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商品|英美債市高度共振,日債利率震盪上行——海外固收月報2025年第一期

海外債券投資,G4主權債
以“海外非美經濟體債券市場研究”系列專題為基礎,我們新設《海外固收月報》,月度頻率跟蹤重點投資產品的收益率和靜態價效比,以及非美G4(德法英日)主權債市場走勢的變化。
截至2025年2月5日,考慮資本佔用、稅收以及匯率對沖成本後,投資價效比由高到低依次為HY中資美元債(美元投)、離岸央票(美元和人民幣投)、CNH政策性銀行債(美元投)、30Y和10Y中債(人民幣投)、CNH政府機構債(美元投)、30Y房利美/吉利美MBS(美元投)、5Y國開(人民幣投),其餘債券綜合收益率為負。CNH債和中國國債較名義利率更高的海外經濟體國債仍具吸引力,投資時可靈活擇取人民幣負債和美元負債(掉期點補貼)。不過動態來看,海外經濟體債券的綜合收益率在邊際抬升。
2025年1月,除日本外G4國債收益率衝高回落。非日本國債收益率普遍高度相關,受加息預期影響,日債“特立獨行”。2024年以來美債10Y收益率對英債的BETA影響最大。日債、德債期限利差處於歷史中性偏低水平。近一個月,德國、日本短期國債市場資金存在較大幅度淨流出。資金流入期限溢價尚未完全收斂的英國國債。
在此前釋出的“海外非美經濟體債券市場研究”系列專題中,我們搭建了海外債券投資的分析框架。《初探海外非美經濟體主權債分析框架》中我們總結了非美海外固收需要研究的關鍵點;《新興經濟體主權債市場概覽》中我們評估了主要新興債券市場的規模、風險、匯兌和資本管制等要素;《非美本幣債收益率相關性探究》中我們盤點了非美主權債之間以及與美國國債的相關性;《德國國債市場綜覽》《英國國債市場面面觀》深入剖析了德國和英國國債市場基本情況;《非美外幣債價效比分析:匯率對沖和套息交易》《跨幣種海外債券投資靜態價效比方法論》構建了跨幣種債券投資收益率靜態比較的方法。後續我們將針對非美債券市場進行更深入、更細緻的研究。
以上述研究成果為基礎,我們開闢了新報告型別——《海外固收月報》,月度頻率跟蹤重點投資產品的收益率和價效比,以及非美G4(德法英日)主權債市場的變化。
一、海外債券跨幣種投資靜態對比
海外高通脹高利率的環境下,對於中資金融機構而言,投資外幣債真的比投資中債收益率高嗎?我們考慮美國國債、MBS、中資美元債、美元金融債、超主權機構債、非美主權債、CNH債作為投資品,以人民幣和美元作為投資幣種,對比其與中債相比,誰更具有價效比。
1.1 美元投資美元債
使用美元投資美元債,需要考慮資金成本、繳稅和風險佔用。我們選取實踐中較常投資的美國國債(2Y、10Y、30Y)、房利美MBS(30Y)、吉利美MBS(30Y)、投資級中資美元債、高收益中資美元債、美國美元金融債(BBB)、亞洲美元金融債(BBB)以及超主權機構債(5Y)。美元資金成本全部採用隔夜SOFR利率上浮50bp,稅率和風險權重見表中所示。
其中超主權機構(包括BIS、世界銀行、亞開行等)發行的美元債數量較多,我們選取主力發行年限5Y美元債進行統計,5Y超主權機構美元債息票率自2022年起抬升,當前在4.6%左右水平。
考慮繳稅、扣除資金成本和風險佔用後的綜合收益,截止2025年2月5日,HY中資美元債擁有接近2%的收益空間,30Y房利美和吉利美MBS也有微弱正收益;相較2025年1月,各美元債券綜合收益率出現了邊際反彈。
1.2 美元投資非美外幣債
使用美元投資非美外幣債,除資金成本、繳稅和風險佔用外,還需要考慮匯率套保成本。我們選取10Y英國國債、德國國債、義大利國債、日本國債、中國香港政府債、印尼國債、馬來西亞國債、墨西哥國債,以及財政部海外發行國債(CNH或其他幣種)、CNH債(央票、政策性銀行債、企業債、政府機構債)作為投資標的。美元資金成本繼續採用隔夜SOFR利率上浮50bp。匯率敞口完全套保,套保成本採用1Y掉期計算而來。稅率和風險權重見表中所示。
其中財政部在離岸發行的債券(包括CNH債)並非每月發行。最新一期是2024年11月財政部在沙特首都利雅得發行的20億美元主權債券,分為3年期債券12.5億美元,息票率為4.125%;5年期債券7.5億美元,息票率為4.25%;這是首筆在中東地區發行並上市的中國主權債券,不僅有助於促進中國與中東地區財金交流合作,還能夠引導更多中資機構赴中東地區開展投融資活動。截至2025年2月5日,財政部海外發債未償還額總計500.16億美元,平均收益率大約在2.7%左右。
考慮繳稅、扣除資金成本、風險佔用和匯率套保成本後,截止2025年2月5日,離岸央票約有1.25%的收益空間,CNH政策性銀行債也有0.46%的綜合收益,CNH政府機構債也錄得正收益,相比之下非美經濟體國債名義收益率雖高,經風險佔用和稅率調整後的綜合收益率為負,投資價效比不及CNH債。
1.3 人民幣投資人民幣債
使用人民幣投資人民幣債(CNY債和CNH債),需要考慮資金成本、繳稅和風險佔用。我們選取1Y同業存單、5Y中債中短期票據、5Y國開債、5Y地方政府債、10Y國債、30Y國債,以及CNH債(離岸國債、離岸央票、政策性銀行債、企業債、政府機構債)作為投資標的。CNH債資金成本採用1Y CNH Hibor利率,1Y同業存單資金成本採用1Y利率互換,其餘債券資金成本採用5Y利率互換(固定利率端均使用3M Shibor)。稅率和風險權重見表中所示。
近些年來人民銀行多次增發離岸央票,其目的在於調節離岸人民幣市場流動性,提供離岸高評級人民幣投資產品。例如2024年3月增發100億元6個月期限央票、2024年6月增發150億元6個月期限央票、2025年1月增發600億元1年期央票、2025年2月增發100億元3個月央票和50億元1年期央票等。僅2024年至今離岸央票的規模增長幅度約為87%。
考慮繳稅、扣除資金成本和風險佔用後,截止2025年2月5日,最具投資價效比的依次是離岸央票(綜合收益率0.54%)、30Y國債(0.39%)、10Y國債(0.15%)和5Y國開(0.02%),其餘投資產品綜合收益率為負。
1.4 橫向對比
扣除繳稅、風險佔用、資金成本和匯率套保成本後,我們能夠對不同幣種投資境內外債券的綜合收益率進行靜態比較。2025年2月5日的資料顯示,投資價效比由高到低依次為HY中資美元債(美元投)、離岸央票(美元和人民幣投)、CNH政策性銀行債(美元投)、30Y和10Y中債(人民幣投)、CNH政府機構債(美元投)、30Y房利美/吉利美MBS(美元投)、5Y國開(人民幣投),其餘債券綜合收益率為負。
總體來說,除HY中資美元債遵循“高風險-高收益”原則外,CNH債和中國國債較名義利率更高的海外經濟體國債更具吸引力,幣種選擇時可靈活使用人民幣負債和美元負債(掉期點補貼)。不過動態比較來看,海外經濟體債券的綜合收益率在邊際抬升。
二、非美G4國債跟蹤
2025年1月,除日本外G4主要發達經濟體國債收益率高度共振,總體表現為衝高回落。前半月,英債收益率快速上行引發市場對其財政可持續性的擔憂,後受“特朗普交易”降溫、英國12月CPI不及預期影響而緩和。
就10Y國債收益率而言,近一個月內,法國下行幅度最大,美國、英國次之,日本逆勢上漲。以2Y OIS衡量的短期利率預期方面,英國利率預期降幅最大,其次是歐元區,美國基本持平。英債期限溢價降幅最小,日債長端收益率變動基本可歸因於短端利率變化。
近一個月內,英國和美國、德國和法國、法國和英國10Y國債收益率相關性達到0.9以上,其餘非日本國債收益率之間也保持至少0.8的關聯度,而日本與其他國債收益率之間以負相關“特立獨行”。近三個月內,非日本國債收益率普遍高度相關,日本與其他國債收益率相關性大致在0.5~0.7。
從BETA視角來看,2024年以來美債10Y收益率對英債的BETA影響最大,對德債影響在去年第四季度後下降。截至2025年2月7日,美債長端收益率對非美G4主要發達經濟體長端國債收益率BETA影響從大到小依次為英國、法國、日本、德國。
期限利差方面,從歷史分位數來看,法國、英國10Y-2Y期限利差上行至歷史中位數附近,日債、德債處於歷史中性偏低水平。
從EPFR資金流資料來看,近一個月德國、日本1至3年期國債市場資金實現淨流出,德國長期限國債市場亦為流出,英國各期限國債市場均存在不同程度流入,以中短期為主。
點選圖片購買 “興業研究系列叢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