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宣佈「對中國徵104%關稅」爆發囤貨潮!美股狂瀉!iPhone價格恐飆升!路虎、勞力士、任天堂向美國「斷供」Costco擠爆

白宮新聞秘書卡羅琳·萊維特(Karoline Leavitt )4月8日(週二)宣佈,唐納德·特朗普總統將於4月9日(週三)對所有中國進口產品徵收高達 104% 的關稅。
其中包含此前的20%關稅和上週宣佈的34%報復性關稅,再加上最新宣佈的50%額外關稅。
全球金融市場近日遭遇了一場堪稱載入史冊的劇烈震盪,而這場風暴的源頭正是美國不斷升級的關稅威脅。
特朗普還補充道:“此外,所有有關中方請求與我們會談的對話將被終止!與此同時,與其他要求舉行會議的國家的談判將立即開始。”

面對美方的咄咄逼人,中國商務部迅速作出回應,將這一額外徵稅舉措稱為“錯上加錯”,並明確表示中國絕不會接受美國的“訛詐本質”。
中國商務部發言人態度堅決,指出如果美方升級關稅措施落地,中方將堅決採取反制措施維護自身權益。
發言人強調,美方對華加徵所謂“對等關稅”毫無事實和法律依據,是典型的單邊霸凌做法。中方採取的反制措施,旨在維護自身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維護正常的國際貿易秩序,完全是正當之舉。美方威脅升級對華關稅,是錯上加錯,再次暴露了其訛詐本質,中方對此絕不接受。如果美方一意孤行,中方必將奉陪到底。
中方重申立場,貿易戰沒有贏家,保護主義沒有出路。施壓和威脅絕不是同中方打交道的正確方式。中方敦促美方立即糾正錯誤做法,取消所有對華單邊關稅措施,停止對華經貿打壓,與中方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透過平等對話妥善解決分歧。
此次中美關稅風波的走向,無疑牽動著全球市場的神經,未來局勢如何發展,各方都在密切關注。
訊息一齣,美國股市在短暫回升後迅速掉頭下跌。標普500指數原本一度上漲超過4%,本來有望創數年來最大單日漲幅,但最終卻大跌1.6%;道瓊斯指數也抹去了開盤1460點的漲幅,下跌320點,跌幅0.8%
市場分析師琳賽·貝爾(Lindsey Bell)表示:投資者原本樂觀地認為特朗普會放鬆立場或推遲實施關稅,但事實證明市場想錯了。
這場貿易衝突的升級顯然已經不再只是中美兩國的事情,全球經濟都在被這股衝擊波所波及。
就在不久前,特朗普還宣佈對包括越南在內的多個國家徵收高額關稅,使得原本在越南生產、售價約155美元的運動鞋,價格可能暴漲至220美元。
零售商已經開始感受到壓力,美國服裝零售商表示正在推遲訂單並暫停招聘。

馬斯克親自向特朗普呼籲取消關稅

特斯拉CEO馬斯克(兼任特朗普政府效率部負責人)在關稅問題上罕見和特朗普總統唱反調,並與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Peter Navarro)爆發激烈罵戰。
納瓦羅稱特斯拉過分依賴海外零部件,就是個汽車組裝作坊而非製造商。
馬斯克在在X平臺連發帖怒斥:“納瓦羅是個白痴!特斯拉的國產化率全美最高!”
白宮對此輕描淡寫地回應:”個人觀點不同而已。男孩子就是這樣,讓他們吵吧。”

跨國對沖基金金融服務公司Citadel創始人、共和黨金主之一Ken Griffin炮轟:”關稅是重大政策錯誤,將傷害中產階級。”
華爾街對沖基金大佬Daniel Loeb原本認為特朗普對墨西哥和加拿大的初始關稅不會損害股市,但現在已經坐不住了,公開發聲反對特朗普更全面的關稅政策,表示股市大亂“全是由一個人造成的。”

眾多品牌集體向美國“斷供”

價格恐飆升!

沃爾瑪、Levi’s等零售巨頭警告:關稅成本上漲將轉嫁給消費者,部分商品已計劃漲價
賣巧克力bar的網紅MrBeast則反向操作,發帖稱:粉絲們有福了,因關稅利好,美國以外的全球市場可以享受20%的折扣
依賴全球產業鏈的企業巨頭,也是人人自危。
例如蘋果公司的大多數iPhone仍在中國生產,路透社曾估算,最便宜的iPhone 16機型可能從799美元漲到1142美元,1599美元的iPhone 16 Pro Max則可能漲到2300美元。而這還只是在54%關稅基礎上計算的。
《印度時報》稱,僅3月的最後一週,蘋果公司就在3天內,連發5個航班,滿載手機從印度運往美國。
許多依賴海外製造的商品正面臨供應中斷風險,包括豪華汽車、名錶以及高階玩具等多個品牌,已選擇暫緩向美國發貨
大眾汽車發言人表示,受影響的車輛正是在新關稅宣佈當天抵達美國的,現如今,迫滯留在美國港口
有分析認為,企業高層正期待總統政策“轉向”或有機會協商較低稅率。
無人機視野下的大眾汽車
圖源:Reuters.com
該公司表示,未來在車輛價格明細中會新增一項“進口附加費”,這筆費用將和購車時常見的稅費、選裝配置(如座椅加熱、全景天窗)等專案一起列出,明確標示給消費者。
大眾暫停出貨,進一步突顯新關稅對全球汽車產業鏈的衝擊。
大眾發言人表示,消費者短期內不會立刻感受到影響。目前公司在美庫存大約有3.7萬輛,足以支撐經銷商銷售兩個月左右
“大多數專家一致認為,美國的加徵關稅及相關反制措施將對美國及其他經濟體的增長與繁榮產生負面影響。整個汽車行業、全球供應鏈、企業和消費者都將不得不為此承擔後果。”
大眾已在美國本土工廠累計投資超過140億美元,僱用了數千名員工。目前,位於田納西州查塔努加的工廠主要負責生產中型SUV Atlas、Atlas Cross以及電動汽車ID.4。
儘管在美擁有生產基地,但由於大眾在美銷售的多數車型仍來自德國和墨西哥,公司依然是新關稅影響最顯著的車企之一

捷豹路虎暫停對美出口一個月
據《泰晤士報》報道,捷豹路虎已決定暫停對美國的整車出口,為期一個月,以評估並調整應對策略。
圖源:Dailymail.com
捷豹路虎每年向美國出口近10萬輛汽車,是其最大的單一市場。
公司資料顯示,截至2024年3月的一年內,捷豹路虎全球銷量達43.17萬輛,總銷售額達300億美元。其中,美國市場貢獻了65億美元高於中國(54億美元)和英國本土(50億美元)。
捷豹路虎發言人表示:“我們的奢侈品牌在全球擁有廣泛吸引力。當前我們的重點是繼續服務全球客戶,並積極應對新的美國貿易條款。”
發言人補充稱,鑑於運輸週期的延遲,美國市場在短期內可能不會立即出現缺貨現象,但如果暫停發貨的措施持續時間拉長,捷豹和路虎品牌車型的供應緊張問題可能逐步顯現
面對突如其來的政策變化,捷豹路虎公司表示不排除未來會調整定價,以緩解成本壓力。
其他受影響的商品
除了豪華汽車之外,名錶、機器裝置以及高階玩具等,已有多個品牌選擇暫緩發貨。
瑞士製造的奢華手錶品牌,包括勞力士(Rolex)、百年靈(Breitling)和愛彼(Audemars Piguet),目前正處於觀望狀態。
圖源:Nypost.com
幾乎所有主要品牌都已暫停對美髮貨,勞力士及其他高階腕錶經銷商、Boneta Inc.創始人埃裡克·博內塔(Erik Boneta)表示。
“如果政策最終實施,從製造商到終端消費者,勢必要有人為此承擔成本——要麼生產端自行吸收一部分,要麼消費者為此買單。”
今年到7月,Tonka Trucks、Care Bears、K'nex、Lincoln Logs等經典玩具,可能將會徹底斷貨
圖源:Nypost.com
這些玩具由總部位於佛羅里達州博卡拉頓的Basic Fun公司生產。受新一輪關稅影響,該公司已於今日全面叫停所有境外製造玩具商對美髮貨。
“吸收或轉嫁10%到20%的稅已經夠艱難了,但當幅度升至54%,甚至可能高達104%,那幾乎是無法承受的!消費者將望而卻步,全球貿易也將陷入停滯”公司負責人表示。
此外,任天堂也宣佈推遲其旗下備受期待的Switch 2 預購訂單的發貨。由於該款遊戲機在日本生產,根據最新政策,將面臨24%的進口稅。
任天堂在一份宣告中表示,公司正“評估關稅及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可能帶來的影響”,因此原定的預購發貨計劃將暫緩執行。
圖源:Nypost.com
美國多地爆發“囤貨潮”
普通美國消費者也陷入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囤貨狂潮
因為擔心商品價格將大幅上漲,不少美國消費者開始加快購物步伐。一些人選擇不再觀望,轉而提前購買汽車、電子產品、美妝用品等高頻消費品
圖源:Lokmat.com
有美國網友在社交媒體爆料,我就沒見過Costco早上開門時能有這麼多人,每個人都在談論關稅
早上955分,美國華盛頓的一家Costco門口已經有不少推著購物車的顧客在排隊了。
市民親眼看見這瘋狂的長龍,紛紛感嘆:“多年來,我們每週六早上都去Costco購物,一般也就站5個人了不起了,但現在大約有50個人,真的比之前擁擠了很多,太瘋狂了!”
華人網友發帖稱:Costco果然又是開始囤紙了,不知道是因為聽說漲關稅還是因為小熊紙減價,好多人都是兩三袋的搬,架子空了很多。”
住在紐約的居民尼爾(Noel Peguero表示,他一天就花了$3000購買電子產品、汽車零件、園藝工具和其他家庭用品。
“現在就是囤貨的時機。”
另一位伊利諾伊州居民表示“以後除了生活必需品,我不會再亂花一分錢。”水果、牛油果、茶葉這些進口產品現在都成了“奢侈品”

據Cox Automotive初步資料顯示,在新關稅正式推高價格前,3月底新車銷量出現激增,3月有望成為過去4年來美國車市表現最強勁的月份
Cox執行分析師Erin Keating指出:“至少在短期內,消費者已經採取了‘現在買比以後買好’的策略預期未來價格將進一步走高。”
新規不僅將影響汽車價格,還可能推高咖啡、美容產品、電子裝置等眾多商品的成本。
億萬富翁企業家馬克·庫班(Mark Cuban)也在社交媒體上呼籲消費者提前囤貨。庫班表示,“從牙膏到肥皂,任何你能存得下的消耗品,現在都應該買下來。”他還提醒稱,即便商品是美國製造,企業也可能以關稅為由提高價格。
50歲的諾埃爾·佩格羅(Noel Peguero)在接受《華爾街日報》採訪時表示,他剛在紐約一家百思買將一臺40英寸電視搬進車裡,“現在,就是該買的時候了,無需再等。”
來自西弗吉尼亞的消費者,梅蘭妮·莫羅茲(Melanie Moroz)表示,她最近一直在囤積化妝品、護膚品和美髮用品,以應對未來的價格不確定性。
圖源:Nypost.com
根據CreditCards.com今年2月的調查,五分之一的美國人表示,他們最近購買的商品數量超過平時,主要是對關稅的擔憂所致。
不過,也有人持保留態度。《紐約時報》“Your Money”專欄作家羅恩·利伯(Ron Lieber)提醒廣大消費者稱,關稅的最終形式和持續時間尚不確定,不建議因恐慌過度消費
近期,部分經濟學家上調了明年美國可能陷入經濟衰退的機率,此外在股市持續下滑的情況下,數百萬美國人的退休儲蓄賬戶也在不斷縮水。在經濟前景日益不明朗的背景下,不少經濟學建議消費者保持理性消費
關稅大戰已經打響,這場全球經濟的風暴,註定牽動每個人的錢包。

版權宣告:我們微信公眾平臺尊重和維護版權、著作權。平臺所釋出的原創文章與圖片,未經授權,嚴禁轉載;凡非本平臺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平臺觀點。我們致力於優質內容分享,如有任何問題請聯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