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2.0:弱美元,低利率的投資策略

🔻這是我的第1740篇原創🔻
預約直播👇每週分享全球資產行情
過去四年拜登政府,強調的是強美元,高利息策略,所以最好的投資策略,就是換美元,享受匯率升值,然後買美國的房子,因為美國房價過去四年至少漲了50%。
買好房子後,把房子做抵押貸,貸出來的錢去買美股,然後質押上漲美股出來的錢,去買高息美債的銀行定期,因為美債利率5%。
最後你發現,花一百萬美金投資美元資產,你賺了美國房價上漲的錢,賺了美股上漲的錢,賺了美債高息的錢,真的就是一份錢三份賺,一魚多吃。這個投資模型,簡直太性感了。
而特朗普的金融策略,就是弱美元,低利息,旨在刺激美國經濟增長,減輕債務壓力,他要把錢都撒出去,去全世界買買買。但是美國政府的錢不夠呀,2024年美國政府收入4.9萬億,財政支出6.8萬億,等於財政赤字1.8萬億美金,完全不夠花呀。
咋整?兩條策略,第一是削減國內開支,讓馬斯克部長的Doge委員會裁人,減少公共預算開支,降低成本;第二是繼續發美債,讓美聯儲繼續印錢買美債借給政府花。
這時候有人就要拿出崩盤論了,說美國不都天量鉅債36萬億懸在空中了麼,還發債那不得崩盤了麼。
這裡我要說,還在這麼喊的人,顯然沒搞清楚個人欠債國家欠債的本質區別 —— 你欠債,是要還的,不然等待你的就是徵信黑戶,限高限消。而一個國家欠債,某種程度上不需要還。
說白了,任何國家級的債務體系裡,沒有還債,只有化債。化債無非短債換長債,高息換低息。老美如此,我們今年的十萬億也一樣,本質上都是同一套邏輯 。
今年美債利率一定會降,現在美債利率是4.5%,美國聯邦政府肯定要用未來更低息的美債,來償還目前高息美債,因為還本金是不可能的。
但全都這麼搞,那不全都貨幣超發,通貨膨脹了麼,美元不就都變成辛巴威幣了嘛,那美元和美債信用就受損了嘛。這時候,美國的血包兄弟,資本外掛,日本就出場了。
你是不是也很好奇,既然我們都知道貨幣是一定要貶值的,因為只有這樣物價和資產價格才能上漲,大家才不會把錢存銀行。要拿去消費和投資來保值增值,經濟才能流動起來,溫和通脹是有利於經濟發展的。
但是日本過去30年,一直大量印錢,且一直降息,利率都降到負利率了,那日本的通脹怎麼就沒起來呢。反而陷入資產負債表衰退的20年?
兩個原因,第一是日本之前泡沫太嚴重了,就是辜朝明說的修復資產負債表衰退,大家都不消費還債呢,而還債就的本質就是消滅貨幣,就是縮表;第二就是日本濫發出來的貨幣,沒有流到本國內部市場,而是流到美國換成美元,推高美國資產去了。
這就是“渡邊太太”效應,也就是巴菲特過去這幾年抄底日本五大商社的底層邏輯。
結論就是:天量化債面前,美債利率未來一定往下調,目前將近5個點高息美債,就很香,未來大機率不會再有了。明年你只能買4個點的美債,而後年你只能買3個點的美債。投資就要在更確定的趨勢下,賺確定性的錢。
這兩年我自己就買了很多美元銀行定存,和美債貨幣基金以及美債基底的儲蓄分紅保險,提前鎖定美債利率。你想想,100萬美金存裡面,沒有任何風險,一年後拿將近5萬美金,多香呀,還要啥腳踏車,幹嘛要去高風險的股票市場搏Alpha收益呢。我是個保守的投資人,我不喜歡虧本金。
另外2025年我開始定投美債價格,因為我賭美債收益率一定會下降,而美債價格和收益是反向曲線,所以美債價格一定會走高,現在美債價格正處於低位,買進去就是一個不錯的投資策略,足夠便宜,未來上漲趨勢很好。
但現在大家都是這麼想的,都知道要去“存美元”、“買美債”,但買到真正美債和成長性美股作為底層優質資產的人還是太少了
因為市場上打著美債旗號吸收資金的產品越來越多,名字也五花八門,什麼某某美元債基金,什麼全球貨幣ETF,很多人開始無腦亂買,以為自己買到了“美債”,實際上買到的只是以美債為名頭、含債量不到10%、打包了一堆發行方賣也賣不掉的資產在內的垃圾產品。
這種產品不但不能幫你賺錢,還很可能虧錢。你以為是美債不夠好,實際上是你的投資策略不夠好。
所以,2025年可要在投資的時候擦亮雙眼,這方面我的團隊有太多避坑經驗和乾貨,會在朋友圈和直播裡繼續和大家聊,想跟上的記得加我工作微信,備註“乾貨”以便透過。
⬇️S叔工作微信,分享日常生活,投資思考,領取投資乾貨合集。


S叔,十年全球資產投資人,定居香港;預約直播,每週全球資產分享;關注我開啟全球投資視野
關注我👇開啟全球投資視野
點上方進主頁-右上角【…】-設為星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