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末談:日本人不愛運動卻最長壽,患癌率極低!這個原因值得深思….

日本是世界範圍內公認的長壽之國。厚生勞動省公佈的資料顯示,2023年日本男女性平均壽命為81.09/87.14歲,相較於2022年分別增長了0.04/0.05歲。
去年9月,日本厚生勞動省公佈資料顯示,截止到9月1號日本百歲以上老人的數量達到了95119人,較去年增加了2980人,該數值已經持續54年攀升,創下了歷史新高。
日本已經連續20多年在世衛組織釋出的《世界衛生統計》報告裡排名第一,而日本人之所以壽命較長,與缺血性心臟病、癌症等疾病的死亡率顯著低於國際水平相關。據日本國立癌症研究中心釋出的癌症5年生存率資料顯示,日本2012~2013癌症患者的5年生存率為67.3%。也就是說,日本人的癌症患者在10年前就約有70%可以獲得臨床治癒。
但有趣的是,《柳葉刀-全球健康》調查顯示,日本在全球不愛運動的國家裡排名11,僅有40%的日本人會堅持規律鍛鍊。這讓人覺得很奇怪,不愛運動的日本人為什麼還能長壽?

調查9萬日本人後發現,長壽與“吃”有關!
日本東北大學醫學系研究科公眾衛生學的研究人員對9.2萬名受試者的資料進行分析後發現,日本人長壽或與長期堅持的飲食習慣有關係。
研究人員根據8項日本飲食指數評估了受試者的飲食習慣,得分越高的人說明飲食越日本化,共對受試者進行了中位18.9年的隨訪。結果發現,日本人長期吃的食物有米飯、味增湯、海草、漬物、黃綠色蔬菜、魚類,不經常吃的是牛肉和豬肉。
透過分析發現,飲食習慣日本化分數越高的受試者死亡率越低,分數最高的相較於最低的全因死亡風險下降了14%、心血管死亡風險下降了11%、心臟病死亡風險下降了11%。
1、一頓吃得少
吃過日料的人相信都知道,日料種類繁多,但每份的量都很少,全吃完可能才七分飽。
2、吃得“鮮”
這裡的鮮有2種含義,一是吃得清淡,日本人喜歡吃食物的本味,多是低油低鹽的水煮方式,可避免攝入過量油脂,還能保留食物的本味;
二是臨海的日本人經常吃海鮮,海鮮內有豐富的ω-3脂肪酸、核黃素、鈣質以及鐵質等營養,對健康有很大好處。
3、很少吃外賣
日本人有屬於自己的便當文化,平常上學、工作都是攜帶便當出門,很少吃外賣。
美國一項研究指出,經常吃外賣與全因死亡率增加49%、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增加18%、癌症死亡率增加67%相關。
4、常吃豆製品
豆製品也是日本人十分喜愛的,經常吃味噌湯、納豆等食物。豆製品內有豐富的異黃酮,經常攝入與前列腺癌、乳腺癌風險下降相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