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g,常萌煙, 2005年3月8日出生於湖南省常德市。她出生就被遺棄,在天津附近的牧羊地兒童村生活(注:指Shepherd's Field,坐落在河北廊坊,由美國Philip Heyden私人基金會籌建,專門收留被遺棄的兒童, 並安排有撫養能力的人收養這些兒童)。
她患有乙型地中海型貧血,幾乎每兩三個星期就需要進行輸血治療。四歲那年她被美國夫婦Dale和Ann McKinney領養,在一個大家庭中長大。萌聰明好學,喜歡打籃球和長跑,希望將來成為一名醫生。
2023年,萌加入一個醫學實驗,使用基因編輯來進行幹細胞移植。整個過程前後花費了好幾個月,萌也吃了很多苦。不過,如今她已經痊癒。
下面,就是萌的自述。
2023年10月24日,是對我人生影響最大的一天。這一天,我接受了基因編輯幹細胞移植。這項治療有可能治癒我的疾病。
我出生時患有一種遺傳性血液疾病,叫做重型β地中海貧血,也被稱為庫利氏貧血。這種病導致我的身體產生的血細胞無法攜帶氧氣。從我18個月大開始,我每兩到三週就需要輸血來維持生命。現在我19歲了,已經接受了大約400次輸血。
我出生在中國南方,出生後即被遺棄。亞洲大多數患有β地中海貧血的孩子由於缺乏適當的護理或治療,年紀輕輕就去世了。幸運的是,我被一名人道主義者救助,她幫助我進入了一個專門收治體弱兒童的孤兒院(指牧羊兒童村)。在這個特殊的孤兒院裡,我得到了維持生命所需的輸血。

四歲半時,我的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我被現在的家人收養。我來到了美國,並首次體驗到了擁有家庭的感覺。我被歡迎進入了一個大家庭,因為我的父母有17個孩子(有15個是收養的孩子),其中包括好幾個有血液病和特殊醫療需求的孩子。

我來到美國後成為了聖猶達醫院的病人。當我11歲時,我甚至成為了他們的宣傳畫報女孩!這家醫院位於伊利諾伊州皮奧里亞,名為OSF聖弗朗西斯醫療中心,內設聖猶達附屬醫院。

我的疾病透過每三週一次的輸血得以控制,我還每天服用藥物以幫助身體排出因頻繁輸血而帶來的過量鐵元素。
2023年3月,我被納入了位於田納西州納什維爾的Editas CRISPR基因編輯試驗,這可能會徹底改變我的生活。這個試驗包括幹細胞移植和化療。我很興奮能有機會成為醫學史的一部分!
2023年6月26日,幹細胞收集開始了!在這之前,我需要每天都被注射兩次,為期四天。這些皮下的注射讓我的骨髓產生更多幹細胞,從而使這個過程更容易和快速。幹細胞的收集持續了三天。我認識的幾個病人不得不經歷兩到三次收集,因為收集到的幹細胞數量不足。幸運的是,我只經歷了一次。
每天都有專門的快遞員飛往麻省的波士頓,把幹細胞送到那裡的醫院進行編輯或修改。我的細胞編輯過程持續了四個月。回想起來,他們總共收集了7000萬幹細胞。第一天就收集了3500萬幹細胞。而這項實驗最低要求是收集1500萬到2000萬細胞,並準備900萬作為備份。你可能會問,“既然第一天已經收集到足夠的幹細胞,為什麼還要繼續收集呢?”答案是為了確保如果“第一批”出了問題,我還有足夠的幹細胞,不必重新經歷收集過程。總的來說,這是為了防止我不得不重返醫院重新開始這一過程。

在等待幹細胞的四個月裡,我進行了生育保護。這需要每天兩到三次在我的腹部注射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Lupron),並服用多種口服藥物。Lupron注射使我的身體進入絕經狀態,這是為了在化療過程中保護我的卵巢。2023年7月26日,幹細胞收集一個月後,我開始為取卵手術做準備。這包括每天服用一大劑量的MiraLAX和能量飲料Powerade,以幫助取卵過程更順利。在此期間,我還需要定期檢查我的雌激素水平。

手術結束後,醫生告訴我他們取出了18個卵子,併成功冷凍了其中的10個。我希望我未來的孩子會感激我為他們做出的這些努力!
2023年10月10日早上,我被安排了很多檢查,確保我的身體為移植做好了準備。這一天的檢查包括肝臟磁共振成像(MRI)、肺功能測試、超聲心動圖和心電圖(EKG)。這些測試是為了確定我的身體是否足夠健康,能否可以承受移植。肝臟MRI用於掃描肝臟中的鐵含量。它是一臺巨大的管狀機器,透過拍攝肝臟的照片來分析鐵含量。肺功能測試是透過特定方式吹入管中,檢查我的肺是否足夠強大,能夠承受化療。EKG是護士將電極貼在胸部的特定部位,記錄心臟的電活動。
第二天,我做了更多檢查,包括帶造影劑的心臟MRI、胸部X光、新冠病毒檢測、Lupron注射和醫生的會診。心臟MRI與肝臟MRI相似,但它顯示心臟的各個部分以及可能受損的區域,還展示了心臟腔室和瓣膜的工作情況。
入院那天很難熬。我非常餓,但不能吃東西,因為我要做手術,在胸部植入一條中心導管。手術完成後,護士直接把我送到病房,開始住院治療。
10月17日是化療的第一天。我每四小時接受一次化療,持續四天,每天劑量增加。總共就是四天內接受了16次高劑量化療,真是太多了!他們說我的身體代謝化療藥物的速度比預期快得多,護士不得不將化療劑量增加70%,然後增加5%,最後增加50%。他們從未增加過如此多的劑量。
我經歷了化療的多種副作用,包括頭痛、喉嚨痛、頭皮發癢、脫髮、流鼻血、食慾不振和噁心。有很多天我什麼都做不了,因為我太疲憊和噁心了。有一天,我流鼻血持續了九個半小時,耳鼻喉科醫生不得不給我的鼻子填塞止血。

10月24日,移植日終於到來了,我既興奮又緊張。那裡有很多人,我感到有些不知所措。當醫生開始輸注第一袋含有布司他芬化療藥物的靜脈滴液時,我聞到了防腐劑的味道,味道像奶油玉米。我還能感覺到心跳加速,但我的生命體徵沒有變化。整個過程只花了30分鐘,每輸完一袋,護士們就要衝洗導管線,然後等待15分鐘後再掛另一袋藥物。

大約十天後,化療開始影響我的身體和各項指標。我味覺發生了很大變化,大部分時間我都吃不下東西。情況逐漸好轉,12月15日,我終於回家了!
溫斯頓·丘吉爾曾說:“成功是從一個失敗走向另一個失敗,卻依然充滿熱情。”雖然我從未將自己的困難視為“失敗”,但我以我在逆境中的堅持不懈來定義我的成功。我經歷了許多挑戰,但我總能繼續前行,從未放棄。
我的醫療挑戰讓我對醫學產生了極大的興趣。我熱愛學習人體的奇妙之處,也喜歡幫助他人。因此,我決定主修生物學,希望將來成為一名醫生,特別是兒科血液科醫生。這一領域專注於治療和照顧患有血液疾病的兒童。我想幫助那些與我患有相同或類似血液疾病的孩子。我認為這對我來說是一個完美的職業選擇。我已經對這個領域瞭解很多,而且我能夠更加體諒這些孩子,因為我瞭解他們的感受,我也經歷過類似的情況。其他醫生有知識,而我不僅有知識,還有獨特的視角。
你可能會問,“你經歷的這一切都值得嗎?”我會說,非常值得!事實上,如果有需要,我會毫不猶豫地再次經歷這一切。我一直保持著積極的態度,所以恢復得比其他患者更快。在這個試驗中,我結交了新朋友,享受了住在納什維爾的生活,並且對這次試驗以及它如何改變我的生活有了深刻的認識。

2023年11月9日——這是我永遠不會忘記的一天。這一天,我進行了最後一次輸血。距今將近一年,我簡直無法相信,不再需要輸血的終點終於就在眼前了。
(萌一直是一位優秀的學生,儘管她因為做移植手術和化療而耽誤了三個多月的課程,她依然以年級第一名的身份畢業,並且在高中畢業典禮上發言。
如今,她已經進入大學,主修生物,正在邁向成為醫生的第一步。
萌,祝你一生順遂,心想事成。)

前文導讀:
關鍵詞
孩子
基因編輯
幹細胞移植
藥物
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