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證實的七種改善睡眠方法

轉載:BBC NEWS
活動預告+錄取大資料分析報告
長按海報,備註城市,掃碼新增小助手報名
直播預告
正文
BBC根據科學研究整理了一份“最佳睡眠品質”指南——從隨季節調整睡眠時間,到借鑑歷史上的睡眠習慣。
這是普通的工作日早晨,你剛從睡夢中甦醒。陽光透過窗戶照射進來,鳥兒的啁啾聲此起彼落,彷彿在宣告該起床了……但怎麼可能?隨即,你想起昨晚輾轉難眠,睡眠質素極差,熟悉的疲憊感又一次湧上心頭。
在全球,許多人都在與睡眠不足作鬥爭。僅在美國,就有約5,000萬至7,000萬人受此困擾。放眼全世界,睡眠不足甚至被稱為一種流行病。然而,有一些簡單的心理和生理調整,或許能幫助改善睡眠品質。以下是基於最新科學研究以及一些被遺忘的歷史智慧,整理出來的睡眠指南。

01

“雙相睡眠”模式

人們若在半夜醒來,往往會感到焦慮——畢竟,我們普遍認為自己應該一覺睡滿八小時。然而,這種觀念並非自古以來就有。
數千年來,人類的睡眠模式並不是持續八小時的單段睡眠,而是分為兩個階段。人們會先進行一段短暫的“第一睡眠”,然後醒來一段時間,在這期間做些家務、閒聊,甚至偶爾發生謀殺案件。過幾個小時後,人們才會再次入睡,直到天亮。
這種被稱為“雙相睡眠”的習慣,直到1990年代才由美國維吉尼亞理工大學(Virginia Tech)歷史學教授羅傑·艾克奇(Roger Ekirch)重新發掘。他認為,瞭解這種歷史上的睡眠模式,能夠幫助人們重新理解失眠,並減少半夜醒來時的焦慮感。
02

隨季節調整睡眠時間

隨著春天的到來,你可能會發現自己需要的睡眠時間變少,早晨起床也變得輕鬆。這是因為人類的睡眠需求是季節性的。
研究顯示,在黑暗寒冬的數個月裡,人類需要的睡眠時間長過夏季,這是因為人類的季節性睡眠習慣。
根據德國的一項研究,在12月,人類的深層睡眠(deep sleep)與快速動眼期(REM)睡眠的時間比6月更長。
REM睡眠是最活躍的睡眠階段,這時我們會做夢,心率也會增加;而深層睡眠則是身體修復肌肉和組織、鞏固長期記憶的關鍵時刻。

03

小睡

在許多國家,小睡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研究顯示,規律的小睡對健康大有裨益。
根據2023年的一項研究,經常小睡片刻能幫助大腦保持較大的體積,並延緩大腦老化3至6年。大腦體積變小與阿茲海默症及血管性失智症等疾病相關。
此外,短暫的小睡還有即時的好處。時長不超過15分鐘的短睡眠,能夠顯著提升大腦認知表現,並且效果可持續長達三小時。然而,關鍵在於掌握小睡的時間長度(睡超過20分鐘便會進入深層睡眠),並選擇下午時間小睡,以免影響晚上的正常睡眠。
即使在20世紀初,人們與朋友或同事共睡仍是稀鬆平常的事。

04

小心“微睡眠”的風險

不過,並非所有的小睡都是有益的。有些僅持續幾秒鐘的“微睡眠”可能帶來嚴重的危害,尤其是當你正在駕駛時。
一項針對日本某貨車公司的研究,分析了52名駕駛員的行車紀錄儀畫面。結果發現,三分之二的駕駛員在撞車前都曾出現“微睡眠”的跡象。
微睡眠最常發生在嗜睡症患者或長期睡眠不足的人身上。一項研究顯示,連續14天每晚只睡6小時的人,發生微睡眠的頻率與整晚不睡的人相當。因此,若經常出現微睡眠,很可能是長期睡眠不足的警訊。

05

擁抱與溫暖

當我們晚上獨自躺在床上,或許會覺得被窩裡有點冷,甚至有些孤單。然而,擁有一張獨立的床,並不是過去的常態。
在19世紀之前,大多數人都必須與他人共眠,不論是兄弟姐妹、夫妻,甚至與朋友、同事或完全陌生的人共睡一張床。在寒冷的夜晚,一位好的“床伴”不僅能夠提供溫暖,還能陪你聊上幾個小時——儘管你可能得忍受對方早上時的口氣,甚至共擁一張充滿跳蚤與蟲子的被窩。
06

“質”比“量”重要

每個人需要的睡眠時間各不相同,通常建議每晚7至9小時。然而,睡眠的“質素”與“時間”同樣重要,甚至更關鍵。
如果翻來覆去一夜未能熟睡,那麼第二天起來可能仍然感到疲憊。部份原因是在睡眠過程中,大腦會透過腦脊液清除累積的廢物與毒素。這一過程被稱為“膠淋巴系統”(glymphatic system),它在每日同一時間運作得最好。這意味著我們什麼時候睡覺很重要。因此,規律地在相同時間入睡,能夠確保睡眠的最佳品質。
07

珍惜現代舒適的床鋪

現代人能夠躺在柔軟的床墊上醒來,已經是一種幸運。過去,人們的睡眠環境並不舒適。
在中世紀,許多人睡在密閉的“箱式床”中,儘管可以保暖,卻也導致空氣悶熱、伸展受限。
稍晚一些,出現了“填充床墊”,即用稻草或樹葉填充的簡易床墊,卻成為跳蚤、壁蝨與臭蟲的溫床。而維多利亞時代的無家可歸者甚至只能選擇“棺材床”或“吊繩床”。
因此,若你能在冬天多睡一會兒,與伴侶或家人共眠,並偶爾在半夜醒來——那麼,你已經成功向更好的睡眠邁進了一步。雖然這無法保證你週一早晨會輕鬆起床,但至少,這是個好開始。
2025頂尖美本資料分析報告發佈會:
本申請季唯一不容錯過的線下講座——2025美本申請風向標&頂尖美本資料分析報告發佈會重磅開幕!現場領取福利:
2025美本申請大資料分析報告
2025美本及多國申請工具書
🔥上海 4月5日 北京4月6日 深圳4月13日🔥
西安、成都、重慶 待定
長按識別下圖二維碼報名⬇️
更多場次:
上海 4月5日 北京4月6日 深圳4月13日
西安、成都、重慶 待定
🔥席位緊張,歡迎掃碼預定!🔥

相關閱讀:

美國醫生論健康 — 睡眠篇

研究證實:睡眠不足或超過“最佳時間”,都會影響大腦功能和心理健康!

研究發現:不愛運動的人,即使睡眠時間長,也比運動愛好者更容易生病


轉載:BBC NEWS,本文版權歸屬作者/原載媒體。

喜歡本文?歡迎關注/置頂/點贊/加入留學家長公益交流社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