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能活多久?——科研和人壽保險交匯的兩百週年紀念1825-2025

人類的預期壽命,顯然在過去一百多年有很多增加。人類壽命的極限卻難以確定。當然細胞分裂次數應該是有限的(Hayflick1965),但如何以體外實驗、以細胞分裂次數預計壽命,也不容易。
因為長期以來人類罕見活到90歲,所以通常的進化因素都沒有對人類老年的健康和壽命進行選擇。
年齡越大,越容易死亡,似乎是非常簡單的直覺,但也不一定那麼簡單。首先,人類在很長時間對嬰幼兒的保健有相當的困難,其死亡率較高。其次,家庭、地區相關的食物和戰爭等多種環境因素長期影響青壯年的死亡率。真正等到外界環境不影響死亡,才能知道壽命。
從德國移民英國的猶太家族在倫敦誕生的Benjamin Gompertz1779-1865),因為當時歐洲不讓猶太人上大學,而他從小喜好數學,只好自學。他年輕時經常給數學刊物投稿,但在倫敦股票交易所謀生,但假如數學學會。他的獨子死後,他辭職有段時間專心數學和天文學。因為申請保險公司工作被拒(原因是其猶太背景),他曾經與猶太金融家Nathan Rothschild1777-1836)共同創立過保險公司,Gompertz 為其精算師。在不厭其煩看人壽表格的過程中,他思考其統計規律,拿出數學定律。1825616日,他在英國皇家學會宣讀另外,提出後人稱之為Gompertz模型的數學模型,亦稱為人類死亡定律,其後發表長達73頁的論文(32頁是表格)(Gompertz1825)。一般人需要知道的其基本結論就是年齡越大死亡率越高,40歲以後的人死亡率每8年增加一倍。這一模型及其衍生方程式長期為保險公司所借鑑。也被用來研究不同因素對人和動物壽命的影響:如果讓曲線偏離,就可能延長或縮短壽命。
事實上,在不同生物中,年齡越大死亡率越高,但卻不一定是簡單的指數曲線。現代人類資料也顯示高齡的死亡率偏離Gompertz定律(Riggs and Millecchia1992)。
2.87億人比較可靠的資料分析就顯示90歲以後死亡率低於Gompertz定律的預計(Vaupel et al., 1998)。其實Gompertz當時就注意到,92歲以上老人的死亡率幾乎停留在0.25,也就是說他看見了高齡的“死亡平臺”現象,因此他說“看起來人的年齡好像沒有上限”。在有些動物中,極高年齡的死亡率可以很低。
所謂專家預計人類壽命,被不斷打破。從1840年代到2000年的連續160年,人類預計壽命每年增加三個月,說明人類還在延長自己的壽命(Oeppen and Vaupel2002)。
但是,雖然超過百歲的人越來越多,但最大的年齡記錄卻沒有顯著變化(Christensen et al., 2009)。
Christensen K, Doblhammer G, Rau R and Vaupel JW (2009). Ageing populations: the challenges ahead. Lancet 374:1196-1208. 
Gompertz B (1825). On the nature of the function expressive of the law of human mortality and on a new model of determining life contingencies. Phil Trans R Soc 115:513-585.
Hayflick L (1965). The limitedin vitrolifetime of human diploid cell strains.Exp Cell Res 37:614-636.
Oeppen J and Vaupel JW (2002). Demography. Broken limits to life expectancy. Science 296:1029-1031.
Riggs JE and Millecchia RJ (1992). Mortality among the elderly in the US, 1956-1987: Demonstration of the upper boundary to Gompertzian mortality.Mechanisms of Ageing and Development 62:191-199.
Vaupel JW, Carey JR, Christensen K, Johnson TE, Yashin AI, Holm NV, Iachine IA, Kannisto V, Khazaeli AA, Liedo P, Longo VD, Zeng Y, Manton KG and Curtshiger JW (1998). Biodemographic trajectories of longevity. Science 280:855-86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