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十娘|橫跨黑白膠片至4K超高畫質時代,傳奇華裔女星盧燕六十年銀幕生涯

做公眾號裡的《紐約客》
戳藍字一鍵關注渡十娘
轉發也是一種肯定
文字|渡十娘‍‍
編輯|渡十娘 
作為目前唯一一位同時擁有奧斯卡、金球獎、艾美獎和美國演員工會四大評審資格的華裔藝術家,98歲的傳奇影星盧燕(Lisa Lu)的星形獎章於地時間5月5日上午11時30分,正式鑲嵌於好萊塢星光大道,成為第2811位獲此殊榮的藝術家。
她在1960年由哥倫比亞影業出品的《山路》中初露頭角,後參演《唐人街》《末代皇帝》《喜福會》等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影片,尤其在《喜福會》中成功塑造的母親形象,成為華人移民文化經典象徵,也讓她在東西方影視界均享有崇高地位。我們內地觀眾對她的熟悉不僅僅是《喜福會》這樣的好萊塢經典,還有《色戒》,《姨媽的後現代生活》等內地和港臺影片。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們去年的第二屆國際華語原創IP電影節也選擇了她參演的謝晉導演的影片《最後的貴族》。
好萊塢商會總裁兼CEO史蒂夫·尼森(Steve Nissen)主持揭幕儀式(Photo by: Richard Ren/LAPost)
金球獎首位亞裔影后林家珍(Awkwafina)及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首位亞裔主席楊燕子(Janet Yang)等一眾嘉賓紛紛前來祝賀。
知名製片人楊燕子女士二十多年前還是好萊塢著名導演奧利弗.斯通的助理時,就藉助身份便利,協助上海首屆國際電影節邀請到了這位大導演的加盟,由此開啟了中美電影的新旅程。她在致辭中深情表示,盧燕無論在亞洲還是好萊塢,始終以從容優雅塑造角色,尤其在《末代皇帝》《喜福會》《摘金奇緣》中塑造出的母親或家族長者形象,既莊重又溫暖,令人敬仰。她提到盧燕與其父親曾就讀同一所上海交通大學,令她對盧燕更添敬意,也感受到深層的文化血脈與代際力量。
中韓混血演員林家珍則以“搭檔、影迷與朋友”的身份表達敬意。她回憶道,在《摘金奇緣》片場第一次遇見盧燕時,自己在化妝車上吵吵鬧鬧,直到意識到身旁坐著的就是盧燕,瞬間肅然起敬。她表示,盧燕不僅是好萊塢亞裔先鋒,更用行動為後人爭取有深度、有尊嚴的角色,她的存在和付出為整個亞裔社群帶來了光芒。
盧燕女士和著名導演遲少艾一起在星星前合影,她們數年前合作了“吳奶奶逃跑計劃”
具有紀念意義的是,此刻正值亞太裔文化傳承月(AAPI Heritage Month)開啟之際,她的星星位於藤街(Vine St.)1708號,坐落於銀幕初搭檔詹姆斯·斯圖爾特(James Stewart)與首位華裔女星黃柳霜(Anna May Wong)之間,象徵跨越百年的華裔影視精神傳承。
  “這不僅是盧燕的榮耀,更是亞裔集體記憶的具象化。”製作人安娜·馬丁內斯指出,這顆星所處的位置位於好萊塢文化地標“Hollywood & Vine”交界處,每日有數萬名遊客駐足,將共同見證這段歷史。更具紀念意義的是,今年正值盧燕成名作《山路》上映65週年,該片是好萊塢早期少數由亞裔女演員擔綱愛情主角的作品。
眾“星”捧月
當天典禮透過全球同步直播進行。盧燕略施淡妝,銀髮蓬鬆,在兩位女兒及家人陪同下自上午便現身現場,與到場嘉賓親切互動、合影留念。典禮結束後,她在比華利山莊一位相識三十餘年的老友所經營的餐廳設宴款待來賓,直到下午四點仍親自送別離場賓客,始終神采奕奕、儀態優雅。活動現場還特別播放了盧燕橫跨黑白膠片至4K超高畫質時代的銀幕經典片段,向她逾六十載的璀璨演藝生涯致敬。

做最好的公號  做更好的自己
電影節專題
昨日更新:
熱文連結:
    2024熱文排行榜:
移民主題:
十夜譚主題:
美國大選主題:
其他:
讀完請點"在看"讓更多人看到
圖片 I 網路
整理 I 編輯 I 渡十娘
清單內容來自 I 楊雷
版權歸原作者 I 如有侵權 I 請聯絡刪除
生活中
總有些東西值得分享
·十·娘
DES
IGN
發現 I 家庭 I 樂趣
想每天與渡十孃親密接觸嗎?
喜歡?粉她!
有話想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