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橫掃金像獎的港產片《破地獄》,以生死議題為敘事底色,深入呈現香港殯葬文化。影片中,紅磡一帶的“花圈街”成為核心拍攝場景。

電影《破地獄》
圖:星島日報
因為電影太過火爆,再加上紅磡向來是港漂聚集地,“花圈街”在社交媒體上引起不少熱議。
有一位港漂女生在小紅書上分享自己住在“花圈街”的感想,大讚居住環境好?!


圖:星島頭條
有懂行的網友在評論區從風水角度看紅磡殯儀館,“據說那風水不錯,住過的之後都非富則貴。”;不過也有人唱反調,稱自己偶然經過都感不適,“今天無意路過,走完就頭痛,我身體到底是有多虛!”

圖:星島日報
紅磡這片區最荒誕的黑色幽默,莫過於它用同一片土地,同時承載著香港人對“生”的狂歡與“死”的敬畏。這裡白天是郭富城開唱的紅館,晚上就成了超度亡靈的“破地獄”現場。
一條街,兩重天。生與死、喧鬧與肅穆的魔幻現實主義大戲,每天都在上演。
從戰後工業碼頭到今日:“港漂+本地”共融的居住熱土,紅磡始終扮演著“破局者”角色:既保留著老香港的肌理,又在交通、教育、商業配套的迭代中,成為中產家庭與投資者的必爭之地。
評星:★★★★
紅磡的房產史堪稱香港城市轉型的教科書:
1950-1980年代:以船塢、倉庫為主的工業區,黃埔船塢舊址(現黃埔花園)是地標;
1990年代:大型私人屋苑崛起(如黃埔花園、海濱南岸),吸引中產家庭遷入;
2020年代:港鐵屯馬線通車、啟德發展區輻射,疊加“北部都會區”規劃,紅磡成為連線九龍核心與新興發展帶的樞紐。
所長覺得紅磡的房價漲幅,本質是香港“空間重構”的投影——土地稀缺倒逼垂直開發,而交通與政策的紅利,則讓這裡從城市邊緣躍升為九龍城區的核心。

紅磡海濱長廊
圖:網路
評星:★★★★★
1. 地鐵:
紅磡站是港鐵東鐵線和屯馬線的轉乘站,屯馬線直通新界與九龍,步行10分鐘至黃埔站(觀塘線),20分鐘抵中環;東鐵線提供前往羅湖和落馬洲的跨境服務。

圖:港鐵
2. 巴士:
紅磡的巴士交通以紅磡站公共運輸交匯處為核心,連線九龍、新界和港島多個區域,提供多條日間和通宵巴士線路。

圖:香港巴士大典
評星:★★★★
1. 大型商場:
黃埔新天地(11萬㎡商場)、紅磡街市(米其林推薦地道小吃),滿足逛吃到囤貨全需求。

黃埔新天地
圖:網路
2. 校網:
小學和中學均屬35校網,黃埔宣道小學(Band 1中學升學率超60%)、天神嘉諾撒學校等名校雲集,堪稱“九龍塘平替”。
評星:★★★★
1. 地標IP:
紅館(香港紅磡體育館)是香港最具標誌性的演唱會場館,位於九龍紅磡暢運道9號,從來都是“追星聖地”、香港人的集體回憶。

圖:Youtube
2. 市景美學:
必嘉街“鬼馬”茶餐廳、寶其利街排檔,舌尖上的老香港。

圖:香港01
所長私藏:傍晚去紅磡碼頭吹風,看著對岸北角匯的霓虹漸亮——這才是“港式浪漫”的終極詮釋。
紅磡樓盤過去30日成交的平均實用呎價為12278港元/呎。
目前紅磡一手新盤稀缺,但二手市場活躍,黃埔花園近年成交價逆市穩升5%。(資料截至2025年1月)
經典樓盤:
· 黃埔花園(現價參考:1.6萬-1.8萬/呎):老牌中產社群,24小時安保,步行1分鐘到地鐵。
· 海濱南岸(現價參考:1.8萬-2.2萬/呎):學生黨最愛,玻璃天幕泳池+健身室,步行6分鐘至香港理工大學。
· 半島豪庭(現價參考:2.8萬-3.5萬/呎):臨海豪宅,270°維港景,會所配置對標五星酒店。
一手新盤:
The Haddon
(必嘉坊第四期)
開發商:恆基兆業
核心亮點:
· 區位與交通:位於黃埔街1號,步行5-7分鐘可達港鐵何文田站、黃埔站及紅磡站,三線交匯(屯馬線、觀塘線、東鐵線),一站直達會展中心,兩站至金鐘,通勤效率極高。
· 戶型與定價:主推一房戶型(佔69.5%),實用面積223-642平方呎,首批折實價481.2萬元起,呎價18368元,適合年輕家庭及投資客。
· 會所與配套:設CLUB HADDON會所,含燒烤園地、瑜伽花園及兒童樂園,共享紅磡A地段會所設施;毗鄰16.8萬呎商業步行街,生活便利。

圖:星島頭條
Baker Circle.Greenwich
(必嘉坊第三期)
開發商:恆基地產
核心亮點:
· 規模與規劃:紅磡最大規模商住重建專案(總約2800夥),第三期提供278夥,開放式至三房(主打一房),實用面積191-749呎,折實價367.83萬起,呎價17108元,定位“超級優惠價”吸引首購族。
· 共享會所:聯合前兩期打造22000呎共享會所,含25米露天泳池、鐵人訓練館及星空營地。
· 交通升級:緊鄰紅磡站,沙中線通車後7分鐘直達灣仔,投資潛力受東鐵線過海段提振。

圖:中原地產
必嘉坊.迎匯
(必嘉坊第二期)
開發商:恆基地產
核心亮點:
· 市場定位:2022年11月推出,首批折實價458.82萬至1125.54萬,呎價20263-22510元,主打中高階市場,戶型涵蓋1-3房。
· 設計優勢:部分單位配置獨立儲物室及露臺,開放式廚房設計增強空間感,適合小家庭。
· 區位聯動:與必嘉坊整體商業步行街串聯,共享約16.8萬呎商業配套,生活機能完善。

圖:香港01
必嘉坊.曦匯
(必嘉坊第一期)
開發商:恆基地產
核心亮點:
· 首發優勢:2022年6月首批折實價466.83萬至867.35萬,呎價22982-25039元,定位為區域標杆,戶型以1-2房為主,吸引早期投資者。
·景觀稀缺性:高層單位可眺望維港海景,結合開放式廚房與落地玻璃設計,提升採光與視野。
· 商業融合:底層商鋪與必嘉坊步行街無縫銜接,形成“立體商住生態”,租金回報率預估達3.5%。

圖:香港01
啟岸
開發商:恆基地產
核心亮點:
· 年輕化定位:主開啟放式及1房單位(實用面積177-380呎),折實價400萬起,呎價約22000元,瞄準單身及年輕情侶。
·交通便利:鄰近黃埔站,步行3分鐘即達,屯馬線貫通新界與九龍核心區。
· 社群活力:設共享工作空間及健身室,吸引創意產業從業者,租金回報率穩定。

圖:中原地產
曼翹
開發商:益兆集團
核心亮點:
· 微型戶型:主打奈米樓(實用面積131-228呎),折實價299萬起,呎價高達23000元,以低總價吸引投資客及單身人士。
· 智慧家居:全屋配置智慧系統(如聲控燈光、電子門鎖),貼合科技生活需求。
· 租賃潛力:鄰近理工大學,學生及年輕上班族租賃需求旺盛,預計租金回報率超4%。

圖:香港經濟日報
紅磡新盤以恆基“必嘉坊”系列為主導,覆蓋從一房到三房多種戶型,依託交通樞紐與商業配套形成“自住+投資”雙輪驅動。The Haddon及Baker Circle憑藉價格優勢與共享會所脫穎而出;啟岸與曼翹則以低總價精準切入細分市場。
紅磡的發展現狀是新舊交織的“價值窪地”,當前正處於傳統居住區向複合型商住樞紐轉型的關鍵階段。
房價呈現顯著分層:二手房均價約1.3萬-1.6萬/平方呎,新盤則可達1.8萬-2.2萬/平方呎,處於香港十八區中“中等偏上水平”。(低於中西區、灣仔等核心區,但高於深水埗、觀塘等工業轉型區)
短期看,紅磡房價受利率下調和政策利好的刺激,預計2025年將有5%-8%的溫和上漲。建議密切關注政府土地出讓計劃及大型基建專案進展,適時佈局具有重建概念的舊樓或毗鄰交通樞紐的新盤。
紅磡的房最適合哪三類人買?
1. 跨境通勤族尤其青睞500萬-800萬的小戶型單位;
2. 長線投資者:受惠於高鐵經濟與城市更新, 租金回報率穩定在2.5%-3.5%;
3. 改善型家庭:區內優質國際學校及海濱休閒設施,吸引重視教育與環境的中產家庭。
《破地獄》裡說:“破局,不是毀滅,是重生。”紅磡的房產市場亦然——它既非傳統豪宅區的“高冷”,亦非新界的“草根”,而是以實用主義與區位紅利,成了中產最優解。
*影像影音來自網路,本文由港房研究所原創,轉載請聯絡港房研究所微信公眾號(ID:fanginhk)。
如果你有任何在港買房的問題,或有買房體驗想要分享,都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新增所長微信或直接在後臺留言進行分享~
所長期待著每一個你的故事,並樂意為大家答疑解惑!


你在看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