連線機器人和人之間的一個有趣媒介,是一種溝通方式。既契合了片子的主題,畢竟機器人本質上是沒有情緒的,它們用「演」來表現人類的情感,也融合了當下的流行趨勢和熱門討論點,比起單純用「代言人」更為豐滿。
為了讓機器人更「像人」,我們還融入了很多當下流行的梗。比如最後機器人「偷」走酸奶,就是玩「誰來了都得提兩提安慕希走」的送禮網路梗;結尾三個機器人同框呼應網友「耳背的爺、淘氣的孫、年邁的奶一家三口」的討論;我們甚至給機器人設計了短褲,回應春晚網友對機器人「不穿褲子」的討論。網友玩梗,我們接梗,希望和大家玩在一起。
Q:除了線上短片,你們還做了什麼動作?
A:我們的宣傳策略是線上線下同步進行。線上是品牌向的短片,線下會更注重互動體驗——我們有帶著機器人去馬路上、公園裡溜達,大家看到都會自發地聚過來,拍照、互動,效果很好。我們還線上下超市裡,讓機器人實地當了一回「導購」,宣傳這次的新品。既滿足了消費者近距離接觸機器人的好奇心,又為線上內容提供了更多素材,最終形成了線上線下互動的良性迴圈。
Q:品牌與機器人的合作目前正在興起,你們如何看待這種趨勢的持續性以及未來合作空間?
A:根據我們的觀察,現階段機器人主要還是作為一個新鮮元素出現在品牌活動中,需要創意包裝和內容支援才能發揮最大價值。不過,我們很期待未來能出現更多實際應用場景,比如讓機器人真正成為導購,能招攬顧客並與消費者進行更豐富的互動等。
這次合作反響挺好的,不僅消費者覺得有趣,許多科技媒體和新聞機構也給予了關注,成功將一個營銷活動變成了社會話題。我們後面還會繼續和宇樹合作,目前我們的「代演人」剛剛完成了全國巡演的第一站——景德鎮。接下來還計劃讓機器人參與直播、線下活動和參觀工廠等更多環節,希望帶給消費者更多新鮮有趣的視角。
美團團購春季推拿養生campaign將創意性、傳播力與商業訴求做了很好融合。透過將打工人常見的頸椎病、溼氣重、失眠等問題形象化為「木頸老祖」「溼氣濁姬」「不眠公子」等江湖人物,同時將平臺技師塑造為能「拯救」打工人的「武學大師」,品牌在輕鬆詼諧的武俠風中完成了「團推拿按摩,用美團團購」的心智構建,談笑間就把業務講明白了。
1. 共鳴型痛點營銷:頸椎僵硬、失眠、溼氣重等亞健康問題幾乎是所有打工人的共同困擾,當這些日常痛點被包裝成生動有趣的武俠角色,立刻拉近了品牌與使用者的距離,也巧妙提醒瞭解決方案——是時候給自己預約一次專業推拿了。
2. 從中國文化中找靈感:品牌此次將養生推拿和武林江湖進行創造性嫁接,既喚起了中國人對武俠文化的集體記憶,又賦予了傳統養生新的趣味解讀。也再次說明中華文化中蘊含著豐富的創意源泉:二十四節氣、紅樓夢/西遊記新解、傳統戲曲、民間神話傳說、詩詞歌賦等等。對品牌方來說,從經典文化符號中尋找靈感並進行創新演繹,的確是一條可持續發掘的路徑。

 Q:案例 SHOWCASE  
 A:美團團購理療養生創意負責人 許稼逸  
Q:為什麼會選擇武俠風來做這一次的創意演繹?
A:還是跟要說的資訊有關。溝通下來,發現客戶很想強調大師傅的手藝與「功夫」。從這點出發,就想到大師傅們是身懷絕技的大俠,而那些腰痠背痛的人成了與大師傅爭鋒的「江湖怪客」。
同時,這次的「武俠」想做成邵氏復古的武俠風格。尤其是以前楚原導演拍的那些,又神秘又詭異的氣氛(畢竟有那些腰痠背痛的江湖怪客)——要在這個氣氛裡演一些有趣的內容。
Q:為了營造江湖氛圍,團隊在視覺呈現上下了哪些功夫?特別是在道具設計、畫面風格上有什麼講究嗎?
從一開始就強調,要邵氏風,不要搞成中插廣告!團隊直接去了橫店,找了當地的美術,「不眠公子」的街道景完全是搭出來的,本身是荒涼破宅。
道具上,「不眠公子」的不眠雙眼也是美術改過無數稿,要一雙「過度精神」的眼睛。過程中怎麼做都只是「瞪大雙眼」而達不到「過度精神」最後才摸索出來,過度精神來自於皺眉,所以皺眉的痕跡也要畫出來,甚至演出時要演員保持緊皺眉頭!
Q:除了這支廣告外,整個推拿養生campaign還做了哪些配套內容或創意延展?效果如何?
A:我們還為客戶做了一套創意冰袖。把手少陽少陰經列印在近幾年廣泛使用的防曬冰袖上,作為創意觸點。試想坐辦公室或戶外騎行路上都可以按按自己的穴位,也是移動的廣告牌。
客戶在站內也上線了春季養生的促銷活動,據說上線兩天業務已突破歷史峰值。(可能還是券發的給力)
Q:現在品牌方玩梗、抽象營銷越來越多了,你們怎麼看待這種形式,如何做出新鮮感和差異化?
A:當玩梗是基操的時候,也會遇到「通梗膨脹」,梗剛出現的時候是新鮮,廣告接盤梗的時候有趣度已經打了7折了。
所以還是要對梗得有二次創作,搭一下順風車只能達到60分,要搞出「梗高一尺,玩梗高一丈」才行,並能讓產品/品牌比梗還有梗,不過這都是說來容易,做起來實際上很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