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右美輔助鎮靜,一定要謹防患者突然體動

使用右美託咪定輔助鎮靜時,防範患者突然體動需重點關注其藥理特性、聯合用藥策略及圍術期管理。以下為關鍵要點及對應措施:

一、右美託咪定的鎮靜特點與風險關聯

  1. 1‌.可喚醒性鎮靜機制
    右美託咪定透過啟用α2受體抑制交感神經興奮,提供可喚醒的鎮靜效果。患者雖處於鎮靜狀態,但在未充分鎮痛或突發強刺激(如手術操作)時,仍可能因疼痛或不適引發體動
  2. 2‌.與其他鎮靜劑的差異
    相比丙泊酚等傳統鎮靜劑,右美託咪定對呼吸抑制較輕,但需警惕因術中鎮痛不足導致體動的風險。研究表明,與異丙酚相比,右美聯合咪達唑侖可減少牙科手術中意外體動發生率,但需嚴格管控刺激強度

二、患者體動的潛在誘因與應對

  1. 1‌.鎮痛與鎮靜深度不匹配
    • 風險‌:右美託咪定本身無顯著鎮痛作用,需聯合阿片類藥物或區域性麻醉藥以抑制疼痛誘發的體動
    • 措施‌:術中動態評估鎮痛需求,例如複合瑞芬太尼或完善區域性神經阻滯
  2. 2‌.血流動力學波動
    • 風險‌:右美託咪定可能引發低血壓或心動過緩,而高血壓患者(如案例中血壓驟升至180 mmHg)交感張力過高,術中應激易加劇體動
    • 措施‌:術前最佳化血壓控制,術中持續監測並維持血流動力學穩定,必要時使用短效降壓藥
  3. 3‌.給藥劑量與速度
    • 風險‌:快速輸注或過量使用可能引發寒戰、肌肉顫動等非自主體動
    • 措施‌:初始劑量控制在1 μg/kg(10分鐘內輸注),維持劑量根據患者反應調整,老年或肝腎功能不全者需減量

三、關鍵操作規範與監測

  1. 1‌.術前評估與準備
    • 篩查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及藥物過敏史,慎用於嚴重傳導阻滯或未控制的心動過緩患者
    • 對高血壓、焦慮患者提前干預,避免術中出現應激反應
  2. 2‌.術中管理要點
    • 鎮靜深度監測‌:使用Ramsay評分(目標2-3分)或腦電雙頻指數(BIS),避免過度鎮靜或鎮靜不足
    • 刺激管理‌:手術關鍵步驟前(如切皮、牽拉組織)追加鎮痛藥物或調整輸注速率
    • 氣道保護‌:警惕右美託咪定引起咽部肌肉鬆弛導致的氣道梗阻,加強氧飽和度監測
  3. 3‌.應急預案
    • 備好阿托品、腎上腺素等搶救藥物以應對嚴重心動過緩或低血壓
    • 體動發生時暫停手術,排查誘因(如鎮痛不足、刺激強度過高)並及時補救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項

  • 兒童‌:優先選擇右美託咪定鼻噴劑,鎮靜同時保持可喚醒性,減少呼吸抑制風險
  • ICU患者‌:用於機械通氣鎮靜時,需關注譫妄風險,維持劑量不超過0.7 μg/kg/h

透過多維度管理策略,可有效降低右美託咪定鎮靜時患者體動風險,保障手術安全
學術文章、科普文章約稿:
文章請傳送至[email protected]或新增微信weitiegang999

相關文章