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後”僑二代將中文書店開到了巴塞羅那街頭

在西班牙巴塞羅那市中心,著名的凱旋門附近,一家名為“孤島”的中文書店即將開業。書店裡波浪形的實木書架設計精巧,赭紅與墨綠的配色碰撞出復古之美,各類中文書排列得井然有序。
書店主理人唐敬章是西班牙僑二代,從線上書店的嘗試,到實體書店的落地,背後是他數年的堅持經營。近日,唐敬章接受中國僑網“華人故事”欄目專訪,講述如何將中文書店開到巴塞羅那街頭。
老中文書店的“淘書”記憶
唐敬章很小的時候父母就到了西班牙工作,10歲那年他在父母的安排下離開了家鄉山東青島,坐上飛往西班牙的飛機。到巴塞羅那定居之初,周圍的一切對他來說都很陌生,中文書一直是他生活中重要的陪伴。
“我從小就喜歡看書,有段時間很叛逆,還曾逃課去圖書館看書。”唐敬章說,彼時在巴塞羅那想看中文書可不容易,當地有華人開的老書店,店裡不僅租售中文書,還賣影碟、海報、文具等,與其說是書店,倒更像是音像百貨店。   

近日,“孤島”中文書店內部裝修和陳列已全部完成。(受訪者供圖)
他說:“那時我總喜歡鑽進老書店‘淘書’,雖然那些書大多很老舊,但絲毫沒減少我的熱情。記得我曾淘到20世紀90年代出版的口袋本《射鵰英雄傳》,那幾本書書頁缺損、汙跡斑斑,但我還是如獲至寶,看得很入迷。”
後來,這些老書店漸漸消失了,有些變成了手機維修店,還有些關門閉店了。隨著跨境物流和電商興起,唐敬章和朋友近些年常常在線上海淘中文書,然而有時也會踩坑,滿心期待收到書卻發現是盜版,讓他們很是無奈。
於是唐敬章產生了一個想法,既然買中文書這麼難,不如自己開一家線上中文書店。他先從國內訂購了一些書,等書運抵巴塞羅那,小唐書店於2021年底正式開始運營。在社交媒體宣傳後,第一批書很快賣了出去。
唐敬章為線上書店售出的書籍做了精美的包裝。(受訪者供圖)
揹包裡裝著“流動”的中文書店
“巴塞羅那市內的訂單都是我自己送貨,我把配送時間集中在週末的某一天,那天我會揹著一個裝滿書的登山包,坐上地鐵,穿梭在巴塞羅那各個區送書。”唐敬章說,時間久了,他對這裡的每條街都特別熟悉,哪條街在什麼位置、離哪個地鐵站最近他都摸得一清二楚。
目前書店的庫存總量已超過1萬本,其中新書庫存7000餘本,其他的都是精心挑選的用於租賃的二手書。因為書店備貨不可能兼顧所有讀者的需求,每月還提供一次書籍預訂服務,讀者留言想要的書名和版本,兩到三週後就能收到貨。
線上書店的部分庫存書籍。(受訪者供圖)
書店的書以人文社科類為主,在書店的前20名暢銷列表裡,錢鍾書的《圍城》、餘華的《活著》和史鐵生的《我與地壇》等都排在前列。唐敬章說:“許多現當代文學的經典之作,讀者們雖耳熟能詳,但未必都曾讀過原著,所以我們準備了不少這類書籍,像是老舍的《四世同堂》,我們還特意選擇了包含所有人物支線和細節的完整版。”
作為獨立書店,選品相對來說比較主觀化,每本書都會經過閱讀篩選,致力於為讀者打造差異化的深度閱讀體驗。書店也在持續能真正觸動讀者的書籍,目前國學類藏書仍顯不足,未來也將重點補充。
書店的讀者中有很多華裔青少年,他們大多數在幫家裡打理生意,經營百元店、中餐廳等,還有些在西班牙上學的中國留學生,以及從事文化、藝術、教育行業的華僑華人。讀者群體中還有不少十七八歲的女孩,她們對青春文學尤為熱衷,因此這類書籍在店內佔據了相當比例。
近日,“孤島”中文書店正在做最後的陳列和整理。(受訪者供圖)
“我也遇到過很多有意思的讀者,有位華人讀者要隨著季節更迭變換閱讀主題,夏天她愛看旅行類的書,秋天則要看懸疑推理小說。還有個讀者看書前要沐浴更衣,翻書的時候也小心翼翼,生怕弄出哪怕一道摺痕,他看完的每本書都如嶄新的一般。”唐敬章說。
在他看來,實體書往往與人們的情感和記憶緊密相連,一本書可能伴隨著某個人的成長,或者與某個重要時刻相關聯,因此具有特殊的情感價值。“有天我突然在家中發現了一本封面已經泛白的新華字典,那本字典陪伴我的童年時期,後來又跟著我漂洋過海來到這裡。雖然已經有十幾年未曾翻閱過,當它重新出現在我眼前,過往回憶再次湧上心頭。”
書店為巴塞羅那街頭增添書香座標
“實體店什麼時候開業?”“想線上下選購中文書!”在書店的社交媒體賬號上,幾乎每篇帖子下都能看到這樣的讀者留言。
其實唐敬章一直在籌備線下中文書店,去年終於找到了合適的店面,位於地鐵一號線的中間點,離著名的凱旋門、德圖安廣場等都很近。書店從籌備、進貨到裝修共花了七八個月時間,去年年末他還回國一趟,學習國內獨立書店的陳列布局和空間利用等。
“孤島”中文書店的閱讀區域。(受訪者供圖)
為什麼給書店取名“孤島”?他說,中文書對遠離故土的華僑華人來說具有特殊的意義,中文書店則為華人讀者提供一片專屬的文化棲息地。但開在海外的中文書店也像一座孤島,要面對語言、文化、市場等多方面的挑戰,取這個名字也寓意不隨波逐流,保持對文化傳承的專注和執著。
“最開始只有我和朋友2人運營書店,如今已發展成一個4人的小團隊。”唐敬章說,以前大家沒有明確的分工,因為都是兼職,誰有時間就來幫忙,工作時間不固定。實體店開業後,線上運營、短影片拍攝、洽談合作和策劃活動都有專人負責。
書店還會舉辦特色線下活動,西班牙加泰羅尼亞地區有一個傳統節日聖喬治節,每年4月23日,按照習俗男人會給妻子或女友送玫瑰花,女士則回贈一本書,這個節日也被稱為“書與玫瑰的節日”。
“這一天大家是可以在路上擺攤賣花賣書的,去年的聖喬治節我們做了個小活動,和另一個開畫廊的朋友一起在街頭擺攤,他畫畫我們賣書賣花。”唐敬章說,開業後他們計劃每週舉辦三到四場線下活動,比如電影放映、手工製作等,給讀者帶來豐富的體驗。
2024年4月,書店在街邊擺流動書攤和花鋪。(受訪者供圖)
談及書店未來發展,他說:“開這個書店其實沒指望能賺多少錢,我的目標是認識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分享對中文書的熱愛,營造一個溫馨、有溫度的交流空間。儘管書店仍面臨一些困境,但它就像一顆即將破土的種子,需要我們持續熱情、細心灌溉,相信它會越來越好。”

記者/編輯:吳侃
責編:馬海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