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黎3月30日(小新)今天,也就是2025年3月30日(星期日)凌晨2點整,法國將進入夏令時。屆時,時鐘將撥快一小時,直接從凌晨2點跳到3點,也就意味著我們將“失去”一小時的睡眠。

雖然對大多數人而言這只是一個小小的不便,但專家提醒:這短短的一小時,其實可能對我們的身體健康產生不小的影響。
【打亂“生物鐘”節奏,身體需要重新適應】
法國國家健康與醫學研究院(Inserm)指出,這一改變會影響我們的生物鐘系統(晝夜節律系統),進而可能對健康產生不良影響。
我們的身體有一套極其精準的節律系統:何時清醒、何時睏倦、何時進食、何時產生褪黑素、何時分泌荷爾蒙……當這一系統突然被打亂,我們的身體就需要時間來重新適應。
適應時間因人而異,有些人可能幾天就恢復正常,有些人則可能需要數週甚至更久。尤其是嬰幼兒、老人、青少年、夜班工作者、以及本就有睡眠障礙的人,往往是受影響最大的群體。
【嬰幼兒、老人:最容易被“偷走的1小時”擾亂】
兒科醫生Arnault Pfersdorff在其官網上解釋,5~6個月以下的嬰兒對時間變化的影響不大,因為他們的睡眠節律尚未穩定;但一旦超過這個年齡,他們就會像成人一樣受到夏令時影響,可能出現:
-
食慾減退
-
易怒或情緒不穩
-
白天睏倦、夜間難以入睡
老人也容易在作息被打亂後出現焦慮、記憶力下降或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
【更嚴重的健康風險:心臟病和中風】
失眠並不是唯一後果。美國心臟協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曾引用多項研究指出:
-
2014年,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在夏令時調整後的星期一,心臟病發作的病例增加了24%;
-
芬蘭的研究則顯示,調整後的兩天內,缺血性中風的風險上升了8%。
這一變化對本身有心血管疾病史的人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
【情緒和日常表現也會受到波及】
法國國家睡眠與警覺研究所指出,在夏令時調整後的一週內,常見的負面影響包括:
-
情緒波動、易怒
-
工作或學習注意力下降
-
食慾紊亂
-
交通事故風險增加
-
心肌梗死和輕度抑鬱症的病例升高
【是身體節律問題?還是作息行為的錯?】
一些生物節律專家則認為,這1小時的變化本身不一定會造成如此大的生理影響,真正的疲憊和紊亂更多是源自我們自己的“放縱”:
晚上天黑得晚了,於是我們睡得更晚,但第二天依舊要早起——累是肯定的。
【如何平穩過渡?三招應對夏令時】
為了讓身體更平穩地適應時間的改變,專家建議從今天就可以開始準備:
-
儘量多接觸自然光:白天的陽光有助於同步體內生物鐘;
-
提前入睡:提前2~3天,每晚提早15分鐘上床睡覺;
-
注意晚餐時間:儘量不要太晚或太早進食,最好安排在睡前2小時,以免影響消化和睡眠質量。
對於孩子們,父母也可以提早調整洗澡、進餐和上床時間,循序漸進地引導他們適應新的作息。
總之,不要小看這“偷走”的一小時。雖然只是短短的60分鐘,它對我們的身體、心理、甚至安全,都可能產生連鎖反應。適當調整生活節奏,也許是這個春季最好的“保養”方式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