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娟總,從事海外MBA和個人發展輔導19年,出身於21世紀初的中國頭部美企和日企

上次的外企文章,突然砸出來了一群有陣子沒聯絡過的老朋友。
當我還在糾結怎麼後續的時候,他們的出現、他們所講述的自己的故事,幫我想明白了後續我要寫什麼。
寫上一篇的時候,我其實有點擔心大家不能理解、或者覺得向內求答案只是一個說法和對眼前危機的緩兵之計。但聊了兩個老朋友之後,我反而更加堅定了。
外企人擺脫困境,很關鍵的是:知道自己要什麼。

內容摘要
-
30+的年齡,在家庭和事業的分岔路,我停了一會兒
-
十年職場、八年不順
-
我只想要100%滿意的工作
-
結語 & 不同時代下的個人發展思路
01.
|30+的年齡,在家庭和事業的分岔路,我停了一會兒
我的這個朋友Nichle,也是前學員,讀MBA之前是在央企工作。畢業後去了一個外企的宇宙大廠,本來是想要這次可以脫離央企的沉悶和限制,在科技行業大幹一場了,這也是她當年出國的初衷。結果LDP專案(Leadership Development Program,也稱領導力發展計劃)結束的時候,她定崗在了大佬的業務助理的位置。
她心裡是挺遺憾的,好不容意到了科技企業,但還是無法接觸核心業務。後面連生倆娃,在產假期間她覺得自己走到了家庭和事業的分岔路口。
有人建議她順勢離職,領個禮包回家專心帶倆娃。反正她現在在公司的處境,也不一定還有多大的上升空間,而且外企能給的禮包很誘人,兩個寶寶確實需要更多的照顧。
她認真問了自己:如果我的世界今天就只有寶寶、老公和家務,會是什麼樣?她覺得自己早晚會感覺到窒息。不管她多愛自己的孩子,多享受家庭的溫暖,都不能接受自己的世界以後就只有這麼小。產假期間,她就跟老闆說“我要回來”。老闆表示原來的那個職位沒有了,現在有個新的崗位,你能接麼?她毫不猶豫地接了。
30+、兩個孩子的媽媽,就這樣又走上了升級打怪之路。

這個崗位後來成了她職業生涯以來最滿意、最喜歡的,負責的是去跟國內初創的企業中、有志於出海的科技企業去合作。她說她現在每天都是興奮的,每天想的都是還有什麼新的東西可以做、怎麼可以找到一個合作方式讓雙方都受益。在這個崗位上,她第一次拿了全球大獎、在產假回來只工作了3個季度(未滿一年)的情況下拿到了promotion,幾個國產大模型之光都是在爆火之前她就開展了合作的。
她告訴我,不管有沒有這些獎勵,她現在都非常enjoy每天的工作。她可以看到中國最棒的工程師,說中國的工程師紅利是無與倫比的。美國大廠從感恩節到來年一月的3個月,基本都沒人了,工程師都休假了。但是中國的工程師可以全年無休,雖然卷、但是非常敏銳,真心在乎使用者反饋,所以產品體驗越來越好。他們的工作水平也是一流的,這些人無論到哪裡都是最能打的。她每天都被各種大膽的,機智的想法衝擊,一週出差4天都不覺得累。
從外部眼觀來看,Nichle屬於因禍得福,一個偶然的好機會找到了她。 但是更根本的是,她一直都很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生活,一路上為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嘗試了很多次。這並不意味著,她能立刻得到自己想要的,能順風順水,心想事成。但確實能在風浪顛簸中,更有意願去抓住自己想要的那個機會。

02.
|十年職場、八年不順
她的職場十年中,其實非常順利的階段是少的。
在父母和親戚的眼中,畢業後在央媒工作了5年,她這個工作就是一生不愁了,不僅穩定,而且能讓父母臉上有光。只有她自己知道,這可能是世界上最不適合的工作:不能接觸到新知,更多要求人際的敏感,完全是她最不擅長的。

圖片來自電視劇《外企強人》
03.
|我只想要100%滿意的工作
我問她,你想離開外企麼? 或者有一天不得不離開外企?


從外企人的困局與出路,到不後悔選擇外企、只想要自己100%滿意的工作……我們一直都在關注對當下職場人來說普遍共鳴的話題。
歡迎給我們留言蓋樓、或傳播這個讓有類似處境的人可以探討重要問題的平臺。希望這裡是一個能夠直面問題、真誠討論、被看見和聽到的平臺。BeBeyond也一直專注於在不同的時代中,尋找個人發展的思路和答案。
如果你有更為個性化的困惑和需求,也歡迎直接來和我們聊聊。不論是在過去的Mid-Career Workshop中、還是在一對一的免費諮詢中,我們幫助很多人:
-
看清楚了自己所處的局面和人生階段
-
判斷了這個局面下自己面臨的核心矛盾是什麼
-
有哪些選擇以及做出這些選擇所需的條件
-
從而從根本上解決了自己無法想清楚的問題(無法升職或轉行、和領導的關係、設立職業中期新的職業和人生目標等)。
我們不一定能提供答案,但是一定能對你有所幫助。


往期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