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千尋·尋你尋她|“鄉村美術老師千人種子公益培訓”第8期招募

幾年前,我們旗跡的幾個合夥人帶著家人從城市搬到了中山市一個叫桂南的小山村安住下來。我們在山的南面,山的北面就是孫中山先生的故里。臨近村莊有一所外來務工子弟學校,一至九年級,當時近2000人。因了這層鄰居關係,加上桂南學校石磊校長的支援,我們以義務的方式幫助學校建立了一套美術課程體系,簡稱:桂南美術方法論
桂南美術方法論的核心是這樣幾點:
·覆蓋全員,包括九年級的學生;
·每週一次90分鐘大課;
·美術課在專業課室進行,設有綜合材料、民間工藝、民間美術、綜合繪畫、木工5個工作室;
·儘量使用自然的、樸素的、可迴圈的材料。
桂南學校綜合材料工作室
桂南學校綜合繪畫工作室
桂南學校民間美術工作室
桂南學校民間工藝工作室
6年多下來,桂南學校的孩子們深受其益,越來越多的孩子眼睛裡有了光……
去年6月份,我們就想:
這套方法,能不能幫助到更多孩子?
我們如何展開?
…………
於是就有了鄉村美術老師千人種子計劃的誕生和發展。
到今天,您看到的是第8期的招募。
目前看,除了西藏,我們的學員來自全國各地:
·八成以上的,是鄉村一線的老師們;
·她們中,八成以上的是非專業美術老師;
·每期,大家都為這場美麗的千里的奔赴而努力向學;
·每期,又因找到了同道同行者,而重燃育人之理想……
第五期種子計劃(揚帆計劃)回顧
第二期種子計劃學員簽到
第六期種子計劃開營儀式
第七期種子計劃破冰與分享
自伊始,千人種子計劃就得了眾多公益機構的大力幫助,請允許我們以崇敬的心寫出她們的名字:
浙江致樸公益會/廣東長江公益基金會/新浪·揚帆公益基金/阿里巴巴公益“XIN益佰計劃”/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會/騰訊公益基金。
我們旗跡美育中心,只是其中的一員,沒有她們的愛、慈悲和指導,我們不會走到今天,更無法完成我們後面的若干個千人計劃
旗跡美術中心在桂南村口的牌坊處,開設了一個叫因為兒童的鄉村美術館。在這裡,我們除了展示一些兒童的作品,核心的一個理念是想把兒童美術教育往前推半步,略略呈現一點歷史脈絡的影子”。
千人種子計劃的很多課程會在美術館進行。樓上,是宿舍;樓下,學習和生活。很方便,也很緊湊。美術館平日不對外開放,它算是我們的工作室。
因為兒童美術館 序空間
因為兒童美術館 序空間
因為兒童美術館 紙空間
因為兒童美術館 木空間
如果給旗跡一個素描,應該是這樣幾句話:
堅持教育,堅守鄉村,過身心合一的簡樸生活。
很多人給我們說:
在旗跡,他們好像找到了想要的生活的樣子……
我想他們的意思可能是說,在旗跡看到了一些帶有理想色彩的生活。
我得說這個是對的,我們確實是個有點理想主義色彩的團伙(笑)。
第五期種子計劃陳創濤老師帶領學員晨練
第三期龍念南老師與學員爬山寫生
關於揚帆計劃
中華思源工程基金會是2007年由中共中央統戰部主管、民建中央發起並負責日常管理的4A級全國公募基金會。主要以鄉村振興和社會公益事業為主的“思源工程”活動,幫助弱勢群體解決生產生活困難,促進中國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
新浪揚帆公益基金簡稱揚帆計劃,是思源二級專項基金,關注公益教育領域,專案起始於2007年。揚帆計劃以為國家振興,培養建設家鄉的關鍵性人才為使命,以科技向善,善意互聯為願景。旨在透過立體的助學專案,幫助偏遠地區的孩子增長見識、開拓視野,培養獨立思考能力,增強他們建設家鄉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最終培養一批改變中國末來農村命運的關鍵人才。
今天招募的“千人種子計劃”的第8期,和已經完成的第5期,都是由揚帆計劃全程支援的。
用一句話簡單總結就是幫助老師:
樹觀念,給方法。
先說“樹觀念”
我們發現大多數的學校和老師用的還是“過去式”的教育方式。理念、觀念這一類的東西,是先行性的,如人的頭腦,如果沒有清晰的理念,後面的行動就會宥於一角,無法靈活自由,如鐵鏈縛腳。
藝術發展到今天,藝術的觀念和形式都有了巨大的變化與進步。我們得用“活”的理念,來指導我們的日常課堂,因為坐在我們對面的孩子,就是未來的社會主人,他們的世界是我們不熟知的。
第一期關勇老師給學員分享桂南美術方法論
第五期王明政老師給學員分享水粉課程
第五期學員在印版畫
我們拿材料來舉例。
除了紙上繪畫,還有木片、石塊、布片、鐵絲、竹子、筍衣、樹枝、針線、泥巴、聲光電,行為……
用關勇老師的話說就是“萬物皆可材料,萬物皆可美術!”
第一期關勇老師給學員分享地景藝術
環顧我們的當下課堂,能離開紙張的美術課有多少?
美術真正的核心是表達,一個學期下來,又能有幾堂課讓孩子們盡心儘性地表達了自己?
……
不破不立!
打開了思想,才會有方向,才會有思路,才會在“困境裡”“限制下”看到美術課的另一種可能。

第二期王明政老師與學員分享手工製作膠裝筆記本
第五期許智維老師與學員分享綜合材料捆紮
在哪裡上課?
我們有一半的培訓課程是在桂南學校進行的,老師們會進到真實的課室裡,看到孩子們寶貴的真情實感的作品。
z
觀摩課堂可以讓前來的老師們找到熟悉的感覺:
課堂的組織(桂南美術課是90分鐘)、材料的發放、課間老師的幫助指導,及課後的收納清潔等。
我們希望在真實的氛圍裡,所有來到的老師都能感到看到摸到那個“觀念”。
桂南學校美術館學生綜合拼貼課堂
桂南學校民間美術學生泥塑課堂
“再說給方法”
鄉村學校普遍的情況是:美術課專業專職老師極少,多是語數英老師兼任。
我們聽得最多,也是最困擾她們的是:“不知道該怎麼上課”和“缺乏材料”。幾節課還可以湊合湊合,整學期下來,就啞巴吃黃連心怵手慌了。
教美術課如干農活,你只有自己真正幹過,你才可以知曉從水稻到米飯的距離。紙上談兵,自己費勁,孩子們也累。
第七期石磊校長與學員分享桂南學校美術教育改革經驗
關勇老師與第五期學員分享課程轉換思路
第六期康長運博士與學員分享“成為怎樣的種子”

第五期千人種子學員在戶外寫生課堂

所以,關勇老師會帶領大家“幹活”,幹真活:
老師們會學做版畫,真刀真版真刻印;感受版畫的痕跡藝術,學會了木版畫,你也就會了膠版、吹塑板、銅版,觸一類而通其他,老師們會和墨塗彩進行水墨、水彩的創作。對於鄉村的老師們來說,紙和墨是易得的,但水墨的廣泛應用,卻少被提及。我們會教老師們把平面創作再轉化成立體,由立體再轉化成日常空間裝飾。
當然,還會有泥塑,剪、拼紙等技法……
我們希望老師們透過幹活,形成和總結自己的方法,然後再把這個方法再轉化到教學中。
第七期彭騰達老師給學員分享綜合材料刺繡經驗
第三期許智維老師給學員分享泥塑課堂
關勇老師還教給大家:
備課的方法:如何找資料;如何把教材中的課題進行擴充和深化;如何把一個材料運用到不同的年級。
教學記錄的方法:所有的經歷都是有價值的,如何利用過去的記錄轉化成新的思路;如何歸檔總結形成新的教學成果。
策展布展的方法:孩子們的作品是生動活潑的,具有極大的展覽價值。在缺錢少支援的情況下,如何策劃一場由孩子們主導的展覽;如何讓展覽成為美術課,甚至是整個學校的亮點,甚或成為當地鄉村建設中具有藝術價值的一部分……
第五期種子計劃學員為結營作品展製作海報
第三期種子計劃學員結營儀式
第五期種子計劃學員結營合影
第七期千人種子學員結營作品展
美術教育和鄉村建設:關老師還教給大家如何把學生的作品進入鄉村和環境結合;如何推開圍牆連結校外的有益資源;如何帶孩子回到真實的社群場景進行藝術工作。
旗溪村一角
旗溪村一角
有了方法,就告別了“盲人摸象”,就可以從零至一了,就可以一生二,二生三,三生……
我們知道對於大多數老師來說,高密度的7天6晚,雖然時間不算短,但也只能算是個開始。後面,我們會有“師傅帶徒弟”式的跟蹤服務,也就是老師們回到執教的學校後,若遇到困難,關勇老師所率領的"專業教師團"裡的七、八位老師會線上給您以指導和幫助。
我們十分感恩大家從全國之地的奔赴而至!
表面上看是幫助老師們,實則是老師們成就了公益計劃和旗跡。
大家就像一個管道,透過您們,我們才能實現分享的願望,很大程度上您們才是真正的播種者。
我們十分珍惜和大家的相遇!
除了分享桂南美術方法論,我們還想把一些生活的東西與大家交流,這個是和年齡、閱歷及對生命的理解有關係。
我們認為,單純的技法學習無大意義,它得加上一些基礎性的東西,比如:身心平衡,關係處理,素食冥想等。
這是千人種子計劃伊始就有的想法,我們每一期也如是執行落實。至於效果,您來了自己感覺吧(笑)。
就學習的內容來說,美術的部分約佔七成半左右,另外的就是關於生命力的部分。
第六期張耀仁老師與學員分享處理家庭關係經驗
第五期黃京穗老師與學員關於視覺發展互動
第六期種子計劃金振豹博士與學員分享冥想
第五期陳創濤老師為學員分享生命健康知識
為此我們專門聘請了較強大的導師團隊來幫助大家,他們是:
康長運博士,龍念南老師,陳創濤老師,
黃京穗老師,趙焱老師,金振豹博士,蔣瀟校長。(請參閱推文後關於他們的簡介)
相較於城市,鄉村的老師們在身心上的消耗可能更大。所以,我們76晚課程的核心就是9個字:
樹觀念,給方法,強生命。
第五期張耀仁老師與第五期學員晚課後諮詢分享
第五期千人種子計劃結營大合照
另外,我們還想與大家分享我們做事的一個方法面對真實,積極行動。
在這個人人懸浮的社會,真實,是個偉大的力量。她讓你關注生活,關注日常。猶如一棵樹,只要紮根在土地上,它就擁有了生長的力量。
旗跡一路走來,腳始終沒有離開過土地。坦率說,是真實和行動幫助了我們,她是我們的生存狀態,也成為了我們的一個核心工作方法。
我們會帶大家走進真實,在真實的鄉村學校的美術課堂上課;
走進真實的旗跡美術中心,和旗跡的工作人員一起生活學習;
走進我們所在的嶺南鄉村,觸控這裡鄉村的一草一木,觀察這裡鄉人的煙火和鄉建;
關注真實的身體和離開故鄉幾天中異地生活的點點滴滴……
面對真實然後行動,才能從虛無狀態中找到一個支點,我們希望由這個支點出發,您也許會逐漸發現生命的一些意義。
05
老師和專家介紹
‍‍‍‍‍‍‍‍‍‍‍‍‍‍‍‍
關勇:旗跡教育聯合創始人,45歲,獨立藝術家,26年一線兒童基礎美術教育、探索經驗。曾在廣東美術館和澳門明愛基金會工作多年,廣東省教育廳美育專家庫成員。
老P:旗跡聯合創始人,自然之子專案發起人,54歲,3個孩子的父親,10年以上個性化教育的實踐者。跨界空間設計、品牌建設和教育。以“生活即教育”為理念。
陳創濤:42歲,揭陽大山裡的客家人;15年熱心傳播中醫文化,著作等身;中國古中醫內壯術的探索與推廣者。
王明政:陝西安康人,桂南學校美術課程總監,15年一線兒童美術教育經驗。為人真誠勤奮。
許智維:廣東韶關人,旗跡美術中心培訓主任,14年兒童美術教學經驗。
康長運博士: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教育創新研究院副院長,中國第八次課改的核心成員,資深中西教育倡領者。(千人種子專家團成員)
龍念南老師:原中國美協少兒藝委會副主任,深耕兒童美術教育40多年。(千人種子專家團成員)
黃京穗:國家心理諮詢師,16年深耕家庭教育、兒童心理發展、學生學習困難和婚姻關係等領域,為人謙和溫婉。(千人種子專家團成員)
潘池勳:58歲,香港人,美國NLP資深持證導師,專職心理諮詢師,在助人心靈成長和家庭關係等方面擁有20多年經驗。(千人種子專家團成員)
金振豹:資深冥想療愈導師,曾為大學教師和律師,11年前因癌症走上冥想實修和研究之路,致力於形成整合道、儒、釋傳統與科學和哲學的冥想療愈方法和理論體系。(千人種子專家團成員)
趙焱:桂林新教育的先鋒學校–森林谷實驗小學的創辦人,廣西大學與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聯合培養的碩士研究生,曾工作於中科院計算所智慧資訊處理重點實驗室,也曾任對外漢語教師,赴國外大學任教。從2020年起,共做過160場家庭教育公益課堂,為近兩千個家庭帶去健康的家庭教育理念。(千人種子專家團成員)
蔣瀟:廣州新星學校校長,留學加拿大多年,熱愛藝術和公益,深諳西方藝術史。(千人種子專家團成員)
06
招募資訊
培訓費用全免
培訓期間的培訓費、會務費及食宿費用、保險費等由思源·新浪揚帆公益基金承擔,若中途退出,所有費用自理。
*參培教師僅需自理往返中山旗跡美術中心的交通費
招募物件
全國鄉村小學美術專兼職教師,同等條件欠發達地區優先。
本期招募人數和營期 
>人數:每期限額50人,招滿即止。
>年齡:20~40歲,男女不限。
>營期:7天/期,
>2024年9月22日(週日)~9月28日(週六)
(9月22日下午16點前報到,17:20準時開營,當晚既有培訓課程計劃,9月28日可以離開,具體以主辦方活動須知通知為準)
報名流程與名單確認時間
提交報名表(9月15日24:00截止報名)~專案組初審表格~訪談/線上面談初審透過的老師~確定參訓教師名單~“揚帆計劃助學”公眾號公佈名單。


招滿50人即公佈名單,公告發布後再報名的人員,為補錄人員,替補因特殊情況退出此次培訓的老師,也可優先進入我們下一期培訓人員名單。
聯絡方式
旗跡美術客服:
彭老師:18688127238
若有任何疑問,也可微信聯絡執行方旗跡美術美育行者:meiyuxingzhe或揚帆計劃揚帆妞妞:yangfanjihua2007
支援機構
捐贈單位/騰訊公益
捐贈單位/騰訊影片
主辦單位/思源·新浪揚帆公益基金
主辦,承辦/中山市旗跡教育諮詢有限公司
媒體支援/南方週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