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研究丨港匯觸及強方保證,香港金管局買入美元規模創紀錄——香港金融市場週報(20250428-0502)

香港金融市場
宏觀形勢:美國第一季度實際GDP萎縮0.3%,主要因為企業和消費者搶在關稅生效前購買商品,進口大幅提升。美國4月新增非農就業17.7萬人,高於預期值13.8萬人。中國商務部週五發表宣告,稱正評估中美關稅談判的可行性,但指出美國應先糾正單邊關稅措施。受關稅爭端影響,中國內地4月製造業和非製造業PMI全面回落。中國臺灣2025年第一季度經濟增長超預期,投資為整體增長貢獻3.7個百分點,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搶出口”效應推動中國香港3月貿易超預期,也推動中國香港第一季度經濟增速升至3.1%,高於預期值2.1%,但居民消費繼續承壓。韓國4月核心通脹超預期反彈。雖然匯率疲軟導致的輸入性通脹比市場之前預期持續的時間長,但在美關稅政策和韓國政治餘波影響下,韓國增長壓力增大,料韓國央行持續貨幣寬鬆。日本央行如期維持政策利率在0.5%不變。泰國央行本週三如期下調政策利率25個基點至1.75%。由於政府電費優惠政策到期,印度尼西亞4月通脹大超預期。澳大利亞第一季度通脹略強於預期,但通脹仍在降溫軌道,市場預計澳聯儲在5月20日的議息會議上降息。
金融市場:
貨幣市場方面受港股市場活躍、月末效應、資金持續流入港元資產影響,本週港元資金流動性持續收緊。各期限HIBOR上行,其中隔夜HIBOR大幅上行28bp至4.3%。受五一長假影響,本週短端離岸人民幣資金流動性持續收緊,1週期限CNH HIBOR上行32bp。
外匯市場方面中美關稅談判出現轉機,亞太貨幣普遍升值。5月2日USDTWD匯率創1982年以來最大日度跌幅(-4.24%),鑑於臺“央行”自2023年中以來幾乎每個月都進行外匯干預,此次新臺幣單日大幅波動或意味著臺“央行”的干預力度有限。港元於本週五觸及強方兌換保證,隨後在5月3日香港金管局買入60億美元、賣出465.39億港元干預外匯市場,以捍衛港元聯絡匯率制度,這是自2004年以來的最大單日美元購買規模,銀行體系總結餘將在下週三增至913.09億港元。套利活動與資金流動共同導致近期USDHKD匯率觸及強方兌換保證。本週離岸人民幣大幅升值,週五USDCNH大幅下行663pips至7.2113。
債券市場方面本週港元債發行金額換算為美元為106億,點心債發行金額換算為美元為14億。本週離岸中國國債10Y收益率下行3bp。受資金流動影響,港元政府債10Y收益率下行9bp。
權益市場方面本週在港股主機板上市的企業包括鈞達股份、滬上阿姨、博雷頓,共募集23億港元。受美關稅政策短暫緩和、風險情緒有所回升影響,本週恒生指數上漲2.4%。資金南下情緒回暖,本週淨流入125億港元,為前一週的6.5倍,主動型外資淨流出幅度連續第四周減弱,被動型外資淨流入幅度大幅下降。
下週關注:美國4月ISM服務業PMI(5月5日)、美聯儲利率決議(5月8日)、中國4月進出口資料(5月9日)、中國4月CPI(5月10日)。
一、宏觀形勢回顧
歐美:美國第一季度實際GDP萎縮0.3%,主因為企業和消費者搶在關稅生效前購買商品,進口大幅提升。國內需求(剔除庫存和外貿)第一季度增長2.3%,顯著高於GDP增速,但低於2024年第四季度3.0%的增長,這表明關稅生效前經濟動能仍有一定韌性。隨著關稅壓力逐步釋放,價格上漲壓力和政策不確定性未來將影響消費和投資。美國4月非農資料超預期。美國4月新增非農就業17.7萬人,高於預期值13.8萬人。分行業看,醫療保健、交通和倉儲就業崗位領漲,製造業就業崗位減少,聯邦政府連續第三個月裁員。失業率穩定在4.2%,與前值和預期持平。美國4月平均每小時工資同比增長3.8%,與前值持平,為2024年7月以來最低,預期為3.9%。4月非農資料調查時間較早,關稅的影響尚未完全顯現,市場預計美聯儲在5月議息會議維持利率不變,並將重申謹慎的政策基調。
中國:中國商務部週五發表宣告,稱正評估中美關稅談判的可行性,但指出美國應先糾正單邊關稅措施。受關稅爭端影響,中國內地4月製造業和非製造業PMI全面回落。製造業PMI指數從50.5降至49.0,低於預期值49.7,創16個月新低。從分項來看,新出口訂單本月降幅最大,從49.0降至44.7,表明關稅影響開始顯現。總體新訂單分項指數下滑2.6個點至49.2。4月非製造業PMI較前月下行 0.4個點至 50.4。中國臺灣2025年第一季度經濟增長超預期,GDP同比增速從2024年第四季度的2.9%,提升至2025年第一季度的5.37%,高於預期的3.6%。投資為整體增長貢獻3.7個百分點,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雖然美國對中國臺灣32%的對等關稅將緩期90天執行,但如果美國對晶片加徵特別關稅,這將給中國臺灣的出口部門造成衝擊。“搶出口”效應推動中國香港3月貿易超預期,出口增速升至18.5%,高於預期值12.4%和前值15.4%。分出口經濟體來看,對馬來西亞、中國臺灣、越南、中國內地和美國的出口同比分別增長61%、57%、41%、25%和11%。在“搶出口”的助力下,中國香港第一季度經濟增速提升0.6個百分點至3.1%,高於預期值2.1%,但居民消費繼續承壓,同比降幅和上季度相比擴大1個百分點至1.2%。
日韓:韓國4月核心通脹超預期反彈。核心通脹同比增速連續第二個月反彈至2.1%,高於預期和前值1.9%。整體通脹同比增速與上個月持平,為2.1%。匯率疲軟導致的輸入性通脹比市場之前預期持續的時間更長。4月韓國出口同步增長3.7%,好於預期的-2%,但經工作日調整後的資料顯示同比增速下滑0.7%。政治風波和外部壓力持續對增長施壓,預計韓國央行未來仍將持續貨幣寬鬆。日本央行如期維持利率在0.5%不變。鑑於日美關稅談判不確定性強,同時全球經濟前景疲軟,日本央行對短期加息持明顯鴿派基調。在經濟預測方面,日本央行分別下調2025和2026財年經濟增長預測至0.5%(此前為1.1%)和0.7%(此前為1.0%),同時也分別下調2025和2026財年核心通脹增速預測至2.2%(此前為2.4%)和1.7%(此前為2.0%)。
東南亞:泰國央行本週三如期下調政策利率25個基點至1.75%。受美國關稅影響,泰國央行將2025年經濟增長預期從2.5%下調至2%,如果關稅未來提高,泰國央行對今年增長預期僅1.3%。除此之外,泰國央行將今年通脹預期從1%-3%下調至0.5%。除美國關稅之外,旅遊業疲軟和泰國國內金融條件收緊也是經濟復甦面臨的挑戰,因此泰國央行未來可能持續採取寬鬆政策,對沖經濟增長的下行壓力。印度尼西亞4月通脹大超預期。由於政府電費優惠政策到期,整體通脹增速在4月再次反彈至1.95%,高於預期值1.5%。但核心通脹仍穩定在2.5%,表明居民需求並無大的變化。印度尼西亞標普製造業PMI從3月的52.4大幅下滑至46.7,表明關稅衝擊影響可能將顯著增加未來經濟下行壓力。
澳新:澳大利亞第一季度通脹略強於預期,但市場仍預計澳聯儲在5月20日的議息會議上降息。整體通脹和核心通脹第一季度環比分別增長0.9%和0.7%,高於預期值0.8%和0.6%。但通脹增速仍處於下降通道,符合澳聯儲在2月貨幣政策宣告中的預測,市場對5月降息預期已經充分定價。
二、金融市場動態
2.1 貨幣市場
港元資金面本週港元資金流動性持續收緊,主要受港股市場活躍、月末效應、資金持續流入港元資產影響。各期限HIBOR上行,其中隔夜HIBOR大幅上行28bp至4.3%。各期限港美資金利差持續走闊,其中1個月期限HIBOR與SOFR之差大幅走闊15bp。5月3日,香港金管局買入60億美元、賣出465.39億港元干預外匯市場,以捍衛港元聯絡匯率制度,這是自2004年以來的最大單日美元購買規模。
離岸人民幣資金面:或受五一長假影響,本週短端離岸人民幣資金流動性持續收緊,1週期限CNH HIBOR上行32bp。短端離岸與在岸人民幣資金利差走闊,其中1週期限CNH HIBOR與SHIBOR之差走闊23bp。香港金管局日間離岸人民幣流動性使用率先升至今年3月以來最高水平,隨後在周尾大幅下降。
2.2 外匯市場
中美關稅談判出現轉機,市場風險情緒有所回升,本週美元指數從99回升至100附近,亞太貨幣普遍升值。
本週新臺幣大幅升值,5月2日USDTWD匯率創1982年以來最大日度跌幅(-4.24%)。市場傳言特朗普逼迫USDTWD匯率降至13.3,但臺“央行”於5月2日釋出宣告闢謠[1],並已進行外匯干預。鑑於臺“央行”自2023年中以來幾乎每個月都進行外匯干預,此次新臺幣單日大幅波動或意味著臺“央行”的干預力度有限。
港元於本週五觸及強方兌換保證,隨後在5月3日香港金管局買入60億美元、賣出465.39億港元干預外匯市場,以捍衛港元聯絡匯率制度,這是自2004年以來的最大單日美元購買規模,銀行體系總結餘將在下週三增至913.09億港元。
港美資金利差變動引發的套利活動,是影響港元市場的核心因素。今年以來,USDHKD匯率走勢與港美資金利差走勢相近,港美資金利差的收窄主要受套利活動(例如買入港元、賣出美元)影響,同時在美元信用受創下,避險資金流入又加速流入香港市場,因此套利活動與資金流動共同導致USDHKD匯率觸及強方兌換保證。
受中美貿易爭端緩和預期影響,本週離岸人民幣大幅升值,週五USDCNH大幅下行663pips至7.2113。
2.3 債券市場
一級市場方面,本週港元債共計發行18只,發行金額換算為美元為106億,其中香港金管局發行100億美元外匯基金票據,其餘發行人以外資銀行為主。本週點心債共計發行30只,發行金額換算為美元為14億。
二級市場方面,本週美債10Y收益率小幅上行4bp。在岸中國國債10Y收益率下行4bp,美中利差10Y走闊8bp至271bp。離岸中國國債10Y收益率下行3bp。受資金流動影響,港元政府債10Y收益率下行9bp。根據EPFR口徑,本週投資中國內地債市的基金資金淨流入幅度回升,投資香港債市的基金資金由大幅淨流出轉為小幅淨流入。
2.4 權益市場
一級市場方面,本週在港股主機板上市的企業包括鈞達股份、滬上阿姨、博雷頓,實際募資規模分別達18億港元、2.7億港元、2.3億港元。
二級市場方面,受中美貿易爭端緩和、風險情緒有所回升影響,本週恒生指數上漲2.4%。資金南下情緒回暖,本週淨流入125億港元,為前一週的6.5倍,主動型外資淨流出幅度連續第四周減弱,被動型外資淨流入幅度大幅下降。
港股仍受南向資金支撐,內地增量政策預期及政治局會議對穩市場的強調,亦提振投資者信心。關稅爭端對全球經濟的影響漸顯,若中美貿易談判未取得實質性進展,港股短期或隨美股波動調整,且當前其受美股波動性外溢的影響程度已處於歷史高位。反之,若談判迎來更多實質進展,如關稅稅率下調、豁免產品範圍擴大等,港股仍具備反彈空間。
注:
[1]https://www.cbc.gov.tw/tw/cp-302-181423-cc30d-1.html
點選圖片購買 “興業研究系列叢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