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美育的版圖,
如同一幅多米諾骨牌,
輕輕撥動其中的任意一片,
持久、深遠的影響,
就隨之而至,綿長不息。


作為新土小學唯一的美術專業畢業的老師,胡朝平在剛入職時就發現,想要在鄉村學校開展豐富多彩的美術教學,是一件多麼難的事情。
“首先是設施不足、物資缺乏,學生們難以準備齊全上課所需要的材料,課程也難以順利開展。”這是胡老師所面臨的美育現狀,也是大多數鄉村小學美育教學的困境。“其次則是師資的緊張,大部分老師都需要身兼數職,承擔許多教學事務。”

● 新土小學位於群山環繞的新土鄉
胡老師記得,在“芭莎·課後一小時”美育公益專案來到新土小學之前,學生們的美術課通常都是以基礎繪畫為主,手工、剪紙、藝術創作類的課程對孩子們而言是十分稀少新鮮的。
這也很好地解釋了為什麼在芭莎美育課堂上,孩子們會如此的充滿好奇和熱情。“即使是那些調皮、坐不住的孩子,到了芭莎美育教室也會感到新奇,都會忍不住想要嘗試這些種類齊全、樣式豐富的創作工具。”


● 芭莎教室配備了豐富、充足的美育物資
尤其受到師生們歡迎的,是芭莎美育課。
“我記得有一堂美育課,芭莎美育老師提前讓大家去校園裡收集一些樹枝、落葉,或是其他大自然當中的東西,再教大家利用這些材料去創作一隻鳥、一幅風景畫。”
胡老師感慨道,之所以對這節課這麼印象深刻,是因為每個孩子都興致勃勃,完成的作品也讓人眼前一亮。


● 孩子們用樹葉創作的作品
在另一堂超輕黏土的創作課堂上,學生們第一次接觸到唐裝、古裝,也頭一回瞭解古代門鎖。“雖然最後的成品可能不盡完美,但大家的積極性都特別高!”

如果要說芭莎美育課程究竟有什麼神奇的魔力,讓孩子們對美育的興趣大大提升,那麼細緻教學與自由創作一定是兩大核心因素。
“我覺得芭莎美育課堂有個特別大的優點,就是首先它會先講述概念性的問題,在進入操作之前,芭莎美育老師會提供一個框架,比如第一步怎麼樣、第二步怎麼樣。在框架之餘,就是學生們可以自由發揮想象的部分。”

● 孩子們在認真聽芭莎美育老師講課
胡老師認為,傳統的美育教學往往過於籠統、不夠清晰,學生們在理解上存在困難。
而芭莎美育老師的仔細講解,加上專業的指導示範,既能夠幫助學生們很好地獲取這些知識,也能讓他們加入自己的理解和靈感,自由地進行創作。
不僅如此,美育氛圍的日漸濃厚,也細雨潤物般地影響著學生們在文化課上的表現。
“老師的認可和鼓勵,對孩子們來說是非常寶貴的。”胡老師分享道,就連自己在畫畫創作時,也希望得到他人的讚美,孩子們也更是如此。


● 跟隨老師的引導,學生們開始進行創作
“在芭莎美育課上,孩子們能夠更多地獲得老師的讚揚和好評,他們就會逐漸對美術、畫畫感興趣,甚至上這門課的老師都越來越喜歡,當這個老師上其他課時,孩子們自然而然就表現得更好,更願意聽講了。”
美育的版圖,如同一幅多米諾骨牌,輕輕撥動其中的任意一片,持久、深遠的影響,就隨之而至,綿長不息。

當人們聊起美育,藝術往往是最直接聯想到的詞彙。藝術提供了非語言的表達和溝通機會,可以緩和情緒上的衝突,有助於自我認識和自我成長,對於維持個人內在世界與外在世界平衡有極大的幫助。
而當浩大的概念飄落於具體而微小的事物,美育的意義也慢慢浮現。
每當孩子們在芭莎美育教室這樣的專屬美育空間裡,開始運用各種繪筆、彩泥創作時,他們都盡情地呈現著自己內心世界。



●孩子們創作的各種各樣的作品
紅色、藍色、綠色、黃色、黑色……每一抹他們挑選的色彩,都構建著孩子們自我的一個小小角落;三角形、圓形、方形……每一個圖形,都釋放出孩子們想要向外傳遞的資訊。
“當時有個學生的作品,我在第一時間沒有理解和看懂,是由褐色、方形的圖案組成的。”胡老師分享起她印象十分深刻的小插曲,“下課後,我特地找到這個學生私下詢問,聽他解釋完我才恍然大悟!”
一幅看似簡單的畫作,卻承載了一個學生內心十分細膩而真實的想法。“我突然意識到自己平時對學生們的關注好像還不夠多,應該透過美育去了解他們更深處、更深刻的內心世界。”






● 每幅畫作,或許都承載著孩子們內心的一角
位於播州區樂山鎮新土鄉的新土小學,距離最近的城鎮約有一小時車程,學生群體中來自留守家庭、離異家庭的比例不算少數,老師們也會格外關注他們的心理動態。
而美育恰好為師生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途徑,讓表達與溝通,發生在紙筆之間,也發生在無聲之間,幫助學生們繪築起自己的內心角落,也幫助老師們走近、瞭解這個角落裡所發生的故事。
– END –
* 圖片來源:本期專案校老師——胡朝平
📑
監製:CY
責編:哲Zhe
撰文:小山
排版:Zz&Kw
📖
推薦閱讀




✦
點選【閱讀原文】👇
助力孩子們的美育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