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一門正在消失的藝術

這學期開始,小陳要求艾文每天回家要讀一個半小時的書。原因是他上學期閱讀成績下降很快,小陳要嚴抓一把。我不反對,我想看書有啥難的?
六年級了,兒子依然回家沒什麼作業。所以我們都覺得這事很簡單,小陳還特意要求,每天必須要看小說。
喂,是看小說啊!
如果是六年級的我,聽到這種要求,夢裡都要笑出聲。那時我看任何課本以外的書,上面必須覆蓋一本語文或者政治書。在艾文這個年紀,我幾乎從來沒有光明正大地看過小說。
可能是任何事一旦變成要求,就變得面目可憎。每天傍晚,看到艾文拿起一本書,臉上都是那副不耐煩的表情。就像他跟我一起去商場,剛走進去看到香水櫃臺,他轉身就想離開。
我不懂為什麼,因為書是他自己挑的。只要是你想看的書,隨便什麼書都行。
我還專程帶了一本《等鹿來》給他,作者是美國國家公園之父,約翰.繆爾。一個19世紀開始徒步,研究自然的博物學家。這不是他喜歡的自然題材嗎?為了看看這書怎麼樣,我事先讀了半本,很快就被作者娓娓道來的文筆吸引住了。
他觀察動物真是一絕,比較綿羊和野羊,說“綿羊在外形上很呆板,如同半死半活。野羊則像鹿一般優雅,每個肌肉線條都生機勃勃;綿羊溫和,野羊勇敢;綿羊毛髮髒而亂,野羊毛髮正如它所在的草地上的花朵一般乾淨整潔。“
我被這本書迷住了,特別是作者在寫熊的情節時,說到兩個牧羊人如何跟熊打交道,一個看到熊就往高大的落葉松樹上爬,一個不信邪,想製造點聲響嚇退熊,結果被熊追得九死一生跑上屋頂。
故事太精彩了,我迫不及待想跟艾文分享。他拿著《等鹿來》看了好幾天,直到有一天,我問他,看完了嗎?他點點頭。
我們正在公園散步,我開心地說起了書裡關於熊的情節,看艾文沒什麼反應。我很困惑:你沒看嗎?在很前面啊。
他嘿嘿笑了兩下說,可能沒有吧。
我又對了點情節,發現他說的看完,只是草草看了書裡幾頁。他是跳著看的,一本這麼好看的書,他竟然是跳著看的,只看了一點他喜歡的情節,提到鳥,蜘蛛,蛇之類。
另一方面,跟所有現在的小孩一樣,他被手機和網路迷住了。他可以在網上孜孜不倦看上三小時鍬甲幼蟲是怎麼孵化的,或者毛毛蟲是怎麼飼養的。如果他想知道任何知識,只需要到網上查詢關鍵字就行。
閱讀對於他來說,確實像一座門檻。你期待的是他趕緊跨過去,越走越深入,逐漸找到閱讀的樂趣。但他是那個在門口躺著,看幾眼覺得沒什麼意思,拔腿就走的人。
造成的直接影響是,有一天我讓艾文做一套閱讀題,倒想看看他到底閱讀有多差。結果發現他看文章跳著讀,題目也只是大致過一下,確實錯得一塌糊塗。錯得簡直讓人問天問地問父母,怎麼回事,閱讀能力這麼差嗎?
忘了是跟哪個朋友在一起吃飯,我們聊起小孩看手機的問題,她無可奈何地說:沒辦法呀,現在的小孩就生活在這樣的環境裡,不像我們小時候,什麼也沒有,也沒那麼多想法。
我想起自己的童年,小時候偶然得到一本海的女兒圖畫集,坐在家門口的板凳上,一直孜孜不倦看到天黑。那是我第一次發現,哦,原來故事這麼好看,跟現實生活一點也不一樣。我能記得小時候得到各種書的各種時刻,在新華書店哭著要買的偵探小說集,到親戚家發現她家有個書櫃,如獲至寶得到一本尤今的散文集,小鎮圖書館裡翻到的《芸芸眾生》,就是那本後來翻譯成《萬物渺小且偉大》的獸醫故事……
當年如飢似渴地閱讀,直到今天,我不得不承認一件事。
閱讀確實變難了。
今年比往年看的書多,只有一個原因,因為坐飛機次數多。在飛機上無事可做,以前我喜歡在飛機上寫稿,但經濟艙位置狹窄,每次寫稿都像做賊,就怕鄰座忽然開口問:在寫啥故事啊?
這種事情從沒發生過,可是我一直很擔心。
後來就變成看書了,我最喜歡三小時以上的行程,能夠非常順利看完一本書。合上書本時,感覺整個航程受益良多。平常就沒有那麼好的時機了,打擾無處不在。每次寫稿時,一到具體的字或者詞想不出來,我總會開啟手機,隨便刷刷微博,小紅書。之後,稿子就爛在那兒,沒有進展。
今年看了好幾本非常喜歡的書,有些書非常老,有一本《啊!拓荒者》,講的是19世紀美國西部女性拓荒者的故事,很強大很有力。我認為它比現在很多所謂的大女主影視劇都要好看得多。有些女性生來強韌,不管何種環境都能堅強生存下去。
看完這種書,我總是野心勃勃,心想,好的,現在開始做一個更好的人吧。
結果下一秒獨自在黑夜中不眠不休刷著小影片,很快樂,很解壓,又很愧疚。連一個喜歡閱讀的成年人都這樣,好像也不能要求小孩更多。
這次回去看馮內古特的新書,他在裡面寫道,“閱讀是一門非常難的藝術“,很多人沒有閱讀能力,他們懶得思考,也懶得去理解。
我真誠地問艾文,為什麼不喜歡讀書呢?
他吊兒郎當地回答我,因為找不到喜歡的書。
我說,這可怎麼辦,紙質書果然沒有市場,你媽馬上就要失業了。
他懶散地回答:還是有一部分的吧。
我又問他:你的同學裡有喜歡看書的嗎?介紹給我吧,我想跟這個人做個朋友。
他搖了搖頭。
現在讓一個孩子喜歡上閱讀,可能只有一種辦法,把他發配到一個沒有網路的荒島上,那裡有充足的水和食物,還有幾大箱子厚厚的書。
在度過許多個無聊的漫漫長日後,他或許願意開啟箱子,看一看那個書本中有趣的世界。
哦,對了,我們又換了一種辦法,用每天做一套閱讀理解題,來替換看書時間。沒想到艾文痛快地答應了,他寧願做題,也不想看書。
閱讀,正在成為一門消失的藝術。
毛利,作家,2023年微博年度突破作家,代表作《全職爸爸》,都市情感小說《結婚練習生》《卵子的吶喊》(點選作品名即可閱讀)
點選購買我的新書⬇️
關注👇
點上方進主頁-右上角“…”-關注


新浪微博 |@毛利 
小紅書|和毛利午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