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百歲老人和超級壽星越來越多:人類壽命的極限要被打破了嗎?

巴黎4月14日電(小新)你能想象一個人活到 118 歲以上嗎?迄今為止,全世界只有四人被正式認證達到了這個極限,其中就包括兩位法國女性:讓娜·卡爾芒(Jeanne Calment),活到了令人難以置信的 122 歲零 5 個月,以及於 2023 年去世的 露西爾·朗東(Lucile Randon),享年 118 歲零 11 個月。
這些被廣泛關注的“超級壽星”,雖然偶有爭議,但其年齡都已通過出生與死亡登記等官方檔案由研究人員嚴格核實。問題是:這類人越來越多了嗎?人類真的會不斷打破壽命的“天花板”嗎?
【三十年來,法國百歲老人數量暴漲三十倍!】
不僅是那些極端高齡的個案,百歲以上人口的整體增長趨勢也在加速。以法國為例,2024 年,法國百歲老人已超過 3 萬人,而 1970 年僅有約 1000 人。這意味著 在半個世紀內增長了 30 倍!
根據法國國家統計與經濟研究所(Insee)的預測,如果當前死亡率趨勢持續,到 2070 年,法國的百歲老人或將突破 20 萬人!
【醫療進步與低齡死亡率下降:為高齡長壽鋪路】
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歐洲國家經歷了兒童與年輕人死亡率的大幅下降,主要歸功於公共衛生改善、疫苗接種和抗生素普及。這使得更多人得以存活至 70 歲甚至 80 歲。
而真正的百歲“爆發期”出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那些出生於 19 世紀末的人,因整個人生都享受到了衛生與醫療進步,最終得以活到非常高齡。
統計顯示:
  • 1900 年法國僅有約 100 名百歲老人,
  • 1950 年也僅有 200 人左右,
  • 到 2000 年已經突破 8000 人。
【新人群出現:105 歲及以上的“超級老年人”】
近年來,研究者開始關注“超級壽星”——即年滿 105 歲 甚至 110 歲 的人群。
截至 2023 年 1 月,法國估算有 近 2000 人 年齡超過 105 歲。這類高齡人群的記錄與統計,難度極大,必須依靠嚴密驗證系統,例如:國際長壽資料庫(IDL):
由國際研究團隊建立,並由法國國家人口研究所(Ined)負責維護。該資料庫彙集全球可靠國家的 105 歲及以上人口死亡記錄,並逐一核對出生與死亡證明檔案,確保資料精準。
例如,在法國,所有 110 歲及以上者,以及部分 105-109 歲之間的人群,其資料都需透過 Insee 的“國家個人身份登記目錄”(RNIPP)與官方檔案對照,確保年齡無誤。
【為什麼長壽者中女性遠多於男性?】
在所有年滿 105 歲並透過核實的人群中,女性佔據了壓倒性多數:
2020 年,法國有 924 人在 105 歲以上去世,其中 女性843人、男性僅81人——女性是男性的十倍!

這是因為:
男性從出生開始死亡率就更高,尤其在青壯年時期更容易因疾病、事故或生活方式等因素早逝;而女性則更容易存活到高齡。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每年出生的男嬰數量略高於女嬰,但這種“起跑優勢”早已在漫長人生中被抹平。
【105 歲之後:死亡風險還在增加嗎?】
儘管我們已能精準描繪出 100 歲以內人群的死亡風險曲線,但對於 105 歲以上的人群,學術界依然存在爭議:
一派認為:死亡風險仍以“指數型”增長;
另一派則猜測:高齡階段的死亡風險會趨於“平緩或停滯”,即進入所謂“死亡平臺”。
為解答這一謎題,研究人員正持續擴充經過驗證的“超級壽星”資料庫,希望未來能更清晰地描繪這段高齡死亡曲線,判斷人類是否存在生理上的壽命極限。
【總結:我們正步入“超級老齡時代”】
百歲老人越來越多不再是新聞;105 歲以上人群正從“個別現象”邁入“統計維度”;人類是否能突破 120 歲、130 歲甚至更高的壽命極限,仍是科學與倫理探討的前沿課題。
但可以肯定的是,長壽正在從“奇蹟”變為“趨勢”,而我們,也許正走在一條前所未有的長壽之路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