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宏觀形勢:2025年4月3日,美國對等關稅政策出爐,鮑威爾講話指出關稅政策超預期,未來通脹和就業風險上升,全球風險資產遭拋售。美國3月非農資料超預期,表明在關稅政策衝擊前美國勞動力市場仍穩健。歐元區3月核心通脹超預期降溫。4月4日,中國政府宣佈對美對等關稅實施反制措施。中國香港零售仍偏疲軟,香港零售業總銷售值連續12個月下跌。韓國3月通脹超預期反彈。日本2月失業率下滑至2.4%,仍處於疫情以來的較低水平。美國政府公佈的對等關稅政策對東盟國家的影響較大,顯著高於全球其他地區,這種差別對待或表明美國試圖封堵中國的轉口貿易。
金融市場:貨幣市場方面,本週1個月期限HIBOR大幅下行30bp至3.4%。各期限美港資金利差走闊。週二香港金管局透過貼現窗活動投放500萬港元資金。受美關稅政策影響,離岸人民幣資金流動性收緊。本週1周、3個月期限CNH HIBOR上行15bp、7bp,1週期限離岸與在岸人民幣資金利差大幅擴大40bp。外匯市場方面,本週澳元、紐西蘭元貶值程度最大,主要因美關稅政策帶來的全球避險情緒的回升。而本週韓元升值,主要受韓總統彈劾風波告一段落、韓國通脹超預期影響。債券市場方面,本週點心債發行清淡。受美關稅政策帶來的避險情緒加大影響,本週美債10Y收益率大幅下行26bp至4%附近。在岸中國國債10Y收益率大幅下行9bp,美中利差大幅收窄。離岸中國國債10Y收益率小幅下行。受美債影響,香港港元政府債10Y收益率同樣大幅下行近27bp。經美元套保的港美利差小幅收窄。權益市場方面,受美關稅政策帶來的全球風險偏好下降、美股大幅下跌影響,本週港股繼續調整。南向資金持續大幅淨流入,週四淨流入288億港元。
下週關注:美國CPI、中國內地CPI(4月10日)。
一、宏觀形勢回顧
歐美:2025年4月3日,美國對等關稅政策出爐,鮑威爾講話指出通脹和就業風險上升,全球風險資產被拋售。美國宣佈,自4月5日起,對所有貿易伙伴徵收最低10%的基準關稅,自4月9日起,對部分經濟體加徵最高49%的額外關稅,其中對中國內地加徵34%額外關稅。《美墨加協定》下的商品將繼續獲得關稅豁免,但對不符合《美墨加協定》的商品,關稅仍維持在25%。此外,美國政府宣佈將於5月2日停止對來自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800美元以下小額包裹的免稅政策。3月美國非農資料超預期,表明在關稅政策衝擊之前美國勞動力市場仍較穩健。3月非農就業人數增長22.8萬,高於預期值14萬,但過去兩個月非農資料下修4.8萬。失業率小幅上升0.1個百分點至4.2%,主因為就業參與率小幅提升。薪資環比增速維持在0.3%不變,符合預期。鮑威爾在週五講話中指出美國總統特朗普的關稅政策超出預期,失業率和通脹均有上升風險,但重申政策不確定性仍然很高,需等局勢明朗,才會考慮調整貨幣政策。市場對美聯儲年內降息預期大幅提升至100bp。
歐元區3月核心通脹超預期降溫。3月歐元區整體通脹同比增速下降0.1個百分點至2.2%。核心通脹降至2.4%,低於前值2.6%和預期值2.5%。由於服務通脹黏性較大,一直以來是歐洲央行關注的焦點,3月服務通脹同比增長3.4%,但持續降溫趨勢不變。


中國:中國政府宣佈對美對等關稅實施反制措施。中國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宣佈,自2025年4月10日起,對原產於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在現行適用關稅稅率基礎上加徵34%關稅。同日,商務部和海關總署釋出公告,對部分中重稀土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此外,出於對國家安全的考慮,商務部宣佈將16家美國實體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單,將11家美國企業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中國香港零售仍偏疲軟。香港零售業總銷售值連續12個月下跌,2月同比跌幅13%,超出市場預期的5.7%。扣除價格變動後,零售業總銷售值同比下降15%。春節錯位是資料偏弱的原因之一,即使如此,今年前兩個月零售業總銷貨值仍較去年同期下跌9.9%。標普全球公佈的3月香港採購經理指數連續第2個月下跌,降至去年6月以來的新低48.3。全球貿易戰升級導致需求走弱和悲觀情緒加深。

日韓:韓國3月通脹超預期反彈。整體通脹和核心通脹同比增速均提升0.1個百分點,分別至2.1%和1.9%,高於預期值1.9%和1.8%,韓元貶值推動輸入性通脹壓力。但韓國國內需求疲軟或表明未來貨幣政策寬鬆趨勢不變。日本2月失業率下滑至2.4%,低於預期和前值的2.5%,仍處於疫情以來的較低水平。
東南亞:美國政府公佈的對等關稅政策對東盟國家的影響較大。美國對柬埔寨、寮國、越南、緬甸、泰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和新加坡實施的對等關稅稅率分別為49%、48%、46%、44%、36%、32%、24%、17%和10%,顯著高於全球其他地區(如歐元區的新關稅稅率20%)。這種差別對待或表明美國試圖封堵中國的轉口貿易。越南、泰國等東南亞國家比較依賴美國市場,和美國存在較大貿易順差。這些國家在美國對等關稅公佈前已經主動降低對美關稅,承諾增加從美進口商品,預計這些國家將加大對美國的談判力度,以謀求降低美國的新關稅稅率。

二、金融市場動態
2.1 貨幣市場
港元資金面:本週各期限HIBOR下行,其中1個月期限HIBOR大幅下行30bp至3.4%。各期限美港資金利差走闊,其中1個月期限美港資金利差擴大30bp。週二香港金管局透過貼現窗活動投放500萬港元資金。
離岸人民幣資金面:受美關稅政策影響,離岸人民幣資金流動性收緊。本週1周、3個月期限CNH HIBOR上行15bp、7bp,1週期限離岸與在岸人民幣資金利差大幅擴大40bp。周初香港金管局日間離岸人民幣流動性使用率上升,隨後在後半周下降。





2.2 外匯市場
隨著美國對全球貿易伙伴大幅加徵關稅,美元的避險屬性減弱。本週美元指數波動加劇(週四前大幅下行至101附近,而週五在非農超預期下有所反彈),非美貨幣仍承壓。本週澳元、紐西蘭元貶值程度最大,主要因避險情緒的回升。2024年第三季度起,澳元兌美元匯率與澳美利差走勢出現較大背離,主要因為澳元比其他發達國家貨幣更易受到全球風險情緒的影響,當美關稅風險顯著上升時,澳元貶值力度更大,紐西蘭元也有類似特徵。本週韓元升值,主要因韓總統彈劾風波告一段落、通脹超預期影響。



2.3 債券市場
一級市場方面,本週共計發行20只港元債,發行金額為118億美元,剔除香港金管局發行的外匯基金票據,港元債發行金額約為6億美元。本週點心債發行清淡,共計發行16只,發行金額5億美元。
二級市場方面,受美關稅政策帶來的避險情緒加大影響,本週美債10Y收益率大幅下行26bp至4%附近。在岸中國國債10Y收益率大幅下行9bp,美中利差大幅收窄。離岸中國國債10Y收益率小幅下行。受美債影響,香港港元政府債10Y收益率同樣大幅下行近27bp。經美元套保的港美利差小幅收窄。根據EPFR口徑,本週投資中國內地債市的基金資金加大淨流入幅度,投資香港債市的基金資金淨流出幅度減小。







2.4 權益市場
受美關稅政策帶來的全球風險偏好下降、美股大幅下跌影響,本週港股繼續調整。南向資金持續大幅淨流入,週四大幅淨流入288億港元。被動外資資金轉為小幅淨流入,主動外資資金淨流出幅度未變。



★
點選圖片購買 “興業研究系列叢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