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老師的春天就這麼來啦?

這學期開學,大聖的體育課從上學期的一週三節變成了每天一節,據說是這是北京新教改的功勞。
我特意看了一眼內容,所謂的教改主要就是拔高了體育的重要性,要求小學、初中每天一節體育課,高中每週3-5節體育課,沒有體育課的當天要安排不少於45分鐘的體育鍛煉,目的就是要讓孩子出汗,而且還把三大球納入到了必修專案。

大聖反饋說,同學們都很滿意,每天都能下樓撒歡一整節,幸福指數爆棚,而且還減少了一節文化課,裡外裡相當於每週多賺了兩節。
學生的幸福,某種意義上就是老師的痛苦。
以大聖他們學校為例,總共四十多個班級,每天就是四十多節體育課,還有大課間和課後班,學校儲備的那點體育老師,全天泡在操場上盯著都不夠用,還得其他科目的老師出來代課。
以前罵人總愛說數學是體育老師教的,現在體育變成數學老師教的了,可是數學老師怎麼去教學生上三步籃、射門、墊球呢?
短時間內,體育老師短缺可能是全北京的學校都會面臨的突發狀況,據說有的學校都派上副校長去帶體育課了,突如其來的重視體育讓教職工們苦不堪言,兼職體育教師成了中小學再就業的新風潮。
體育老師也沒想到,曾經的邊緣行業竟然一夜之間就迎來了春天,過去是個主科老師就能把體育課給換了,而且是不還的那種,體育老師在辦公室能閒出職業病來。

現在可好,主科老師都得來為學生服務體育課,昨天愛答不理,今天高攀不起,地位這不一下子就支稜起來了麼,每天一節課的待遇一下子就超越了英語老師,直接和語文、數學老師平起平坐。
增強孩子體質,作為家長我舉雙手贊同,但也要適當考慮一下老師們的承受力度,前腳課間十分鐘還不讓孩子下座位呢,後腳就要滿操場大撒把了。畢竟不是所有老師的體能都能和體育老師畫等號,在操場上跑一天,得比講臺上站一週的強度還要大。
可以預見,一學期下來,不光學生的體質增強了,連主科老師的肺活量也有了質的提升。
我開始以為是北京開了先河,後來才知道,全國已經有多個城市早就實行了每天一節體育課,以至於有的小學科老師開始抱怨,因為課時大大縮減,教學任務都完成不了了。

開車變道之前,還知道打個轉向燈,教育改革這麼嚴肅的事情,說急轉彎就急轉彎了,也不管體育教師夠不夠,也不管其他老師教學任務能不能完成,反正先轉了再說,後面的事,就只能在“幹中學”了。

也許不久後家長們就會發現,體育課這個迴旋鏢不管是如何扔,最後都得砸到自己身上,因為給孩子洗衣服的頻率,會變得越來越高了。
-en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