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見聞對話戴康:如何擊穿投資的底層邏輯?

轉自:華爾街見聞 

摘要:
中國的財富管理已經從1.0版本向2.0版本轉型,並正在邁向3.0版本!
華爾街見聞的朋友們大家好,我是戴康,歡迎來到《債務週期下的全球資產配置新策略》。
一直以來,我覺得投資都是“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本次主要是和大家分享我們看待任何事物,包括生活、工作、投資,都要去擊穿它最底層的邏輯。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都會面臨著非常多的選擇,那麼如何做出選擇?投資亦然,我們應怎麼做出選擇?要花最多的精力去擊穿做選擇的底層邏輯在哪裡?這是我想和大家分享的。‍‍‍‍‍‍‍

01  財富管理轉型 
我認為,識別事物的核心矛盾是關鍵所在。我這次和大家分享債務週期的話題,因為我認為在未來很多年,投資者在資產配置中最核心的任務是識別債務週期。這不僅是我們在未來很多年或者下一個時代做資產配置的最核心要素,也是我過去數年深入研究並願意在此分享的成果。
我在2023年的作品《策略投資:從方法論到進化論》主要圍繞A股市場展開,但我認為中國的財富管理已經從1.0版本向2.0版本轉型,並正在邁向3.0版本。1.0版本時期,人們投資股票;2.0版本時期,轉向基金產品;而3.0版本,則標誌著人們開始進行更為全面的資產配置。
以前我們如果有多餘的資金,要麼去配置股票,要麼是去買房地產,餘下的資金是能夠去做投資的,這一點在上海尤其明顯。但是現在我們發現:時代好像在發生變化。接下來,我將分享如何用全球視野來審視這一變化。
所以我相信,本次課程不僅是和大家去聊一聊股票,更多的是跟大家來聊用怎樣的視角去做資產配置–我認為這是在中國邁向財富管理3.0的背景下我們需要去改變的理念。
02  債務週期 
本次我和大家分享的標題《債務週期下的全球資產配置新策略》中,我想突出兩點:
第一點是“新”。2023年6月份我提出了新投資正規化,其實我在報告裡,對於如何理解投資正規化之“新”已有一些描述,但是我最想給大家總結的“新”,主要體現在全球發生的三件歷史性的事件中。
第一件歷史性事件是逆全球化。在2022年俄烏衝突以來,這個過程是在進一步確認的,這是其一。
第二件歷史性事件是中國在進入債務週期。中國進入債務週期最後確認的訊號是什麼?就是在2022年10月、11月,放開疫情防控最佳化之後,我們觀察2023年就會發現並沒有那麼簡單。當然,中國是在2021年下半年進入債務週期的,但是在2023年它就被確認了,這是第二個歷史性的事件。
第三件歷史性事件是AI的產業趨勢,我把它視為全球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它無疑將對我們的未來產生深遠的影響。最近,隨著高考成績的公佈,我們可以發現人工智慧或已成為最受歡迎的專業之—這也正是我今天要強調“新”這一概念的原因。
第二個關鍵點則圍繞本次課程的主旨–債務週期。在人的一生中,最多隻經歷一次債務週期,這就顯示了為什麼我們要去理解它的重要性。在座的各位,包括我在日常的生活工作、投資中往往形成的習慣是:當我們碰到一個問題,就會回想過去經歷的事情,並用過去的經驗來應對現在的問題。
然而,債務週期是我們在座各位都沒有經歷的,所以這也是我認為大家非常困惑的點。對於這種感覺,大家無非是說不清道不明,但我認為這恰恰是我想和大家分享的,即在投資中我們怎麼去理解債務週期–這是我今天想給大家分享的內容。
本次分享的內容將分為6個部分:
第一個部分圍繞大家困惑的問題,即為什麼近幾年來難賺錢?其實這很容易理解。因為大家看到,全社會的利率水平在不斷地下降,這告訴你賺錢是越來越難的,那麼我將分享利率不斷下降預示著什麼?我們為什麼要去關注債務週期?以及為什麼我認為投資的底層邏輯是債務週期?
第二,雖然許多人都經歷了熊市,但是中國股票市場的歷史是短暫的。那麼放眼全球來看,全球股票市場中歷史級別的熊市是怎麼形成的?對我們當前有什麼樣的啟示?
第三,我之前提到中國本輪債務上行週期自2008年“四萬億”政策開始,那麼現在走到了哪步?為什麼我們要去關注走到哪一步?我會分享在資產價格研判中非常重要的一點,即找到位置,而這正是大部分的投資者容易忽視的。
第四,當今我們走到了這一步,那麼歷史上海外的國家是如何走出債務週期的?這之所以重要,是因為走出債務週期會給未來的資產配置形成很深遠的影響。
第五,既然我們和大家分享了債務週期,那麼在全球資產配置中,我們如何利用不同國家的債務週期錯位進行投資?或者更準確地說,我們可以如何實現套利?
最後,我們討論下一波債務週期中,我們怎麼去把握財富的浪潮。
歡迎持續關注後續對話!
– E N D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